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王建国先去跟老刘叔说了这事,老刘叔自然答应,马上聚集村民。
“乡村们,同志们,大家都知道我们村王绢花走丢的事,我们不能让拐子就这么拐走咱们村的孩子,所以,我和建国共同决定,发动村民,大家一起找娃娃!”
大家勉强聚集到一起,老刘叔语气激昂,说着计划。
然而,众人神色平平,没怎么响应,都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王建国跟着说:“乡亲们,翠萍嫂子就这么一个娃娃,要是走丢他们家就绝后了,还请大家多帮帮忙,毕竟是一个村里的。”
可惜,还是没什么人理会。
见状,王建国吸了口气,说道:“因为这件事,本村李勇同志愿意给大家捐赠粮食,会在他家提前做好饭菜,只要愿意出门一起找娟子的村民都可以在他家随意吃喝,吃饱了再一起出去。”
听到这话,上面原本无精打采的村民顿时眼睛亮了,一个个抬起头来。
“什么,随意吃饭,村长,你不是骗我们的吧?!”
“当然不是。”
王建国和老刘叔对视一眼,都面露苦笑,果然还是食物的吸引力大,他们说那么多话都比不上给提供吃食这个现实条件有用。
“现在李勇家应该已经在做饭了,你们可以去看。”
“走,我们去看。”
“走快点。”
一群人乌啦啦的,就朝李家走去了,让王建国无奈,他的话还没说完呢,还想再发表几句来着。
没办法,他看向老刘叔说:“老刘,咱们先把仓库里的东西拿上,等下一起在李勇家吃饱了就出门找孩子,不能耽搁太久。”
“行。”老刘叔点点头,两人即刻往仓库走去。
李家,饭菜飘香。
李农平和黄秀兰两人听说李勇的决定并无异议,他们不愿意李勇单独出去找孩子,但是全村一起出门,会安全许多。
李勇确实是有粮食,如果能将丢失的孩子找回来,也算是功德一件。
当即夫妻俩就忙活上了,李玉莲、李浩也跟着切菜递东西,桂花婶和桂云婶、小娥婶这些人,听说李勇的决定后也都满心欢喜,全都来一起帮着做饭,李家顿时无比热闹。
村民们过来时,李家的饭菜已经飘出香味,火候够足熟的快,不一会儿热腾腾的大馒头、窝窝头,切成薄片炒熟的猪肉,大锅炖白菜,萝卜大骨汤,全都是大份的,端到桌子上。
“大家伙先吃,后厨还在做。”小娥婶出来,笑容满面的招呼。
“真能吃啊。”
这些人有些不敢动,他们都饿太久了,现在大盘的饭菜端在眼前,简直跟做梦一样。
“得自己回家拿碗筷,这里碗筷不够。”小娥婶说。
人群里王三多吆喝:“那我吃馒头和窝窝头不要碗筷呢?”
“那你就直接吃。”小娥婶笑着回。
王三多当即不犹豫,抬手就抓了个馒头,塞到嘴里用嘴咬住,接着两只手又一手抓了两个。
小娥婶都惊呆了,人群中王建民嚷道:“让你吃你还真吃啊,拿这么多。”
小娥婶愣了一下后反应过来,说:“没事,李勇说了,今天随便吃,只要别吃得肚子胀,走不动路就好,吃太撑了,在冰地里容易摔着。”
“他说了,不管今天孩子找没找回来,今晚上还让大家吃一顿,到时候再吃饱也行,我觉着现在你们还是不要吃太撑了。”
听到她的话,王三多都愣了,原本他觉得自己确实有点过分,一口气拿五个馒头,没想到对方竟然真给吃。
“额,我先吃一个就行。”
有些不好意思,还是将手里四个馒头又放了回去。
这会儿,其他人看清形势,也不犹豫了,上前抓着馒头就吃起来,没抢到馒头的,只能拿窝窝头,没想到入嘴口感绵软,窝窝头的味道竟然很好。
“这窝窝头是纯苞米面,没掺和杂的。”有人发现了这一点,大声说。
其他人也发现了,他们平时吃的窝窝头一般是棒子面做的,也就是把玉米芯连带打进去的那种粗糙的面粉,可眼前桌上的窝窝头,竟然是纯玉米粒打的玉米面。
“这还是窝窝头吗?”一些人发出疑问。
“行了,别说这么多,赶紧吃吧,吃慢了娟子不知道被人抓到哪去了。”小娥婶笑着催促。
“好,大家伙快点吃,既然勇子拿出这么多粮食来,有这种魄力,咱们也不能辜负了他,快点吃完去找娟子啊!”
王建民带头大声喊,大伙也都应和起来。
“快点吃,找娟子!”
“小娥你放心,天寒地冻的那些人走不快,他们没东西吃肯定磨磨蹭蹭,咱们绝对能追上!”一些人对小娥婶保证。
10分钟以后,这一批人都吃完了,被王建国安排从两路出发,出去走人。
这时候山上路滑,那些人绝不可能从山道走,拐了他们的小孩只能从固定的大路出去。
所以只要是拐子拐的人,这样追上去,大概率能追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