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历史 >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 第568章 卫星资料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第568章 卫星资料

作者:观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0 12:02:59

出了天文博物馆,李枭就没在去别的地方。

而是直接去了南锣鼓巷,陪着老爷子、老太太聊了会天,说了说话,晚上吃完饭,这才回了百万庄。

回了家,李枭也就直接进了空间,查了查关于卫星的资料。

要说起卫星,最先发射卫星的是毛熊,今年就会发射第一颗卫星,这一颗卫星重量达到了83.6公斤,没有别的功能,仅搭载了无线电发射器。

另外一颗则把小狗“莱伊卡”带入到了太空。

而等到1958年,M帝会接连发射了两颗卫星,一颗的目的确认地球磁层结构,另一颗叫做斯科尔号的卫星,算的上是军事卫星,上面搭载了通信系统,也是为了验证通讯这一可能性。

至于两国的第三颗卫星,功能就比较多了,像是毛熊1958年发射的那颗卫星,就携带了磁力计、宇宙射线探测器,从而来研究高层大气与辐射带。

M帝国上面则装上了光学侦察卫星,在拍摄完照片后,装有胶片的太空舱就会返回地面。

可以说也是自此,两国就开始了在太空方面的比赛。

等到1966年的时候,M国的卫星,就已经可以识别地面车辆型号、地面上的房屋,机场、公路等等,并且还支持夜间侦察能力,覆盖更是可以达到数百万平方公里。

毛熊的也是一样,虽然精度比起M帝来讲要低,但却通过数量弥补精度劣势。

这还只是拍照功能,此外还可以进行导弹预警,在敌国发射导弹60秒后就能够预警。

还可以进行通讯联系,以及锁定导弹要打击的目标。

李枭知道毛熊、M帝卫星发展的速度很快,但真没想到,1966年的时候就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这个是他之前没有想过的。

而国内虽然1958年的时候,就开始启动了关于卫星的研究,但后面因为种种原因,直到1965年这才重新启动了卫星计划,最终在1970年的时候,将第一颗卫星,发射到了太空中。

1975年的时候,才有了胶片通过返回舱回收技术,虽然这也让国内跻身全球三大回收技术国,但比起毛熊、苏联当时的技术而言,差的还太远了。

也就是后来拼命的追赶,这才追赶上了两国。

而国内第一颗卫星的制造难度,在李枭看来并不是很难,毕竟他能够查找到很多资料。

像是如何解决“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的四大难题,这个后世早就有了标准答案,不用他在费尽心思去琢磨。

像是如何上得去,动力不足没关系,那就采用“导弹 探空火箭”的组合方案,把东风快递四号导弹,改装成了“运载火箭”,这个就是当时的解决方法。

不过李枭感觉自己用不到这种解决方法,他有更好用的,像是多级与组合动力设计,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抓得住就是轨道追踪,如何定位太空中的卫星这也是一个问题,为此国内就自主研发出了地面跟踪系统,这一系统是根据普勒原理重建测轨方程,来设计出来的。

对于李枭来讲,这已经属于50多年前的产物,在网上就可以找到这部分的内容,一些爱好者论坛中,更是能知道不少相同的系统来解决。

听得着也是好理解,那就是如何让卫星在太空中播放东方红,然后让地面收音机接收到。

最后的看得见,就是让人们如何看到太空中这么小的一颗卫星,这个做法也很简单,就是利用高反光材料在太空撑开,然后把原本卫星仅七等星的亮度,提升到四等星,就可以让肉眼看到亮点。

只要相关领域的技术过关,李枭发现想要制造出来并不是特别难,

这就相当于他已经有了答案,直接照着答案硬抄就成,但关键是如何利用这一项目,把卫星研究体系搭建起来,这个是很重要的。

否则就算是李枭弄出了卫星,但没把体系搭建起,在他看来也是失败的。

他的目的是之后卫星的研究,而不仅是东方红一号的研究,虽然他不打算和M帝、毛熊比一比,但“闷声发大财”还是可以的,悄悄的发展技术,李枭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不要落后。

喜欢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请大家收藏:(ixmao)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