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看着这个出身尊贵的儿子:“你呢?就没有什么想要做的事吗?”
胤?不傻,相反,他很聪明,他立刻就理解了康熙的意思。`第`一\墈`书^惘\ _已¢发?布~蕞¨欣,漳*洁.
所以他摇摇头:“儿子倒是没什么想做的,若说有,儿子以后想成为铁帽子王。亦或者…”
说到这,康熙不禁好奇的看向胤?,胤?嘿嘿一笑:“或者像二哥似的,生个三胞胎。”
康熙嘴角抽了抽了,到底还是循循善诱道:“你母妃出自钮祜禄大族,就是你的出身和太子相比也不遑多让。”
说到这儿,康熙看了一眼胤?继续说道:“朕知道你并非表现出来的那般不堪,相反你很聪明。现在朕给你一次机会,朕一言九鼎。若你想要的更多,朕未尝不能给你。”
第二百七十七章 石静善生子
老十的母妃,温僖贵妃,出身镶黄旗钮祜禄氏,可以说钮祜禄氏一直都与爱新觉罗家维持着联姻的关系。*E′Z?晓,税¨惘/ ?更·鑫`蕞-全,
努尔哈赤的妹妹和女儿,都嫁给了温僖贵妃的祖父。
温僖贵妃的祖父,也投桃报李,将自己的女儿,分别嫁给了努尔哈赤的侄子,和儿子皇太极。
也就是说,皇太极严格意义上来说,算是温僖贵妃的姑父。
而康熙一向也对钮祜禄氏恩宠有加,将赫舍里皇后的亲妹妹,嫁给了孝昭皇后和温僖贵妃一母同胞的三弟,作为继室。
(孝昭皇后:康熙第二任皇后,钮祜禄氏。)
要知道温僖贵妃和孝昭皇后可是侧福晋所生,庶子的继室尚且能娶到赫舍里皇后的亲妹妹。
不光如此,康熙甚至还将孝懿皇后的亲妹妹嫁给了他们家的老四。
(孝懿皇后:佟佳氏皇后,抚养胤禛的那个。)
老七,阿灵阿,乃温僖贵妃的继嫡母所生,娶了德贵人,乌雅氏的妹妹。/五 4.墈.书′ `已~发′布\嶵-鑫`彰/洁_
可见,钮祜禄氏一族,在清朝,那就是顶级豪门的存在。
而老十,就是钮祜禄一族和爱新觉罗一族联姻生出来的孩子。
所以康熙说,老十是有资格和太子比肩的。
康熙话音刚落,胤?心中一跳,立刻就要就要跪下。
康熙摆了摆手,制止胤?道:“先别忙着拒绝,你可以多考虑考虑,这就是咱们父子之间的谈话,无关朝堂。”
“老十啊,记住人这辈子就是要抓住机会。曾经先皇,朕的皇阿玛,你的皇玛法,也曾问过朕与裕亲王这个问题。”
康熙本以为四十多年前的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模糊。
可那一幕,却又像在刻在了他的心中,就连那日乾清宫的摆设,先皇的表情,动作,还有说话的语气,都恍如昨日。
“那日先皇叫来裕亲王和朕到乾清宫,先皇问裕亲王日后想做什么?”
康熙开口,目光有些发散,仿佛他又回到了那个站在父皇面前的孩子模样。也就是这一问,彻底改变了两人的一生。
当时他怎么想的?哦,对,裕亲王年长他,父皇定是要先考虑裕亲王的。
“裕亲王回答道…”
就在胤?觉得皇阿玛不会同他继续讲下去时,康熙缓缓开了口。
将这段不与外人道的往事缓缓道来。
“裕亲王回答道,愿为贤王。”康熙目光深邃的看着胤?。
“先皇又问朕,日后想要做什么?朕回答说,愿效仿皇阿玛。”
胤?心中一突,抬头看向康熙,与康熙的目光碰了个正着。
“你的出身不比太子差,你母妃是个聪明的,朕想着,你也不能差到哪里去,如今朕也问问你的想法,你日后想做什么?”
胤?规规矩矩的跪在地上,冰凉的地砖顺着他的膝盖直冲心头。
他郑重的看向康熙,一字一顿道:“儿臣愿为铁帽子王。”
“贤王?”
胤?摇摇头:“儿子性子惫懒,所求无非是安安稳稳的,悠哉的过自己的生活。”
说到这,胤?笑道:“闲王倒也行,不过是悠闲的闲,儿子最好不用上朝就能领俸禄。”
康熙无奈的摇了摇头:“行了,你回去吧。今日之事,莫要再同他人言。”
等老十走了后,康熙边看奏章边吩咐道:“去和荣贵妃还有宜妃说一声,让她们看看老九的福晋就行了,十阿哥那边,朕自有安排。”
时间一晃而过,石静娴这位太子坐冷板凳已经坐了七十多天了。
这么多天里,康熙甚至私下连石静娴一面都没有见过,就是偶尔想念孩子们,也只是让人将孩子带到乾清宫。
石静娴连门槛都没摸到过,别说索额图和她身后的大臣,就连胤礽都有些坐不住了。
最近一段时间跑后宫都跑的勤快了些,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有用的信息。
若不是冬至时,康熙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