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洛一直以来的标签都是“正能量艺人”。
这点和他阳光健气的外在形象脱不了关系,和他话多自来熟的性格脱不了关系。
但和黄宇的精心打造更脱不了关系。
在家躺了一周,李洛被黄宇拉出来参加公益基金的活动。
——是当初以李洛的名义创办的星河基金。
基金的主要投资方向是医疗健康,支持罕见病的科研活动。
当初李洛设立的时候也抱了一些私心,想着会不会有机会遇见更多和他有着相同系统的人。
如果不能,如果能把钱花在科研上,让机构们能够获得更加精准的医疗器械,突破疑难杂症,给自己积点福也是好的。
对于这个基金,虽然是李洛发起的,但李洛实在是没有时间管理。目前是找了专门的运营团队进行管理。
李洛之前有专门了解过。
目前基金主要是在与国家罕见病诊疗中心和985/211的医学院合作。设立了专项基金,每年进行审核和择选,进行科研奖励和患者救助,并对能够公布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信息公开。
同时基金还与高校合作,建立“科研实践基地”,协助校企合作,助力产学研一体化。
至少整个基金的内容听上去冠冕堂皇的,整挺好。
他的钱也每天跟流水一样哗啦啦的减少着。
——没错。
在这支他设立的基金里,李洛的主要作用只有两个:一、给钱,很多钱,足够的钱;二、在适当的时候露脸,搞活动提高知名度。
而今天,就到了需要他露脸的时候。
*
大厅很亮。舞台正中高悬着蓝色横幅:「星河罕见病科研支持计划发布会」。
李洛在众人注视中走上台,一时间镁光灯此起彼伏。
他习惯这种注视。
这几年,他的脸出现在太多场合:商业大片发布会、电视剧预告、综艺名场面、咖啡广告牌……可今天不同。
他的笑略微调整了一个角度——不那么“精致营业”,多了一点点尊敬。
李洛望向台下那些举着拍摄设备的镜头,也看见了一排排身穿白大褂的年轻科研人员。
清一色的985/211博士生啊!
李洛会向每一个聪明的脑子致敬。
*
主持人站在舞台一侧,用沉稳清晰的声音开启了发布会的序幕:
“尊敬的各位来宾、科研代表、媒体朋友们,欢迎大家莅临由星河基金主办的‘星河罕见病科研支持计划’发布会。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医疗健康事业的关注与支持。今天,我们不仅将正式公布本年度的支持计划细则,也将见证几项阶段性科研成果的发布。”
掌声响起,李洛站在台侧,礼貌地鼓了鼓掌。后台的工作人员轻声提醒他准备上台。他抿了口水,站直了身体,面上的笑容不变,但眼底确是带了几分真实的敬意和沉静。
轮到他上台时,主持人以简短但极具分量的介绍作为引子:“让我们欢迎星河基金创始人、公益大使李洛先生上台致辞。”
李洛走上讲台时,脚步不快,刻意压下了明星惯有的张扬感。
今天这场发布会,他并不是主角。
站定后,他扫了一眼台下,密密麻麻的人,有医生、教授、媒体、还有几位罕见病患者的家属。
每一个眼神都认真得像在看一场学术报告,而不是娱乐活动。
李洛开口了,声音温润,不急不缓:
“大家好,我是李洛。很高兴,也很荣幸,今天能以发起人的身份站在这里,见证‘星河罕见病科研支持计划’的阶段成果,也向大家汇报星河公益基金今年的支持方向。”
“说实话,我不是专业的医学研究人员,也不是管理基金的专家,我只是个普通人,有幸拥有一点资源,所以想做点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设立这个基金,一开始是出于一种对未来的好奇和责任感。我一直相信,科学和爱,是这个世界上最强的力量。”
“我曾拍过一部关于失聪小孩的电影,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失聪的小孩。那个孩子戴着助听器第一次听见声音时,脸上的笑容让我很久都忘不了。那一刻我意识到,科研不仅仅是数据和试剂,它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媒体按下快门。
这句话,是公关部让他说的。可这一次,他说得很真。
“我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关注罕见病,也多多关注那些在实验室深夜里奋斗的年轻人。真正的奇迹,是他们做出来的。”
“这几年,我们和国家罕见病诊疗中心、高校医学院的合作逐渐深入,看到了很多了不起的研究,也看到了很多普通家庭的坚强和希望。今年我们将继续投入不低于20亿元的资金,设立专项课题支持,尤其是对遗传代谢类罕见病的精准诊疗研究。同时,我们将进一步扩展与高校的科研实践合作,为年轻研究者提供更多支持和平台。”
台下掌声渐起,有人认真记着笔记,有记者按下快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