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
皇家工坊。
李世民带着魏徵与马周,来到了工坊内一座单独院子的门前。
看见这座院子被许多士兵守卫着,魏徵不禁对这座院子产生了好奇。
今日朝会结束之后,李世民特意让人留下了他与马周,说要带他们看一个很重要的东西,然后就带着他们来到了这里。
所以,究竟院子里面有什么东西,会让陛下如此看重?
另外,为何会带上马周呢?
魏徵心中有些疑惑不解。
他是门下侍中,是朝堂重臣,陛下找他有要事相商,很正常。
但马周,只是侍御史头兼朝散大夫,算不上是重臣,为何会被陛下一同叫来呢?
“难不成,这院子里发生了什么案子不成?”
魏徵心中猜测道。
而他之所以有这样猜测,与马周担任侍御史有关。
侍御史的职责,除了有权对五品以上官员进行监察弹劾外,还分管东西两推事务,审理京师百司及诸州案件,与刑部、大理寺组成“三司推事“审理五品以上官员。
如果皇家工坊内突发什么案件,让马周这个侍御史前来,倒也说得过去。
另一边,马周其实也是这么猜测的。
不过,当李世民带着两人走入院子之中后,两人便知道他们想错了。
“臣等参见陛下!”
院子中的所有人看见李世民之后,赶紧行礼参拜。
李世民示意这些人平身之后,开口问一个老工匠道:
“胡大智,都准备好了吗?”
“回禀陛下,已经全部准备好了,现在便可以演示了。”
这个名为胡大智的老工匠开口回道。
他的脸上隐约有着激动之色。
当初李世民向他讲述活字印刷术,并命令他负责具体试验活字印刷术的时候,他简直惊为天人,万万没想到世上竟有如此玄妙的方法。
而当他按照李世民讲述的步骤,一步步成功将活字印刷术成功试验完成后,他心中产生了莫大的自豪。
虽然这活字印刷术不是他发明的,但能参与进这件事之中,对他一个工匠而言,已经是巨大的荣耀了。
故而,在收到陛下今日要前来观看他演示活字印刷术的消息后,他十分激动。
听见胡大智的回答后,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转头对魏徵与马周说道:
“两位卿家,朕带你们看一个利国利民的好东西!”
接着,他下令胡大智开始演示。
听到李世民的话,魏徵与马周的好奇心完全被激发出来。
他们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能让李世民如此重视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在众人的期待中,胡大智带着工匠们开始了他们的表演。
按照李世民的要求,要演示活字印刷术的印刷全过程,所以工匠们并没有提前排版。
只见一个识字的工匠翻开《论语》的第一页,按照内容挑选出了所需活字,并将其排版在铜制字盘内。
然后,用松脂、蜡和纸灰混合物覆盖铜制字盘并加热,使活字平整粘连形成版型。
接着,工匠在排好的版上均匀刷墨,覆盖纸张后用平刷轻压,使墨迹清晰印在这张纸上。
“陛下请看。”
胡大智双手捧着这张纸,将其递给了李世民。
看着这张印满《论语》第一页内容的纸,李世民眼中闪过喜悦之色:
“成了!”
虽然之前听李逸描述活字印刷术的时候,他便相信活字印刷术能行,但此刻亲眼见证活字印刷术的实际成功,他内心涌现出了巨大的激动之情。
有了活字印刷术,书籍的成本将会大幅度降低,会有更多人买得起书。
“两位卿家,你们也看看。”
李世民将手中的纸先递给了魏徵。
魏徵看完之后,将这张纸递给了马周。
看完活字印刷术的操作全程,再看完这张印满《论语》第一页内容的纸,两人的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们能入朝为官,并且得到李世民这个皇帝的信任,自然都是拥有较高眼光见识的人。
两人很清楚,在以眷抄为主要手段制作书籍的大唐,这种新的制作书籍的办法意味着什么?
相比让人眷抄,这种新的方法实在是太方便、太快速了。
这绝对是划时代的发明!
