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花嫂子家里也不宽裕。*3-y\e-w·u~./c_o-m¨
之前没钱还,欠着也欠着了,但现在手里有了粮食,那就必须立刻还上。
虽然借的是钱,但还粮食,相信花嫂子也没意见。
毕竟,现在粮食才是最值钱的。
沈青禾到了花嫂子家里,她们家没关大门,于是沈青禾就直接进到院子里去,喊上一声:“花嫂子!”
花嫂子正干活儿呢,听见动静抬起头来,看见是沈青禾,忙把手里的东西放下,手在围裙上擦了擦,迎了上来:“吃过饭没有?盘盘怎么样了?”
“吃过了。”沈青禾笑着回答,将手里的升子递过去:“我来还粮食的。我手里没现钱,只能拿粮食抵。花嫂子别嫌弃。”
花嫂子也没客套,一把就接了过去,一掂就惊呼起来:“你这是干啥?那几个钱,一斤半粮食就够了。哪里要这么多!”
“不多。”沈青禾笑着看花嫂子:“您能雪中送炭,我心里感激着呢。本来我该请您吃饭作谢,但现在这个情况,就还是算了。”
“以后咱们还要来往,您要是不收,我以后可不敢登门了。](μ看?.书?屋| !ˉ已μ发?布|&最~新t$章?¨节÷:”
花嫂子听了这话,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了,但心里却是很受用的,也觉得沈青禾有点不一样了。
以前的沈青禾,说话都少,更别说是说这些话,会人情世故了。
虽然不知道沈青禾怎么忽然就活明白了,但花嫂子看她这样,也挺高兴,于是一面拿来自家升子把粮食倒进去,一面跟沈青禾说:“都是邻里邻居,互相帮一把还不是应该的?你从今往后自己当家做主了,日子肯定比从前好过!”
说完这个话,花嫂子就想起沈青禾从前那些大方的举动,于是再加几句:“但也别太大方了!凡事多想着点盘盘他们。你家两个儿子,尤其是苏临,过几年都该娶亲了。聘礼得提前攒着。家里呢,也得有点余钱余粮,不然有事的时候,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这些都是肺腑之言。
花嫂子自己说完,却又觉得自己有些啰嗦了,更怕沈青禾不爱听:这不是说人家不懂持家吗?
就在花嫂子后悔的时候,沈青禾却满脸笑容地应了一声:“嫂子说得对。以前是我不懂过日子。/k\a/y?e¨-¨g\e`.·c o m`咱们庄户人家,本来就是靠天吃饭,手里就该留点余粮的。”
至于给苏临准备聘礼这个——沈青禾下意识跳过:才多大,就娶媳妇!不行!绝对不支持!年轻就要多学习!
花嫂子更惊讶了。
但也更高兴了:“好,好,好。以后有啥需要帮忙的,只管跟我说。”
沈青禾应一声,又寒暄两句,就提出告辞。
花嫂子是勤快人,每天干不完的活,她在这里,反而耽误人家正事儿。
不过,沈青禾临走的时候,花嫂子又说了句:“外头的闲话也别往心里去。咱们当娘的,孩子能吃饱穿暖,才是大事!”
沈青禾只说自己明白,然后才走。
等沈青禾走了,花嫂子继续回去干活。只是晚上一家人吃饭时候,忍不住说起这个事情,还感叹:“以前她总觉得自己是跟我们不一样的,出门都少,更不怎么和咱们来往。这回看着,是真的变了。”
花嫂子的婆母满仓奶也挺意外的,不过也笑:“兴许是想通了。以后要是她家需要咱们帮忙,咱们能帮就尽力帮。她男人靠不住,孩子又小。”
满仓奶活了大半辈子了,从嫁过来时候家徒四壁,到现在大孙子满仓都要娶亲,荒年也没饿着一家人,也是经历了许多风浪的。
所以,她更明白,家里要出息,还是要一大家子劲往一处使,家里男人更是要勤快可靠才行。
像苏明允这样的男人……沈青禾的日子可是难着呢!
一个女人拉扯三个孩子,就算不用下地干活,那也够呛!
满仓爷也发了话:“她这样懂事,咱们也不能太占便宜。她家没有菜地,她也没种菜,明天儿媳妇你送点菜过去。再送两个鸡蛋。盘盘刚好点,也得补一补。”
花嫂子应一声。
她男人江石头埋头吃饭,一碗粥唏哩呼噜喝下肚,一放碗就又去编草鞋了。
花嫂子看了一眼自家男人,偷偷笑了:还是石头哥这样的好。禾娘确实日子不好过啊!
事实上,从花嫂子家里出去后,还没能回到家的沈青禾,就已经感觉到日子不好过了。
因为她还没到家,就遇到了出来找她的苏照。
苏照脸色很奇怪。
沈青禾一看就知道是有事儿,于是扬眉:“家里发生啥事儿了?谁来了?”
她猜,可能是来了什么不速之客。
毕竟她刚拿了那么多粮食和土地,肯定会吸引来一大波的觊觎和关注。
听到这话,苏照连吃惊沈青禾猜到是有人来了也没顾上,就苦着脸说了句:“爹回来了。”
这话也把沈青禾惊住了,她顿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