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出来的新款火箭弹,被叫做57式火箭弹,直径为122毫米,长度在3.2米,重量有90公斤。
预计最远可以攻击距离是50公里,并且还带有无线电制导。
所谓的无线电制导也很简单,它的核心在于“发射站观测”,也就说在发射后,雷达会持续检测火箭弹的位置,然后生成修正指令,然后在令通过无线电加密传输至导弹,完成打击。
这一套在后世不算复杂,但在这个年代可不一样,这妥妥的属于高科技技术,没有几个国家可以做到。
看着库房中的那枚火箭弹,零部件李枭心中也是不太能平静下来,十分迫切的想要看看最后的打击的效果。
不过这种事不能着急,要一步步的来,火箭弹虽然是在原基础上进行了改装,但该有的测试肯定不能少。
等到钱教授到了库房,商讨过后,众人就开始了进行测试。
火箭弹的测试比起燃料来讲还要复杂,需要经过多个方面的安全评估,像是弹体结构强度测试。
弹体外壳、尾翼、连接部件,这些都需要测试,就比如用千斤顶或重物对弹体施加轴向和径向的力,这样做就是在模拟火箭弹承受的最大加速度载荷,如果不达标,火箭弹在飞行的时候肯定会出现问题。
如果是那样的话,就必须重新对火箭弹的结构进行设计,重新选择材料,但好在之前在研究时候,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测试很轻易的就获得了成功。
而这还只是一项测试,在测试完毕后,火箭弹又开始进行振动测试、引信与战斗部匹配测试,这些也都是很有必要的。
像是振动测试,就是将火箭弹固定在机械式振动台上,然后在10-50Hz 频率范围内进行振动 ,这个震动至少也要持续两个小时,然后在看结果如何。
检查尾翼螺丝、引信接线是否有松动。
引信的测试,就是测试它的触发和灵敏度,要知道这个年代的引信为机械触发引信或时间引信。
两种引信的测试方法也有不同,机械触发引信就是在1.5米高度,然后将安装引信的模拟战斗部坠落在地面上,要求必须是100%引爆。
时间引信,则是通过机械计时器校准,算好50公里飞行所需要的时间,然后准确引爆,要求的是成功率必须达到90%,才算合格。
这两种引信在研究火箭弹时都有准备,不过最先使用的还是机械触发引信,时间引信只是未来准备的。
在测试成功之后,计算出火箭弹飞行需要的时间后,时间引信也会进行测试,来作为之后可能用到的储备技术。
李枭他们负责的则是推进剂性能校准,推进剂燃烧稳定性,以及推进剂燃烧稳定性测试。
这两项测试也都是很有必要的。
推进剂性能校准就是测试燃烧速度和储存稳定性,测试起来也很简单。
拿进剂性能校准来讲,就是在密闭容器中点燃小剂量推进剂,然后记录燃烧面推进速度,至于储存稳定性,就更简单了,就是将推进剂样品在50℃高温、-20℃的环境下储存 30 天,然后在进行测试速变化。
这样做的目的则是查看储存过程中,燃料性能有没有衰减,这个之前测试时候已经进行过,并不需要再一次进行测试。
稍微麻烦一点的也就是推进剂燃烧稳定性,这个测试的不只是推进剂,还有发动机,在智会众人将发动机固定之前准备的试车台后。
然后开始在燃烧室、喷管、推进剂管路等关键部,安装压力传感器、推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等,这些都是用来采集数据用的。
在这一切都准备完毕后,就开始加注燃料。
“李工,燃料加注完毕。”,等到加注完毕,一个人向着李枭报告道。
李枭点了点头道:“进行点火测试。”。
“是。”,那人答应了一声,立刻回到了实验台前,开始操作点火,随着发动机启动,燃料迅速燃烧了起来,喷射出了尾焰。
见此记录人员也开始记录信息,像是燃烧时间,压力曲线,还有发动机、尾焰的温度,只有记录下这些信息参数,最后才能推断出,合不合格。
如果一些数据超出安全范围那就要小心了。
就比如如果燃烧室压力超过设计值 1.2 倍以上,就必须立刻停止测试,而造成这个结果的可能就是推进剂控制阀故障,比如阀门卡滞,这就会导致进入燃烧室的推进剂数量,远超设计值。
如果推力突然下降,很可能就是管道受阻,或者是泵类设备发生故障,阀门意外关闭,这些都会导致推进剂无法进入燃烧室。
还有推进剂管路也可能在燃烧中泄漏,如果出现了这种问题,那就意味着材料出现了问题,或者是压力冲击破坏了管道。
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必须要小心对待,谨慎对待。
和发动机研究室的科长,一直看着一份份报告,看到最后两人也是松了口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