便在此时,李世民开口问两人道:
“两位卿家觉得这活字印刷术如何?”
“非常好!有了这活字印刷术,以后就能大量印刷书籍了!”
魏徵开口回道。
在魏徵之后,马周开口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听完两人的话,李世民淡淡地开口问道:
“两位卿家可知道这活字印刷术对朝廷的意义?”
“恕臣愚钝,请陛下明示!”
魏徵摇头回道。
很明显,李世民提这个问题,就不是让人回答,而是想要人衬托一下,然后彰显自己的高瞻远瞩。
不要以为魏徵是个经常向李世民进谏的人,就真以为魏徵一点情商没有,只会直来直去。
记住,能成为朝廷重臣,得到重用的人,就没有傻子。
别看魏徵动不动就犯言直谏,但事实上,魏徵是很会看形势,很懂说话艺术的。
真要是那种一根筋的人,李世民就算再大度,也不会重用。
就比如这个时候,魏徵就知道该怎么回答李世民的提问。
就算他知道答案,那也得让李世民自己说。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会魏徵还真不知道李世民这个问题的答案。
马周同样不知道,所以跟着魏徵一起摇头。
看着等待答案的两人,李世民沉声说道:
“活字印刷术,将是朝廷打击门阀世家的有力武器!”
接着,李世民将李逸当初说的“门阀世家的真正根基是知识垄断”那一套说法转述给了两人。
两人听完,恍然大悟。
“陛下真是深谋远虑,洞若观火!”
魏徵与马周看向李世民的目光之中,带着敬佩之意。
这一番知识垄断的说法,简直令他们大开眼界,他们从未想过从这个角度去思考门阀世家的问题。
只能说,不愧是陛下,看问题,就是看得比他们更深刻。
李世民察觉到两人的敬佩目光,不禁暗自得意。
虽然这些说法不是他想出来的,但是他儿子想出来的。
父子不分家,就等同于是他想出来的,没毛病。
略过这些念头,李世民沉声对魏徵两人说道:
“既然你们知道了活字印刷术的重要性,那么接下来朕有件事需要你们去做。”
“这件事,就是尽快把活字印刷术推广到全大唐,从而让书籍的价格尽早降下来!”
这,就是李世民今天会找他们两人前来的原因。
那为什么是他们两人呢?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两人都不是门阀世家出身。
魏徵出身破落寒门,马周更惨,出身贫困的农户家庭。
不仅出身与门阀世家对立,而且从这两人的一贯表现看,也是很排斥门阀世家,所以李世民才把推广活字印刷术的任务交给两人。
他相信魏徵与马周会尽心尽力办好此事。
收到李世民的吩咐之后,魏徵与马周两人脸色一正,郑重无比地保证道:
“请陛下放心,臣一定办好此事!”
他们知道此事的重要性。
可以说,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未来将会让大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唐的朝堂格局,将会彻底改变!
同时,他们也明白李世民为什么要找他们两人来办这件事。
对于这件事,他们不敢有丝毫大意。
随后,李世民与魏徵、马周两人又商议了一番全面推广活字印刷术的方法之后,便带着两人离开了皇家工坊。
让魏徵与马周自行离去后,李世民回到皇宫找到长孙皇后。
然后,两人在百骑的暗中护卫下,离开皇宫,向李逸家而去。
……
几乎在李世民带着魏徵与马周在皇家工坊见识活字印刷术的同一时间。
李逸嘴里哼着“今天是个好日子”,带着笑意回到了家。
他的心情最近很是不错。
五粮液火爆全长安,用日进斗金来形容他的酒肆,都有点保守了。
通过五粮液的全城畅销,李逸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后世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于是,他更加迫切地希望琉璃(玻璃)工坊能尽快做出成绩。
终于在今天,李逸从玻璃工坊那里得到了好消息,生产玻璃的所有工艺问题都已经全部解决。
这就代表着,他的玻璃工坊可以量产玻璃了。
更代表着,李逸又要赚大钱了。
不过,在他的玻璃铺子正式开业前,他要先用玻璃工坊生产出来的玻璃做一件事。
那就是封窗户!
