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依旧糊名阅卷。-比·奇?中-蚊-枉? /蕪,错.内\容`
一直到石静娴和大臣们圈定前三甲和二甲进士。
试卷的名字才会被拆下。
而胤礽也不负这么多年来与石静娴吹嘘的那般,直接夺得了状元之位。
就在胤礽满心欢喜准备上朝当官时,前朝再次反对。
“皇上,您当初亲自说,皇帝不可与朝堂女官通婚…”
第471章 双圣临朝
石静娴当初发布这条政令,是为了不让后代随意在朝堂上利用权柄将女官强行纳入后宫。
但没想到居然成了令胤礽不能上朝的阻碍。
最后好说歹说才让胤礽可以打马游街,参加琼林宴。
至于之后封官,石静娴表示稍后再议后,便下了朝。
胤礽自从听说自己身为状元都不能上朝为官后,气的撸袖子就要找那些大臣理论。
他都已经放弃原本的打算,不和石静娴一起临朝听政。^精 武¢小′税-旺^ ?已-发 布-醉?鑫!漳\劫,
就是想着拿一个状元之位,然后入阁做首辅而已。
结果现在和他说,别说首辅了,就是上朝当个九品芝麻官都当不成?
“你别生气,我再去想想办法。”
石静娴沉思片刻,便回到交泰殿,命人将安亲王和一些大臣宣进宫。
这些大臣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的子嗣亦或是亲眷,都是第一批下乡开垦荒地的家属。
康熙前一阵还和她说,现在她已经坐稳了皇位,该开恩让安亲王长子他们回来了。
也能适时的收买一拨人心。
就连老八,康熙都想着让他出来。
总这么拖着,也不是个事。
于是第二天上朝后,石静娴趁着刚刚放榜,便在早朝时重提了胤礽的事。
恪静公主可能是因为年羹尧在外征战分心,只得了个二甲进士之位。^天`禧′暁^税¨罔` /最~薪^漳/截-庚¨新?筷?
李静云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得了个三甲,但因为机械方面有特长,所以加分至二甲进士。
其他人都好说,就连恪静都好安排,唯独一个胤礽,左御史咬死了不让他上朝。
可今天朝堂上的气氛与昨日截然不同。
尤其是安亲王,站出来舌战群儒,站队石静娴这边,力保胤礽上朝为官。
他的嫡长子回京有望,他已经盼了这么多年,终于盼到嫡长子回京的这时刻了,不允许出岔子。
石静娴看着朝堂中大臣们从坐着吵到站着,最后安亲王和左御史都吵红了眼,撸起袖子就要打一架的架势,赶紧开口劝说道。
“既然个别大臣不同意皇后上朝为官,那便同朕一同上朝听政吧。”
这话一说出口,下面的文武大臣都懵了。
什么?皇后垂帘听政?
“皇上!”
这下不光是左御史了,大家都不同意:“皇上,垂帘听政要不得,自古以来都是幼主登基,太后垂帘听政,哪有皇上身强体健时皇后听政的道理?”
石静娴为了让胤礽上朝,这功课可没少做。
“宋朝真宗皇后刘娥皇后,垂帘听政11年,政绩显著,在执掌大权的情况下并未霸权,被后世称为一代贤后。”
“仁宗的曹皇后是第二位垂帘听政的皇后,保卫皇权,辅佐新君,严于律己。”
左御史站出来:“皇上,皇后听政,外戚为患,日后……”
“咳咳,左御史不必担心,你放眼朝堂去看看,这朝堂之上,有没有外戚…”
石静娴轻咳了两声提醒道,石家大哥二哥都是个安逸的性子。
既没有石文炳那般有才学,也没有太大的野心。
大哥得了个闲散的爵位,继承了石文炳的三等公,二哥倒是从武。
但自从胤礽皇后之位越发的稳固后,石家便关起门来过日子,任谁看不出石家是皇后的娘家。
可以说现在石家官职最高的,就是胤礽这个状元之位了。
石静娴看大家都沉默不说话,她继续说道。
“英宗皇后高滔滔自觉抑制外戚,同朕的皇后一般拒绝给外戚封尊号,被后世人称赞‘女中尧舜’”。
“神宗皇后向氏临朝听政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政绩,但她帮助神宗收拾王安石变法后的残局,不贪恋权力。”
“哲宗皇后孟婵更是两次力挽狂澜,靖康之难后协助高宗。”
石静娴喝了口水:“众卿还有什么话想说?朕现在身强体健,各位爱卿更是头脑睿智,眼光清明,若是皇后真有什么不臣之心,各位爱卿想必定是会第一时间发觉。”
“所以,与其说朕相信皇后,不如说朕相信诸位爱卿,若不然就先让皇后与朕同朝,若是诸位爱卿发觉不妥,朕定让皇后退居后宫。”
这三年来,石静娴带领着大清至少可以说是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