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游戏 > 大唐凌烟志 > 第175章 秦王运筹帷幄,柏壁六十日定鼎河东

武德二年(619年)冬腊月,黄河东岸的寒风裹挟着战鼓声席卷晋南。秦王李世民在美良川与安邑两度重创刘武周麾下第一猛将尉迟恭,如同两记重锤砸碎了敌军锐气。

美良川伏击战中,秦琼率玄甲军截断尉迟恭粮道,迫其弃甲两千余具;安邑峡谷截杀时,李世民更以车悬阵困住玄甲精骑,若非尉迟恭夺无鞍马拼死突围,刘武周集团恐将折损这柄最锋利的战刀。两场大胜不仅夺回河东七城,更将宋金刚主力彻底锁死在柏壁(今山西新绛)一线。

柏壁唐军大帐内,炭火映照着诸将亢奋的面庞。程咬金拍案而起:"尉迟小儿连吃败仗,趁其败弱,此时正该一鼓作气先灭了宋金刚这小子!"

帐中顿时响起一片请战之声。李世民却凝视着羊皮地图上蜿蜒的汾水,指尖划过隰州(今山西隰县)、浩州(今山西汾阳)等要冲,突然发问:"诸位可知宋金刚军中战马每日耗粟几何?"

见众人愕然,他抓起案头战报:"每匹良马日食精料六升,宋金刚两万骑兵日耗粟米千石,而汾水两岸三百里早被我们坚壁清野。"

帐中渐渐安静下来,唯有北风掠过辕门的呼啸声。李世民以剑鞘点向沙盘:"宋金刚悬军深入,看似锋芒毕露,实则如无根之木。我军若正面决战,正中其速战下怀。"

他转身扫视众将,语速陡然加快:"传令!秦琼率五千轻骑出雀鼠谷,焚毁隰州粮仓;长孙顺德领步卒万人沿汾水筑垒,我要让宋金刚的探马看不到一粒粟米!"

依托唐朝初年构建的庞大情报网络,李世民早已对宋金刚军事集团的战略弱点了如指掌,这支悬军深入的劲旅虽集中了刘武周麾下最精锐的部队,但其后勤补给线从太原延伸至柏壁已达四百余里。更致命的是,刘武周为换取突厥支持,已将太原存粮作为抵押,致使宋金刚大军"军无见粮,唯资抄掠"。

李世民在军事会议上以剑划地,向诸将剖析:"敌军日耗粟米千石,而汾隰诸州早经坚壁清野,此时决战正中其速战之谋。"

基于这番研判,李世民采取"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主力依托柏壁城防构筑三重防线,每日轮换士卒于城头炊烟不绝,示敌以粮草充裕之态;同时密遣秦琼率五千轻骑穿越雀鼠谷,突袭隰州(今山西隰县)粮储基地,又令刘弘基领偏师切断汾州(今山西汾阳)通往浩州(今山西汾西)的驰道。

这套组合拳既消磨了敌军锐气,更通过摧毁粮仓、阻断补给,将宋金刚大军逐步拖入"马匹啃食皮甲"的绝境。史载此战略实施六十日后,敌军果然"粮运不继,士卒馁甚",为李世民后续的致命反击铺平道路。

当年秦王李世民这道看似避战的军令,实为致命的战略绞索,隰州粮仓焚烧的浓烟将动摇敌人军心,汾水壁垒切断劫掠通道,而浩州方向的疑兵更让宋金刚不敢全力东撤。正如李世民对房玄龄密谈时所言:"不出两月,敌军战马将啃食帐幔,那时才是玄甲铁骑冲锋之时。"

当夜,唐军斥候带着新铸的"开元通宝"潜入敌后,这些钱币既是收买眼线的利器,更是大唐即将一统江山的心理震慑。黄河冰层下的暗流,终将托起新的王朝。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

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明日首更,不见不散!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ixmao)大唐凌烟志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