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历史 >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 第571章 万成本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第571章 万成本

作者:观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0 12:02:59

而集成电路计算机就不一样了,像是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最快速度可是能达到1000万次每分钟。

混合架构机型的计算机,也就是集成电路与晶体管混合计算机,最快速度也可以达到500万次。

比起单纯的晶体管计算机速度要快的多。

将来肯定也是要研究的,不过那至少是四五年以后的事情,这中间到是可以先研究集成电路。

李枭记得集成电路,好像就是今年才被人研究出来的,先是一个叫杰克的研究出来了锗集成电路。

随后翻过年,也就是1959年一个叫做罗伯特的,又研究出了硅平面集成电路技术,两个人可以说也是奠定了现代集成电路的基础。

在1960年的时候,MOS场效应晶体管诞生,这也实现了低功耗、高集成度的设计,而等到1963年的时候,CMOS技术提出,而这也成为了现代芯片主流工艺。

之后集成电路再取得突破就要等到1971年的时候,到时候就不再是小规模集成电路,而是大规模集成电路。

李枭感觉等到MOS场效应晶体管诞生,就可以试着研究第三代计算机。

CMOS技术对于他来讲并不难,毕竟CMOS技,就是由晶体管组成的,其中包括了 P型晶体管以及N型晶体管,两者互补连接,就形成了集成电路。

虽然技术不难。

但效应晶体管以国内现在的技术可研究生产不出来,这个就要等到效应晶体管技术取得突破了。

倒也是不急着研究。

到是操作软件以及各类软件需要研究一下。

如果以CDC6600晶体管计算机为基础,再配上其它功能的话,操作系统肯定不能在用原先的,必须要改动,甚至是进行重新编辑。

一些CDC6600计算机上没有的软件,也需要重新编辑程序。

这一点虽然不算太难,但绝对会耗费不少心神。

不过想到CDC6600晶体管计算机,以及那些计算机的功能,到时也值了。

想到此李枭就开始列举了起来,像是编程语言与编译器、数学与科学计算库、 系统工具与调试器这些是必须要有的。

还有就是气象模拟软件、结构力学分析软件、通用数学软件、工程计算软件、统计与数据分析软件,这些更必须要有。

也都各自有大用处,像是通用数学软件,就可以用于数值分析、矩阵计算、信号处理及控制系统设计,还可以用于微积分、微分方程求解,或者是符号计算、数值模拟、图像处理等等。

并且还要支持算法开发和数据可视化。

统计与数据分析软件,必须要能处理社会科学统计模型,还可以求解线性/非线性规划问题。

至于一些比较商业化的,像是航空订票系统之类的,李枭也是打算放弃,以国内现在的情况,根本就用不到,能用到的时候,至少也是80年代以后了。

当然工业自动化控制软件也可以试试,李枭记得也就是在60年代的时候,就有了雏形,好像是M帝通用公司发现继电器控制系统,存在很大的问题,体积庞大、噪声大、维护复杂、修改困难、可靠性低等等的问题。

然后就提出了模块化、可编程、易于修等10项技术要求进行研究,最终在1969年的时候,研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而经过实验验证,也是证明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出现,显着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故障率。

但这也只是PLC技术探索初期的产物。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好像也是晶体管计算机吧?”,忽然想到此,李枭立刻就查看了起来。

果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确实是晶体管计算机。

本来李枭也想着趁这一次制造出来,不过想想还是算了,就算制造出来,以国内现在的技术基础,也很难全面推广。

制造价格肯定也低不了

还不如再过个七八年,各种技术都成熟了,价格也下来了,在研究此类技术,直接上更成熟的版本,直接跳过这些过渡的过程。

想到此处,李枭也就不再查找其他的,直接开始在纸上写起了需求。

CDC6600晶体管计算机,想要以它为基础,搭建一个计算机,至少需要35万只晶体管,来构成逻辑门电路,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还需要上千块定制印刷电路板和连接器,来组成逻辑模块,连接器则是为了保持信号传输稳定性和减少电磁干扰。

存储器系统,则需要多个磁芯存储器,来作为主存储器,当然磁带机也不能少,来作为外部储存。

还有冷却系统,这个更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毕竟35万只晶体管散发出来的热量可是很恐怖的,所以冷却系统必须要足够给力。

李枭想的是利用铜制管道,把它们嵌入每个机柜背板,然后再循环氟利昂吸收热量,这只是第一道冷却系统,还有第二道,则是要多组高速风扇,来强化机柜内部气流。

并且还配配上大型外部制冷机组,来维持冷却剂循环。

还有就是电源模块了,这一模块至少也需要30个独立电源单元,来保持±5V、±12V等多路直流电的稳定。

这些全部算下来,李枭感觉至少需要10个立式机柜来储存,当做计算机的主机,总布线甚至可以超50公里。

这一算下来,也是让李枭吸了口冷气:“这一次阵仗是不是有些太大了。”。

要知道 PDP-1晶体管计算机,晶体管也才用了3,600个晶体管,磁芯存储器也只有4K字,而CDC6600则是128K字。

总路线也只有10公里。

这可是差着不止一倍。

想了想,李枭还是打算给黄部长打个电话,问问看看,国家支不支持它研究这款晶体管计算机。

要知道这款计算机,根据记载,造价就到达了800万M金,整体下来投入的研究费用更是达到了1.35亿M金,这些钱到时能够省去。

好在李枭记得,硅晶体管今年国内好像也能够研究出来,然后进行生产,应该可以节省不少费用。

出了空间,李枭就拿起电话打了出去。

喜欢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请大家收藏:(ixmao)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