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六年之路
会议室的灯光在清晨第一缕阳光漫进来时,终于被龙星按灭了。
桌上摊着的星江团队六年规划图边角已经卷了毛,被砚川儿用镇纸压着的地方,还留着她去年冬天打翻咖啡时晕开的浅褐色印记。
“最后一遍核对。”江灭夏推了推眼镜,指尖在平板上滑过最后一行数据,“东南亚片区的新能源基站布局,星虎负责的硬件调试进度比预期快了11天,一星那边的软件适配能跟上吗?”
一星指尖在键盘上敲出一串代码,屏幕上跳动的绿色字符突然定格:“昨天刚解决最后一个兼容性漏洞,现在跑的是3.0版本,扛得住极端天气测试。”他转了转椅子,看向一直没说话的袁棋子,“倒是你,非洲区的本地化推广方案,那个部落首领的儿子真答应做我们的区域代理了?”
袁棋子把辫梢绕在指尖笑了笑,摊开手里的手绘地图,上面用红笔圈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他说星江的太阳能板能让他们的夜校亮到后半夜,比长老的煤油灯靠谱。”她顿了顿,忽然从包里摸出个牛皮本,“对了,这是六年前我们第一次在星江大学实验室画的草图,刚才整理资料时翻到的。”
本子传到龙星手里时,大家都凑了过来。泛黄的纸页上,歪歪扭扭画着个像卫星又像充电宝的东西,旁边写着“让每个角落都有光”——那是他们刚组队时,砚川儿熬夜想出来的 slogan。
“当时谁能想到,”星虎摩挲着自己右手虎口的疤痕,那是三年前在戈壁调试设备时被碎石划的,“咱们真能把基站建到珠峰大本营去。”
砚川儿忽然起身拉开窗帘,晨光瞬间涌满房间,照亮了墙上那面贴满照片的墙:有他们在暴雨里抬设备的狼狈样,有第一次拿到融资时在办公室跳起来的合影,还有上个月在联合国能源大会上,各国代表围着他们的设备点头的场景。
“六年。”江灭夏的声音比平时低了些,“从星江大学那间漏雨的实验室,到现在覆盖三十七个国家的网络。”他顿了顿,看向所有人,“下一个六年,要不要试试把信号送上月球?”
一星率先敲了敲桌子:“软件我包了。”
星虎捶了捶胸口:“硬件扛造,我来盯。”
袁棋子晃了晃手里的新地图:“月球也有‘部落’要打交道吗?我先学星际通用语去。”
砚川儿看着窗外升起的太阳,伸手把那张六年规划图从桌上拿起来,折成了纸飞机。
“走了,”她举起纸飞机对着光,“去给下一个六年,打个前站。”
纸飞机掠过每个人的头顶,最终落在会议室门口的“星江团队”门牌上。阳光穿过门牌的镂空字体,在地上拼出七个影子,像他们六年前第一次站在这里时那样,紧紧靠在一起。六年之路
纸飞机落地的瞬间,走廊里传来快递车的轰鸣。星虎接了电话,抱着个半人高的箱子进来,拆开时泡沫屑飞得满屋都是——是珠峰基站团队寄来的纪念牌,背面刻着每个队员的名字,边缘还沾着点未清理干净的冰碴。
“上周那边下雪,基站的备用电池扛住了零下四十度。”一星刷着实时数据,忽然笑出声,“监测屏上跳出来一行字,说是当地向导写的:‘这光比雪山顶的星星还亮’。”
砚川儿把纪念牌摆在规划图旁,指尖划过“星江大学实验室”那行小字。六年前的冬天,他们就是在那间没有暖气的屋里,围着一台旧电脑啃代码,龙星把仅有的暖手宝让给了调试线路的星虎,袁棋子用保温杯煮的姜汤溢了一地,江灭夏的笔记本上,除了公式还记着“明天买两包速溶咖啡”。
“刚接了个视频请求。”江灭夏点开平板,屏幕上出现非洲村落的夜校——几十盏节能灯亮得像白昼,孩子们围着星江团队捐的电脑,首领的儿子举着个写满字的纸板,用生硬的中文喊:“谢谢,我们能学更多了!”
龙星忽然起身关了灯,窗外的晨光恰好落在每个人脸上。他指着墙上的世界地图,新贴的红色贴纸正从东南亚、非洲往更远处蔓延。
“下一站?”他问。
没人回答,但此起彼伏的敲击键盘声、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已经替他们说了答案。六年的路在身后铺成光轨,而前方的星子,正等着他们去点亮。
喜欢传奇星虎力量请大家收藏:(ixmao)传奇星虎力量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