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三点,太极殿前的铜鹤香炉刚吐出第一缕青烟。.k¢a′k¨a¢w~x¢.,c·o*m¢程岩立在武官队列中,背后的伤口在朝露浸润下隐隐作痛。他微微抬头,看见殿檐下的铜铃在晨风中纹丝不动——今日必有大事。
“陛下驾到——!“
随着宦官尖利的唱喝声,朱漆殿门缓缓洞开。李世民头戴十二旒冕冠,玄色龙袍上的十二章纹在晨光中若隐若现。
“众卿平身。“
山呼万岁声中,程岩听见身后传来铠甲碰撞的声响。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敬德特意站在他身后,这位老将今日未着朝服,反而披挂明光铠,腰间那对金锏在走动时叮当作响。
“朕览近日奏报。“李世民的声音在殿中回荡,“长安平叛一事,程岩当居首功。“皇帝说着从案头取出一卷竹简,“三日前西市平乱,救出被掳妇孺二十七人;上月破获东宫投毒案,保全太子性命;去岁更在陇右...“
“陛下!“一声断喝突然打断圣谕。只见谏议大夫魏征手持象牙笏板出列,紫袍下的身躯挺得笔直,“程岩之功固然当赏,然蓝田乃京畿要地,八百户食邑远超常制!“
殿中顿时一片死寂。程岩看见魏征的笏板上密布着奏事时留下的刻痕,最深处的那道据说是在贞观元年死谏时留下的。
“魏卿。“李世民的声音忽然柔和下来,“朕记得你当年在武德殿死谏隐太子时,也是这般气势。“
这话说得极重。魏征面色一白,却仍梗着脖子:“正因臣历经两朝,更知骤赏之害!“他猛地扯开衣襟,露出胸前一道狰狞的箭伤,“当年封德彝二十四岁封侯,结果如何?陛下难道忘了玄武门之变...“
“魏玄成!“尉迟敬德暴喝一声,金锏已出鞘三寸,“你敢在朝堂上妄提禁忌!“
就在剑拔弩张之际,一个苍老的声音突然响起:“老臣以为,程将军当得起此赏。“只见侍中王珪颤巍巍出列,手中笏板上还沾着汤药留下的褐渍。
老宰相每说一句,就咳嗽几声,却仍坚持说完:“老臣愿以三十年清誉作保,程岩非是封德彝之流!“
程岩心头一震。·x\w b^s-z\.?c`o,m/他看见王珪说这话时,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愧疚——这位老臣是在为当年被蛊毒控制时的事赎罪。
“陛下三思啊!“户部尚书戴胄突然出列,“军器监年耗已逾三十万贯,再设神兵司...“
“戴卿。“李世民突然从龙椅上起身,冕旒前的玉藻剧烈晃动,“这是程岩改良的省弩图纸。“说着将一卷帛书掷下,“仅此一项,每年可省军费十二万贯。“
帛书“啪“地落在戴胄脚前,展开的部分赫然画着一种新型弩机的构造。程岩注意到那图纸边缘有被火燎过的痕迹——这是那夜在紫宸殿,李明月亲手烧毁的废稿之一,不知何时被陛下保存下来。
“臣还有本奏!“魏征突然跪地叩首,额头在青砖上撞出闷响,“蓝田乃长孙家祖产,陛下若赐程岩,恐伤老臣之心...“
龙椅上的李世民突然笑了。皇帝缓缓从袖中取出一道密旨:“朕三日前已命宗正寺重勘地契。“他将密旨展开,上面朱批赫然写着“长孙氏侵占官田四百顷“的字样,“这些田地,正好补了户部的亏空。“
戴胄闻言,顿时面色如土。程岩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陛下早就在布局今日之局。
“退朝——“
暮春的细雨将崇仁坊的青石板路洗得发亮。程岩勒马停在新建的蓝田侯府前,朱漆大门上“敕造蓝田侯府“五个鎏金大字在雨水中泛着温润的光泽。门前的石狮口中含着的玉球,在雨帘中若隐若现,这是工部特意仿照秦王府规制打造的。
“侯爷回来了!“
熟悉的声音从侧门传来。刘大壮穿着一身崭新的靛蓝色家臣服,腰间却还固执地系着军中时的牛皮束带。他右手按着刀柄,左手提着灯笼,健硕的身躯将雨幕撑开一道缺口。身后跟着的刘嬷嬷撑着油纸伞,发髻梳得一丝不苟,眼角细密的皱纹里却藏着掩不住的喜色。
“大壮,你这是...“程岩注意到刘大壮腰间挂着的金鱼袋——这是七品以上武官才能佩戴的。?d i!n¢g·d*i′a?n^t¢x′t\.′c!o!m-
“俺跟兵部递了调职文书。“刘大壮咧嘴一笑,露出那颗镶金的门牙,“往后就跟着侯爷当个亲兵统领,强过在十六卫看人脸色!“
“侯爷安好。“
清朗的声音从影壁后传来。王临风——那个在程咬金封地被唤作“狗剩“的少年,如今已长成挺拔的青年。他穿着浅青色圆领袍,腰间悬着一柄短剑,剑鞘上“卢国公府“的铭文清晰可见。
“临风,你...“
“卢国公已经准了。“王临风拱手行礼,指节上的老茧显示他这些年没少练武,“从今往后,王某愿为侯爷效犬马之劳。“
细雨渐密,在庭院中央的银杏树上敲打出沙沙的声响。程岩仰头望去,金黄的叶子在雨中摇曳,恍惚间仿佛又看见那个雪夜——当年就是在这棵树下,刘叔用最后的力气把他的手和王临风的手叠在一起。
“侯爷,少府监送来的二十名工匠都安置在西跨院了。“刘嬷嬷撑着伞过来,发间的银簪在雨雾中闪着微光,“就是那位柳大匠,非要把作坊建在后花园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