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游戏 > 大唐凌烟志 > 第8章 自古以来,人情世故都离不开真金白银

?隋炀帝杨广,这位疑心颇重的皇帝,在面对接二连三的叛乱时,仿佛陷入了“打地鼠”的游戏。每当他认为已经平息了一处动荡,另一处又冒出头来。加之流传甚广的谶语“桃李子,有天下”和“杨氏将灭,李氏将兴”,更是让他无法忽视李渊的存在。

?尽管李渊行事极为谨慎,但他在弘化地区推行的休养生息政策深得民心,影响力逐渐扩大。这样的成就,难免不会引起隋炀帝杨广的注意。如果杨广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他应该庆幸有这样一位贤臣在边疆稳固防守,让百姓安居乐业。然而,杨广却把李渊的施政有方看做是日益崛起的威胁,不免触动了他忌贤成性的敏感的神经,他开始怀疑“李氏将兴”中的“李”并非指已被灭族的李浑。

?于是,隋炀帝杨广迅速派遣使臣前往弘化,传召李渊。面对这样的召见,李渊心知肚明,仓促起兵对抗显然不是明智之举。于是,他采取了前人的策略,假装生病以争取时间,从而降低杨广对他的戒心,暗中则继续巩固自己的实力。

当隋炀帝的使臣抵达李渊府上时,只见李渊病容满面,面色苍白。他以微弱而诚恳的声音对使臣说:“老兄,近年来我为了国家的安定繁荣,竭尽全力,日夜操劳,以至于身体突然不适。你看我这病状,加之前往皇宫的路途遥远,实在是无力立即觐见皇上。”

李渊还不忘强调自己对隋炀帝的忠诚与敬爱,不能去拜见杨广着实是身体状况实在不允许。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与遗憾,使臣听后不禁心生同情。当然,在这人情世故的社会中,适当的礼尚往来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进一步博得使臣的“同情”,李渊慷慨地赠予了使臣一些数量可观的金银珠宝。使臣带着这些赏赐回去复命时,向隋炀帝描述了李渊的病情,并声情并茂地阐述了他这表亲所表达的忠心。尽管隋炀帝心中仍有疑虑,但面对李渊的真情流露,也不便立即采取行动。

这件事过去之后,隋炀帝杨广继续沉迷于酒色之中,尽情挥霍,四处游玩,把李渊之事又抛于脑后。现在看来,这位仁兄不愧为一国之君,心态是真好,面对天下大乱之势,还一心忙于裘马声色,可谓“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数月后,隋炀帝杨广在宫廷中偶遇了嫔妃王氏。前章我们讲过,王氏是李渊的外甥女,她的母亲正是李渊的妹妹。从这段亲情关系来看,倘若杨广与李渊真的兵戎相见,王氏很可能会站在她的舅舅李渊一边。

尽管野史中流传着杨广后宫人数可能高达上万的说法,但根据《隋书》等正史记载,杨广正式册封的嫔妃共有一百二十人。无论是万人之众还是百人之数,王氏作为众多嫔妃中的一员,在历史文献中并未被提及她因受宠而在后宫享有高位或特殊的待遇。众所周知,杨广特别宠爱的妃子包括萧皇后、崔氏女、陈婤、宣华夫人等,而王氏并不在此列。由此可以推测,王氏对杨广的感情也未必深厚。

话说杨广看到王氏后,忽然又想到了他的贤臣李渊,向王氏道问:“你老舅最近在忙什么,这几个月了都不来朝中见我?”

王氏身在宫廷之中,自然也听到些关于李渊的传闻,也多少会看出杨广对李渊的不满,连忙答道:“前些时,听闻舅舅病重,恐怕还没有痊愈……”

杨广未待王氏说完,就打断了她的话,背手踱步而去,冷笑着丢下一句:“病死了倒好!”

古代帝王那可都是金口玉言,当着嫔妃王氏的面就诅咒人家亲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王氏却听出一丝由心而生的杀意,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

王氏转身回到嫔宫,立即书写一封密信,托付身边亲信快马加鞭送于李渊手中。李渊见信,心中也是一惊,暗道:“难不成这杨广已经把我当做第二个李浑,准备做掉!”

李渊左思右想,权衡利弊,决定故技重施,再次采取破财消灾之策,又一次主动低头示好,向杨广送去不少新奇宝贝和鹰犬等玩物,同时利用重金讨好隋炀帝身边宠臣,以求在杨广身边多进美言。

然后自己窝在家里日日花天酒地、夜夜笙歌,纵情声色,佯装一副躺平摆烂之态,隐匿光彩、善刀而藏,以迷惑隋炀帝安插在身边的耳目。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李渊破财消灾之计果然取得成效,没多久,隋炀帝杨广竟又下旨对其委以重任,任命李渊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前往龙门(今山西河津)清剿贼寇母端儿。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ixmao)大唐凌烟志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