1927 年正月的黄海海面,寒风卷着巨浪拍打着舰体,发出沉闷的撞击声。/t^a y′u¢e/d_u·.·c/o-m-新华联军太平洋第一舰队的钢铁巨舰在波涛中稳步前行,舰艏劈开层层浪涛,留下白色的航迹如同银带铺在海面。旗舰 “奉天号” 航空母舰的舰桥上,舰队司令沈鸿烈手持望远镜,凝视着远方灰蒙蒙的海平面。这位留洋归来的海军将领身着笔挺的藏青色海军制服,金色的将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袖口处绣着象征海军的锚链图案。他身后的海图桌上,一幅巨大的海图铺开,红色铅笔标注着倭军运输舰队的预估航线,旁边散落着几张气象预报图和情报简报。
“报告司令,各舰完成战术展开,形成环形防御阵形。‘始皇岛号’己抵达右翼警戒位置,‘连湾号’战列巡洋舰在前方五海里处开路,水下潜艇群己形成警戒圈。” 通讯参谋快步走进舰桥,立正敬礼后汇报道,声音洪亮而清晰。沈鸿烈放下望远镜,转身看向海图:“命令‘龙江号’保持左翼警戒,舰载侦察机加大搜索范围,每半小时汇报一次情况,务必在明日拂晓前发现敌舰踪迹。” 他手指在海图上沿着棒棒半岛南端划过,留下一道红色的痕迹,“根据情报,倭军两个师团乘坐十二艘运输船,由西艘驱逐舰护航,正从长奇港出发,预计三天后抵达厦门。¨优!品\小.税.旺¨ ,毋`错¨内_容`我们必须在他们进入湾岛海峡前将其拦截,绝不能让这两个师团踏上华夏领土。”
舰队编制表在海图旁整齐摆放,上面详细记录着这支亚洲乃至于全世界最强舰队的实力:总兵力两万人,两艘中途岛级航母 “奉天号” 与 “龙江号” 作为核心战力,每艘可搭载 137 架各型战机,包括 “海东青” 式舰载战斗机、“海燕” 式俯冲轰炸机和 “海鲨” 式鱼雷机;护航舰艇阵容强大,一艘巴尔的摩级重巡洋舰 “始皇岛号” 装备着三联装 203 毫米主炮,火力强劲;一艘希佩尔级重巡洋舰 “威海卫号” 以航速快、防护好著称;一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 “连湾号” 更是兼具战列舰的火力和巡洋舰的速度;还有一艘基洛夫级重巡洋舰 “琴岛号” 作为补充。另有两艘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负责近程防空,六艘战斗级驱逐舰、三艘艾伦?萨姆纳级驱逐舰和三艘弗莱彻级驱逐舰组成多层警戒网,水下则有西艘 XXI 型潜艇和两艘白鱼级潜艇组成的水下狼群,再加上一艘大型补给舰 “渤海号” 提供后勤保障。′比`奇′中¢文?徃_ ·已.发*布·嶵′新¨漳^节_这支舰队如同移动的海上堡垒,正带着复仇的怒火驶向预定战场。
“奉天号” 航母的飞行甲板上,地勤人员正紧张地进行战前准备。黄色的引导员穿着醒目的马甲,手势翻飞,指挥着牵引车将一架架 “海东青” 式舰载战斗机固定在弹射器上。机翼下的航空炸弹与鱼雷散发着冰冷的金属光泽,机械师们跪在机翼旁,用扳手仔细检查每一颗螺丝,不时用抹布擦拭着机身的油污。飞行员们则在飞行简报室里围着沙盘推演战术,沙盘上用小模型精准地还原了倭军舰队的编成和预计航线。“记住,我们的首要目标是摧毁敌运输船,阻止倭军援兵抵达南方战场。” 飞行大队长赵长庚用教鞭指着沙盘上的舰船模型,声音严肃而有力,“第一波攻击群由俯冲轰炸机组成,负责瘫痪敌护航舰,打掉他们的防空火力;第二波鱼雷机群重点打击运输船,这些运输船速度慢、防护弱,是我们的主要目标;战斗机群务必牢牢掌握制空权,绝不能让敌机靠近我们的航母,为攻击机群提供掩护。” 飞行员们认真地听着,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要点,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夜幕降临时,舰队进入无线电静默状态。月光透过云层洒在 “龙江号” 航母的甲板上,如同覆盖了一层银霜,给冰冷的钢铁甲板增添了一丝柔和。瞭望哨瞪大双眼警惕地观察着海面,望远镜在手中缓缓转动,生怕错过任何一点异常。雷达兵紧盯着屏幕上的每一个光点,手指在记录板上不断标注着目标的方位和距离。水下,XXI 型潜艇 “蛟龙一号” 正以潜望镜深度巡航,艇内灯光昏暗,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海水的混合气味。艇长王勇透过潜望镜观察着周围海域,耳机里传来螺旋桨转动的细微声响。突然,声呐兵紧张地报告:“艇长,发现不明水下目标,距离约十海里,航向与我舰平行,速度约十五节。” 王勇立刻下令:“下潜至一百米,保持静默跟踪,密切关注目标动向。” 潜艇如同深海幽灵,悄无声息地滑入黑暗的海沟,艇身周围的海水随着深度增加而变得越发寒冷。
次日清晨,东方泛起鱼肚白,海面上笼罩着一层薄雾。“奉天号” 放飞的侦察机传来捷报:“发现目标!在东南方向三百海里处发现倭军运输舰队,正在向西南方向航行。” 沈鸿烈立刻在舰桥召开紧急会议,参谋人员在海图上迅速标出敌我位置,用红笔划出双方的航线。“倭军编队呈双列纵队航行,护航驱逐舰分布在运输船两侧,形成护卫圈。” 作战参谋指着海图标注,语气急促,“他们似乎没有察觉我们的存在,航速保持在十五节,队形密集,这对我们的攻击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