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演发布会上。
“各位媒体老师好,今天我们非常荣幸请到了《康庄大道》的主创团队——”主持人的声音在前台响起。
李洛站在后台,低头整理着麦克风的线。他今天穿得很简单,白衬衫、深灰色西装外套,没有刻意造型,却仍旧在人群中显得格外醒目。
李洛跟着其他人一起迈步走上台。
台上坐了五个人:聂导、编剧娄嘉石、主演李洛、汤琳瑜,以及饰演丁远航上司的演员姜元忠。
主持人请他们依次做简短发言。轮到李洛的时候,他接过话筒,顿了几秒。
“这部电影对我来说……其实挺沉重的。”他看了一眼台下密密麻麻的观众,“我以前接戏会看人物有多少层次,有没有反转,有没有成长弧线。但丁远航这个角色……他好像是没有的。”
“他没有成长,他只有崩溃。”李洛低声道,“他没有任何高光时刻,甚至大多数时候,他都在忍着,不出声。忍工作,忍委屈,忍着对家人的亏欠。我甚至问过曾导,大家看这种戏难道不会气得心脏疼吗。”
“但他是我演过最像‘人’的角色。”
现场一时安静下来。
聂导轻轻点头:“我们想拍的不是一个‘成功学’的故事,而是想告诉观众,有些人从来就没有光明大道,他们走的那条‘康庄大道’,其实是逼着他们奔跑,跑到窒息为止。”
“我们不想鼓励任何人去模仿这个结局,”编剧娄嘉石接过话,“但我们希望,每个看到这个故事的人,都能停下来想一想——我们是不是正在逼死身边的某个人。”
*
路演结束后,后台的气氛松快了许多。
不少媒体在台下交流观后感,还有几位影评人围着聂导和娄嘉石讨论某一场戏的镜头语言。李洛站在角落喝水,没说话,视线却穿过嘈杂人群落在某张靠后的椅子上——那一排没人坐。是整个放映厅唯一留白的区域。
有人走过来拍拍他的肩,是宣传负责人小赵:“李老师,辛苦啦,今天大家都说你表现得特别稳。”
李洛点点头,笑了笑,没说话。
在娱乐圈混了这么久,他其实虽然挺擅长这种场合的,但却从来不喜欢。
拍戏可以沉下去,但面对镜头、闪光灯和太多人的情绪,他很容易抽离,变得浮躁,去想一些——或许不该是他想的事情。
“资方那边想请主创团队吃个便饭,李老师你今天……应该没别的安排吧?”小赵小心翼翼地试探。
李洛一愣,下意识想拒绝。身上那种沉浸在戏里的情绪惯性还没散掉,他其实不太想在人多的场合吃饭。可他知道,小赵说的是“资方”,而不是朋友或粉丝。
《康庄大道》本身不是什么轻松的作品,加上题材的特殊性,从审批到上映都需要层层疏通。
从拍摄开始到如今曾导和娄嘉石和资方接触的次数绝对要比李洛知道得多很多。
哪怕邱鸣注定要一辈子铁窗泪,和他也不会再有任何交集,李洛还是觉得和资方吃饭是件很累的事情。
但今天这种时候,实在是不适合耍大牌。
“我去吧。”他低声说,把喝了一半的水瓶放在一旁,“在哪儿?”
*
晚餐定在一家老牌粤菜馆的包间里,环境还算清雅,圆桌边坐了十来。资方代表是另一位位之前在看片会上频频点头的季总,四十多岁,话不多,但眼神很锐利。还有平台的宣发负责人,两位投资人,以及导演、编剧和另外两位主演。
李洛被安排坐在季总旁边。聂导悄悄冲他眨了下眼:“别太紧张,他挺好说话的。”
“我看起来很紧张吗?”李洛笑了一下。
“你从上车开始话就变少了,”娄嘉石撑着下巴,“你每次这种时候话就不多,但今天……少得有点明显。”
李洛没回答。
菜一道道上桌,觥筹交错间气氛慢慢热络了。有人夸剧本扎实,有人说演员选得准。
季总喝了口茶,语气轻淡:“李洛演得不错,特别是最后爆发的那场戏,我那天看到回放时都愣了一下。”
“那场戏拍了十几条。”李洛接过话头,“聂导一直不给过,说我情绪有问题,我说我没有。差点真和聂导吵起来。我俩就是打工人和大老板。”
全场都笑了起来。
季总转头看了李洛一眼,问:“我看了一下你最近上映的几部片子,和后续待播的,你是打算往文艺片路子上走吗?”
李洛顿了下,放下筷子,语气很平:“也不是,我不觉得这算‘路子’的问题。只是碰上了想演的角色,就接了。”
“那就希望你别太沉进去。”季总慢悠悠地说,“我们投资不是为了让演员崩溃的。后面我们还有个项目,风格不那么压抑,等这部片子过完节奏,看看你有没有兴趣合作。”
“谢谢季总。”李洛礼貌应着,酒杯往下一碰,原本打算喝一口就算了,结果对面季总直接干了,他也只能直接干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