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祖父可以放心,只要有孤在,不会委屈了孤的母家。\午·4·墈·书^ ?醉.辛′蟑 踕/更^歆¨快_”
这也算是变相给索额图承诺了,不会让赫舍里家族沦为三流世家。
但石静娴承诺的,并不是说日后登基,会让赫舍里家和佟半朝一样。
可能在这一点上,索额图和石静娴的想法略有一些出入。
索额图听到石静娴的话,点了点头,颤颤巍巍的跪在地上:“臣,多谢太子殿下!”
哪怕石静娴心知肚明,这是索额图在做戏,无非是想让她心软,别忘了今天应承的事。
但她心里还是有些矫情的不舒服。
送走索额图,胤礽走到石静娴身边:“怎么,心里不舒服了?”
胤礽看着索额图离开的方向笑了笑:“这些臣子们,每次在朝堂上受到了申饬或者被辞官问责,都是这样的做派。”
石静娴闻言抬头看向胤礽,胤礽微微一笑:“慢慢吞吞出列,颤颤巍巍下跪,好似一阵风就能吹倒。~艘?艘!晓?说`惘, /追?醉`辛?章′結-”
“每次皇阿玛有所心软赦免宽宥他们之后,一个个又恢复了神清气爽的模样。”
胤礽顿了顿:“索额图前几天还赎了个妾室。”
此话一出,石静娴脑海中对索额图风烛残年,呕心沥血为了太子的形象,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她看着胤礽笑道:“你不用开导我的,其实我就是矫情一下,毕竟索额图若不是我们这一派的,可能我就给他送到东北开荒去了。”
“他已经走后门了,比其他人好的多。”
胤礽斜斜的看了一眼石静娴:“哼,谁开导你了,我只是陈述事实罢了。”
“是是是,你说的对对对,咱们写奏章,皇阿玛说让写个提高粮食产量的奏章。”
石静娴拉着胤礽去书桌旁坐下。
现在老百姓粮食产量上不来,粮价波动大,有很多因素。¨x~x,s/w!k_.¨c¨o·m!
一是因为荒地开垦时间太长,没人愿意费力不讨好去开垦荒地。
况且,多开垦出来一亩,就要多交一亩的土地税,也没人知道这开垦出来的地,到底是好还是坏。
二是因为每年需要交的税收太高,很多百姓都是妇孺和年老者留乡种田,其余青壮劳力出去务工。
16-60岁的男子为丁,这些人需要缴纳丁银。
但每丁具体交多少,征收多少,都是由地方做决定的。
这一举措让许多人家都开始“逃税”,黑户遍地走,一旦要交税的时候,黑户就开始躲躲藏藏。
于是当地官员,便将这些逃税的税收,摊派给有户口的人身上,使得丁银越来越多。
大家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出去务工,去赚钱,去逃税。
这也是侧面让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
“第一条有了办法,这些贪污的人,和流放的犯人都可以开垦土地,若是可行,倒是可以在东北这边种植。”
石静娴在第二条上面画个圈。
“第二条,你看看怎么样?”
石静娴将雍正帝和现在社会的举措结合一下。
现在已经开始推行免费学堂,那就是说未来在也不会有多少人隐匿户口。
但同样的,老百姓的压力也会更大,为了要儿子,为了改换门庭,那大家定是会拼了命的生子。
“可以取消人丁税,摊丁入户。”石静娴默默的在心里对着雍正帝说了声抱歉。
毕竟她剽窃了人家的政策。
“取消人头税?”胤礽不解的看向石静娴。
石静娴简单的和胤扔说了一嘴,就是将田赋和人头税放在一起,田赋增长一些,取消人头税。
每户每人多少地,不论男女。
人口繁盛,粮食大产,才是国家的根基。
有人没有粮不行,没人没粮更不行。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胤礽听完石静娴的讲解夸赞道:“你这是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啊。”
第338章 流年不利
石静娴看着胤礽的真心夸赞,有些汗颜,有些尴尬,这是她剽窃了雍正的政令,可胤礽不知道啊。
“看来都是我教导有方啊。”胤礽轻抚小腹,有些自豪。
“不过男女都有地,会不会种不过来?若是有些老幼妇孺比较多的人家该怎么办?”
“可以佃出去,青壮劳力多的人家谁会嫌弃粮多?”石静娴在本子上勾勾摸摸。
很多东西和政策不能马上执行,就好比说现在的粮食,五谷杂粮,分为稻、黍(shǔ)、稷(jì)、麦、菽(shū)。
人们后世主要以稻和麦为主食,有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这两样东西产量最好,口感也不错。
但她现在又不能让大家都以稻麦为主,这不是开玩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