虽然眼下大唐已经普及使用油浸桐油纸(又称油纸)作为窗纸,相比以前使用的麻布什么的,更防水防潮,且透光性更好。
但与玻璃相比,还是差了太多。
作为一个后世穿越者,李逸早就受不了窗纸这种东西了,他很怀念玻璃窗户窗明几净的感觉!
所以,在知道玻璃工坊能够批量生产玻璃之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用玻璃换掉家里的窗纸!
就算用玻璃赚钱,都得往后排。
毕竟,赚钱也是为了享受不是,所以不能舍本求末。
回到家之后,李逸测量了一下家中窗户的尺寸,对家里的窗户改造方案大概心里有底了。
然后,他开始躺在摇椅上休息。
这摇椅,是前不久他让木匠新做的,顺便还多做了几把,分别送给了长孙皇后与程家。
咚咚咚!
李逸刚躺在摇椅上没多久,就听见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谁会这个时候来?”
李逸嘴里嘟囔了一句,然后不情不愿地起身离开摇椅。
打开门之后,李逸看见门外站着一个中年男子。
“李小郎君,我是万和商会东市商铺掌柜王栋,今日上门,是有要事与你商议。”
中年男子看着李逸,开口说道。
闻言,李逸让王栋进入院中,并带起到了会客厅。
示意王栋自己坐下之后,李逸很客气地开口问道:
“不知道王掌柜今日上门找我有何事?”
其实,李逸大概能猜到王栋今日上门的目的。
因为他知道万和商会是大唐最大的酒商,所以万和商会的掌柜今日为何而来,就很清楚了。
必然是为了五粮液而来。
毕竟,五粮液的火爆畅销,会对万和商会的生意造成冲击。
不过,这些想法,李逸自然不会说出来,他等着这个名为王栋的万和商会掌柜自己开口。
听到李逸的询问,王栋笑着回道:
“今日我上门打扰李小郎君,是有一件好事要告知李小郎君。”
“哦,什么好事呢?”
李逸随口问道。
别说,他还真有点好奇,万和商会打算开出什么条件来换取五粮液的酿造方法。
“好事就是本商会有意招揽小郎君你。”
“只要你将五粮液的酿造方法献给本商会,本商会就可以给你一个加入本商会,为本商会效力的机会。”
“要知道,本商会可是全天下最大的酒商,想加入本商会的人如同过江之鲫,也就是本商会的大掌柜特别欣赏小郎君的才华,才给你这个机会。”
王栋傲然说道,仿佛给了李逸天大的恩赐一般。
李逸听完,都听笑了。
这特么是想连吃带拿啊,不仅想要白拿他的五粮液酿造方法,而且还想让他为万和商会干活。
只能说,万和商会真会做梦。
李逸嗤笑一声,淡淡地说道:
“我高攀不上贵商会,这个为贵商会效力的机会,王掌柜还是给别人吧。”
“这么说,李小郎君是瞧不起我们万和商会?”
王栋脸色一沉,冷冷地质问道。
如果是换了一个胆小的民间少年,面对王栋的厉声质问,多半会心慌。
但李逸自然不是胆小的人,所以看着隐约有发怒意思的王栋,李逸云淡风轻地说道:
“贵商会名震大唐,我岂敢瞧不起。”
“只是我能力有限,高攀不起而已。”
王栋看见李逸面对自己的责问,完全不受影响,不禁眼中闪过一道异色。
“倒是小瞧了这个民间少年。”
他方才是故意表现出怒意的,本以为可以让李逸这个十五岁的民间少年心中惶恐不安,从而不敢拒绝他开出的条件。
没想到,李逸竟然会淡定无比。
略一思索,王栋收敛了自己的怒意,向李逸开出了新的条件。
(sbqduo/biquge/177_177784/c1465427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bqduo。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d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