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游戏 > 大唐凌烟志 > 第116章 郑虔符、方惠整等势力降唐,高祖李渊笑纳天下归心

上一章我们讲到因唐军无暇支援谷州,造成谷州失守,被王世充势力占据,但从历史进程来看,这一事件并未减缓唐朝统一天下的步伐。

武德二年(619年)三月二十日,北方传来捷报。隋朝旧将、北海通守郑虔符与文登县令方惠整,因不满王世充的暴政,率部归降唐朝。

北海郡位于今山东青州一带,是隋朝的重要郡县。其地理范围上大致涵盖了今天的山东省东部沿海烟台市、青岛市、潍坊市等地,及江苏省北部地区连云港市、盐城市等地。

隋唐时期的北海郡经济富庶,人文昌盛,是齐鲁大地上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此地也是许多高门盛族的发源地,如临朐刘氏、北海盛氏、北海吴氏等,这些家族在唐代有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影响力。北海郡在隋唐时期不仅是经济和文化的重要中心,还在政治和军事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历史地位和影响力延续至今。

郑虔符在当时担任北海通守一职,负责北海郡的军队管理和防御事务,维护当地的军事安全。在行政管理还负责地方的行政事务,包括税收、民生、司法等。通守有权指挥当地的军队,参与地方的军事行动和防御。

与郑虔符一起投靠唐朝的方惠整,当时任文登县令,文登县在今日是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位于今山东半岛东部,地理位置优越,南临黄海,东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威海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为莱子国地,战国时入齐。秦朝时期,文登置县,属胶东郡。经过历代行政区划变更,至1988年撤销文登县,设立文登市,2014年撤销文登市,设立威海市文登区。文登区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重要区域之一。

郑虔符与方惠整的归降,犹如一颗火种落入干枯的草原,瞬间点燃了四野,迅速在隋末乱世的割据势力中蔓延开来,引发了一场不可遏制的燎原之势。原本各自为政的豪强们,在这股势头的冲击下,纷纷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意识到唐朝的崛起已是大势所趋。于是,越来越多的割据势力选择归顺,希望能在这场历史洪流中寻得一席之地。

紧随郑虔符与方惠整之后,东海(今江苏连云港一带)、东平(今山东泰安一带)、任城(今山东济宁一带)、平陆(今山西运城一带)、寿张(今山东聊城一带)、齐郡(今山东济南一带)、须昌(今山东东平一带)等地的起义军领袖如王薄等起义军领袖,也纷纷派使者来到长安向唐朝朝廷递交了“降表”,主动归顺。

降表又称归顺表,是降书的统称,是割据势力或隋朝地方官员向唐朝表示归顺、投降的正式文书。降表的内容一般包括对唐朝的称颂、对自身行为的悔过、表达归顺的诚意,以及请求唐朝接纳和宽恕。降表通常由割据势力的首领或地方官员亲自撰写,并派遣使者呈递给唐朝皇帝或朝廷。降表的撰写和呈递过程往往伴随着一定的礼仪,以示对唐朝的尊重和臣服。降表不仅是个人或势力归顺的象征,也是唐朝正统性和权威的体现。唐朝通过接受降表,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合法性。

王薄我们在前面章节中曾多次提到,他是隋末着名的农民起义领袖,早年因不满隋炀帝的暴政,在山东长白山发动起义,自称“知世郎”,并作《无向辽东浪死歌》号召民众反抗隋朝。他的归降,不仅为唐朝带来了大量的兵力和资源,更在政治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王薄的归顺,象征着唐朝不仅赢得了地方官员的支持,也赢得了底层民众的认可。这种双重认可,使得唐朝的统一大业更加势如破竹。

郑虔符、方惠整与王薄等人的归降,不仅增强了唐朝的实力,也彻底改变了隋末乱世的格局。割据势力们开始意识到,唐朝的统一已是大势所趋,与其负隅顽抗,不如主动归顺。这种心理上的转变,使得唐朝在接下来的统一战争中更加顺利,最终实现了天下的统一。这一系列事件,不仅展现了唐朝在乱世中的战略智慧,也为后世留下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长安城中,春意渐浓,宫墙内外柳絮纷飞,仿佛为这座古都披上了一层轻纱。唐高祖李渊端坐于太极殿内,手中翻阅着一份份由中书省呈报上来的降表,眉宇间难掩喜色。这些降表来自四方割据势力,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唐朝的臣服与归顺之意。李渊微微一笑,心中感慨万千,暗自道:“乱世之中,人心思定,天下归唐已是大势所趋。”

他当即下令,厚待这些归降者,赐予官职,赏赐金银,以安抚人心,彰显唐朝的宽厚与威严。

第二日,长安城内钟鼓齐鸣,文武百官齐聚太极殿,气氛庄重而肃穆。李渊高坐于御座之上,扫视群臣。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王世充虽据洛阳,一时得势,然其暴虐无道,民心不附,终将自取灭亡。我大唐将士,如杨则、史万宝等忠勇之士,浴血奋战,屡建奇功;更有郑虔符、王薄等豪杰归顺,助我朝一统天下。今日召集诸位,正是要商议如何一举平定王世充,早日还天下以太平。”

殿内群臣闻言,纷纷点头称是。有人提议以兵锋直指洛阳,有人主张先安抚周边郡县,断其粮道。李渊静静聆听,时而颔首,时而沉思。他心中明白,王世充虽强,却不过是强弩之末。唐朝凭借杨则、史万宝等猛将的奋战,以及郑虔符、王薄等豪杰的归顺,已逐渐占据了天时、地利与人和。乱世之中,英雄辈出,而最终的胜利,必将属于那些心怀天下、顺应民心的人。

会议结束后,李渊步出太极殿,抬头望向远方。夕阳的余晖洒在长安城的屋檐上,仿佛为这座古都镀上了一层金色。他心中豪情万丈,仿佛已经看到了天下统一的曙光。乱世将终,盛世将启,而他,正是那个引领时代走向辉煌的人。

此时的长安城,不仅是一座帝王之都,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在这里,英雄豪杰汇聚,智谋勇武交织,谱写着一曲曲荡气回肠的历史篇章。而李渊,正是这场大戏的主角,他用自己的智慧与胸怀,一步步将唐朝推向了统一天下的巅峰。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ixmao)大唐凌烟志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