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这样的滋味太过折磨人,昨天还好好的夸你是好大儿。¢精\武¢晓,税 王\ ·耕\辛^嶵?哙-
第二天就能让你坐冷板凳,让你一坐就是几个月,也不见你,对你也冷言冷语的。
活活的能将人逼疯。
石静娴话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安慰胤礽的,可等没到两日,她和胤礽嘴角都起了一圈的火泡,俗称烂嘴丫。
别说胤礽和石静娴了,胤禛最近也上火。
一连数日康熙开始召见胤禛伴驾,偶尔还喊来十四阿哥,让他们兄弟两人一起伴驾,说说话,联系联系感情。
胤禛最近上朝,身边围拢的大臣们对着他也更加热情了几分。
若是他真有夺位的心思,可能也乐的见到此景。
但胤禛现在不想夺位啊,每每看见老三对着他控诉的眼神,仿佛在说:没想到,你居然是这样的胤禛。
没想到,你居然背叛了太子二哥,我真是看错你了。-晓?税¢C\M-S¢ ^已 发 布¨罪·新¨章/节?
每次胤禛想要和太子解释解释,但实在是抽不开这个时间。
下了朝,他便要去伴驾,等伴驾结束,不是有公务等着他,就是太子没在毓庆宫。
他也想和石静娴解释,但无奈康熙太粘人。
这是自动回复,小可爱们的打赏都会给我们的胤礽买衣裳首饰!~
第二百八十四章 康熙的小故事
“胤禛啊。”康熙的声音打断他的思绪,胤禛舔了舔嘴里的口腔溃疡叹了口气。
“儿臣在。”这几天皇阿玛不是让他来乾清宫,不是夸他两句,便是让他在乾清宫干活。
(真)干活,不是用掸子清扫书架,就是摆放奏章,要么就是给皇阿玛读书……
他也不知道皇阿玛到底要干什么?
真当他没事可做吗?刑部还有那么多案子在积压。\鸿*特·暁 税`惘 !免 费*跃`独`
而且就算他没事,他还可以回去和福晋一起吐槽别人家的八卦啊。
哪个不比干巴巴的坐在乾清宫里好?
“你算是朕这些儿子中,对公务最认真的一个。”
康熙满意的点点头,将桌子上的奏章递给梁九功:“你来看看这件事该怎么处理?”
胤禛走上前,从梁九功手中接过奏章,看向里面的内容。
这是简亲王联合宗亲们上奏的奏章,里面大概意思,便是不同意全国普及免费学堂。
“你来说说,简亲王他们为什么不同意?”
胤禛合上奏章,思索了片刻,才道:“儿臣认为简亲王等宗室子不同意,无非是因为惰性,因为害怕。”
康熙点点头,饶有兴致的示意胤禛继续说。
“天下之大,若是日后书院开遍大清疆土,所有大清子民无论贫瘠富有都有机会入学堂,榜上之人定是经过角逐留下的有才之士。”
事情很简单,一万个人竞争一百个名额,和十万人竞争一百个名额到底是有所不同的。
平时那些宗室子弟,就算文采不太行,也不用功,但只要知道一些时事,答题时能够把握准上位者想要的答案,那差不多都会榜上有名。
可现在不同了,人多竞争大,难保一千一万个中,不会出现一个天才。
平民依靠努力上榜的多,那宗室子弟就会被挤下来。
“多数的农家子,他们的父母最先考虑的便是生存糊口,钱财不会用来让他们去读书,更不用说科举,但现在二哥…太子提出了让所有人都有机会读书这一项举措,便会有大量的农家子,平民子弟来读书。”
“届时他们便会格外珍惜这次机会,会拼了命的努力,那些仗着从小有名师大儒教导的勋贵子弟,便多了无数个竞争者。日后便会有无数的平民子弟寒门学子走入朝堂。”
康熙肯定的点头:“不错,就是因为读书的人太少,所以八旗子弟才越发的惫懒,有恃无恐啊!”
“你觉得太子此举如何?”
胤禛将奏章还给康熙,对着康熙抱了抱拳:“儿臣以为太子此举既能施恩,又能真正意义上的实行满汉一家,发掘更多人才为朝廷效力,又能激励那些八旗贵族子弟,让他们被鞭策,不再懈怠。”
康熙点头,将奏章拿在手上,像是无意识似的问道:“若你是太子,朝中大臣不赞同,宗室上折反对,你该如何做?”
胤禛此时就是再傻也察觉出来皇上的用意了。
他也不言语,直接跪在地上。
对康熙刚才的言论无声的来表达不满,浑身上下由内而外的散发着抗拒。
康熙本还在等着胤禛说话,半晌没听到声音,他抬起头,看胤禛跪在地上不言不语。
心里有些无语,他的这些儿子们都被太子灌什么迷糊汤儿了?
就这问题,怎么连想都不敢想。
“但说无妨,这里就我们父子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