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游戏 > 大唐凌烟志 > 第300章 风骨尽失的苏威

大唐凌烟志 第300章 风骨尽失的苏威

作者:凌云朗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8-20 16:03:36

秦王李世民同意了杜如晦两兄弟的请求,放了杜淹。他并非心软,而是权衡利弊后做出的决定,杜如晦是他倚重的谋臣,杜楚客亦非庸碌之辈,若因杜淹一事寒了二人的心,得不偿失。况且,杜淹究不过是权力倾轧中的一枚棋子,留他一命,反倒能彰显秦王的宽仁。

杜如晦离开后后,李世民坐镇阊阖门,处理军政要务。此门原是洛阳旧称,隋朝营建新都后废弃,如今长安宫城并无此名,但李世民仍习惯沿用旧称,仿佛是对旧日山河的一种微妙追忆。

此时,侍从来报,前隋宰相苏威求见,但这老头自称年老体衰,不便行大礼。李世民闻言,指尖在案几上轻轻一叩,眼底掠过一丝冷意。

苏威,隋朝三朝老臣,隋炀帝时官至纳言,位列宰辅。大业末年,天下动荡,他却未能力挽狂澜,反倒辗转于李密、王世充之间,甚至对二人伏地跪拜,以求苟全。如今隋亡唐兴,他倒又想起自己曾是“老臣”了?

“告诉他,”李世民语气平淡,却字字如刀,“身为隋相,国难时不能死节,见李密、王世充却屈膝谄媚。如今既老且病,就不必见了。”

侍从领命退下,李世民望向殿外,暮色渐沉。他并非刻薄之人,但对苏威这般毫无风骨的旧臣,实在生不出半分敬意。

苏威被拒后,仍不死心,待迁至长安,再度递帖请见。这一次,李世民连回复都懒得给。

晚年的苏威,贫病交加,再无官职傍身,昔年煊赫的宰相府邸早已门庭冷落。偶尔有旧识路过,见他佝偻着身子在坊间踽踽独行,竟无人驻足寒暄。大业年间的荣华,恍如隔世。

贞观初年,苏威病逝于家中,终年八十二岁。消息传入宫中,李世民只淡淡批了“知道了”三字,再无他言。

苏威的一生,堪称隋唐之际士大夫命运的典型缩影。

这位出身关陇贵族集团的北周旧臣,隋朝建立后,又历经隋文帝、炀帝两朝,官至纳言,位极人臣,却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暴露出传统士大夫在政治剧变中的软弱与局限。作为隋朝最后一位宰相,苏威的政治生涯充满了矛盾与争议。

在隋文帝时代,他协助制定《开皇律》,参与改革官制,展现出相当的治国才能;到了炀帝时期,他却逐渐沦为唯唯诺诺的应声之臣,既不能匡正君过,又不敢直言进谏。大业末年天下大乱时,这位曾经位高权重的老臣,竟先后向李密、王世充等割据势力屈膝称臣,完全丧失了作为士大夫应有的气节。这种政治上的软弱性,最终导致他在唐朝建立后遭到李世民的鄙弃。

秦王不见苏威的态度非常坚决,不仅是对一个失节老臣的个人否定,更是新兴政权对前朝腐朽官僚体系的彻底否定。苏威晚年穷困潦倒的结局,某种程度上象征着旧时代士大夫在历史变革中的必然命运。他活到八十二岁高龄,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曾经效忠的王朝覆灭,曾经拥有的荣华消散,这种漫长而屈辱的余生,比壮烈殉国更为痛苦。

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像苏威这般士大夫若不能坚守气节、勇于担当,即便才学再高、资历再深,也终将被新时代所淘汰,有史官直接评论说苏威活得这么久还不如早死。他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更是那个时代部分士大夫群体的集体写照,也反映了传统官僚在王朝更替中的困境与局限。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

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明日首更,不见不散!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ixmao)大唐凌烟志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