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试文章没有正确答案,但谁写的好,谁写的有用,经过大儒和翰林院的官员们,用白话翻译一遍。¢1/3/x′i`a/o?s/h\u?o`..c?o!m*
就是不识字的老百姓也知道怎么回事了。
倒是还有那种不服不忿的,觉得这些官员们,官官相护的落榜学子。
“谁知道你们是不是故意的!我还觉得我也写的不错!为什么不录取?”
“就是!我也觉得写的不错,他们写的也就那样,照本宣科罢了!没有一点自己的思想!”
站在皇榜下,给百姓讲解的官员们听到人群中的反对的声,都要笑了好么?
有多少写的都跑题了,还照本宣科,人家能照本宣科也是本事!
就比如人家问你现在人口多,粮食少,怎么办?
你回答那是因为不下雨,怎么才能下雨呢?就得看钦天监,然后钦天监是干什么的。
跑题跑的拽都拽不回来了,你还说你写的不错?
“稍安勿躁,皇上特准吾等出来为百姓为学子讲解试卷,若是你们觉得试卷写的不错,可评优等,便留下名字。¨衫*疤/墈¢书_旺\ ,勉′费 悦-读*”
官员们话音一转:“留下名字的人,将会和本期乡试中榜之人,重新拟定题目择日重考。”
话说到这,人群中已经开始有人跃跃欲试。
反正就是重新考一次,考上了,皆大欢喜。
考不上,考不上就考不上呗,多一次机会,多好!
第二百六十九章 吃屎赶不上热乎
官员们的话还没说完,就听人群中不断有人报名字,无一例外都是一些落榜的学子。
虽说找人担保需要花钱,但总比没考上举人强。
和举人相比,这点银子算什么?
“本官话还没说完。”翰林院的考官看向人群中的学子们。
“若是有人觉得这次考试,徇私舞弊,圣上倒是可以给你们一次机会与上榜之人重新开考,由圣上亲拟题目。~鸿¢特?暁¢税?旺\ *追¢醉~辛,璋/洁!”
官员说到这,对着皇宫的方向抱了抱拳,接着说道:“但若是这次还是考不中……”
“那就证明,你们不光学识不好,人品也不行!看不得别人比你们努力,考上了举人,所以信口雌黄,去污蔑朝廷官员徇私枉法,到时候,不光你们会被剥夺功名,也再也不会有机会重新入考场!”
翰林院的官员们看着人群中传出的喧哗声,大声询问道:“如此,你们可否还要信誓旦旦的说,这次的科考是考官收了俸禄?你们可还要说上榜之人,都是靠着舞弊得来的功名?”
一席话,将在场的百姓和学子都镇住了。
百姓们倒是觉得这方法不错,你想要和朝廷状告官员科举舞弊,你就拿出来证据。
这证据,就是你能考得过上榜的人!
众学子此刻倒是一言不发,谁都不说话了。
说什么,他们心里都清楚自己的斤两,无非是在放榜的时候,看榜首都是些官员家的孩子,心里有些不忿罢了。
凭什么他们可以考中?
可现在看到他们的卷子,和榜首们的卷子,这期间的差距,可能就连老百姓都看的出来。
就不说内容,只说字迹,也能将他们甩开十条街。
一个个垂头丧气,再也不复当时叩城门时那么义愤填膺,觉得科举不公的大义凛然。
看学子们一个个不说话了,翰林院官员接着讲解试卷。
“这位学子回答的更是妙哉妙哉…”
宫里的石静娴刚下朝,就准备去乾清宫去关心关心康熙。
可等她到了乾清宫,却被拦了下来。
“太子爷,皇上说了,谁都不见。”
魏珠一脸为难的看向石静娴。
石静娴顿了顿,点了点头,转身回到毓庆宫。
她没忘记在朝上帮老九掏的那一百两,等回到毓庆宫,石静娴看着站在一旁的何柱。
“小柱子,你去后院,找太子妃取一百两银子,就说借给老九了。”
石静娴当时在朝堂上脑子一抽,就借出去一百两,回来后才有些后悔。
胤礽这人现在将毓庆宫的钱看的比命都重。
每次想要支出一些钱,胤礽都同她抱怨,若是凌普还在内务府,若是索额图还给他们送钱。
可能也不至于毓庆宫穷成这样。
石静娴也不好意思说,若是凌普还在,就他贪污还替换贡品这个罪名,就够胤礽喝一壶了的。
还有索额图,胤礽真是一点都不在乎索额图的身家性命啊。
贪污这么多钱,索额图还能摘出来?
“太子爷。”正想着,就见何柱一脸为难的走进书房。
“太子爷,太子妃让您去一趟后院…”
等石静娴到了后院,就见胤礽斜着眼睛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