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历史 > 盛唐风云记 > 第461章 李隆基和李瑁在热闹无比的应天楼上

开元二十三年,正月,杀死契丹王屈烈,和契丹权臣可突干的契丹知兵中郎李过折,来到东都向李隆基报告他的功绩。李隆基下旨任命李过折为北平王,兼检校松漠州都督。

正月十八日,李隆基举行籍田礼,在一千禁军护卫陪同下,驾车到西苑亲自耕田。他要求一些官员,也参加了那次耕田的劳动。

李隆基因举行藉田礼,而宣布大赦天下,然后宣布在紫薇城南面应天门上的城楼里,举行为期三天的聚会饮酒活动,被邀请到的东都的文臣武将,和王公贵族们都要参加。

受到邀请的文武百官和王公贵族们,有人觉得很自豪,有人觉得很荣幸,有人觉得受宠若惊,他们在这天早晨吃了早饭后,就早早地赶到应天门上的城楼里了。皇上和宰相,以及五品及以上参加早朝的官员现在还没到。

此时在化成院正殿的中堂内,一身红色衣袍的武惠妃,站在那里,向站在她面前的一身明黄色衣袍的李瑁说:“李瑁,母妃以后在不守着你父皇时,不会在叫你瑁儿了,而是叫你李瑁。母妃希望你能明白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你已经十五虚岁了。母妃本以为李瑛在住了一个多月冷宫后会被废了太子之位,结果却令我失望。不过你父皇已经疏远他了。你目前是最受你父皇宠爱的皇子,你要抓住机会,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孝敬的品德,大度的胸怀,你能否把李瑛的太子之位争夺过来,关键还得看你自己。”

李瑁说:“我会好好表现,让父皇更信任我,不过我觉得我若想得到太子之位,李瑛必须先被废太子。”

武惠妃那双美丽的眼睛慢慢地眯成一条线:“你放心,母妃还会让你的准姐夫杨洄,和太监柱子等人,暗中盯着李瑛的动向,我就不信了,找不到拿捏他的把柄。另外宰相李林甫曾几次让宦官传话,说他愿意帮扶你。只是中书令张九龄,目前还是比较顽固,老是向着太子说话,母妃会进一步想办法的。”

“我谢谢母妃为我所做的这一切。母妃昨天下午向父皇申请,让我与父皇一同登上应天楼,参加聚会活动,这是儿臣的一次表现机会,儿臣一定会把握好这次难得的机会。”

“李瑁,母妃提醒你,你要在言行举止间表现得孝顺、知书达礼、谦卑谨慎、体恤百姓、爱护百姓。因为你表现出这些特点,你父皇就会认为你将来能做皇帝,你就算是表演,你也要表演出这些风度来。”

“儿臣知道了,时间不早了,儿臣要赶往应天门了。”

“好吧,早点去也是传达一种积极的态度,你要自信起来,太子根本就没有受邀请,你是唯一一位受邀请参加这次盛大聚会的皇子。”

“谢谢母妃为我做的一切,儿臣会努力的。”

此时这中堂里的宫女和太监已经被武惠妃支开,只有他们母子二人。李瑁走出了化成院,武惠妃没有送他,而是去后院检查宫女和太监们的工作了。

李瑁在八护卫陪同下来到了应天门,他没有沿着台阶走上应天门,而是在应天门下等着迎接李隆基的到来。

过了一会儿,李隆基带着张九龄、裴耀卿、李林甫、萧嵩等文武大臣们,从乾元殿西面的宣政殿赶过来了。

李瑁看到李隆基带领朝臣们过来了,就带着八护卫迎上前去,他走到李隆基跟前,躬身行拱手礼道:“儿臣拜见父皇。”

李隆基微笑着说:“李瑁来得挺早啊。”

“儿臣得知有幸能参加这次盛大的聚会,自然心里高兴,怎敢不来得早一些呢。”

“嗯,你跟随朕一起登上应天楼吧。”

这时候李龟年三兄弟和其他宫廷乐师,以及一些梨园弟子们,一些歌舞伎们,都已经登上应天楼了。

李隆基、李瑁、张九龄、裴耀卿、李林甫走在最前面,李隆基的八护卫和李瑁的八护卫跟在后面。走在这些人后面的是其他文武朝臣们。

李隆基和李瑁以及三位宰相和朝臣们,上了应天楼里的大堂后,相继在重要的位置落座了。他们坐在围绕着大堂一圈的方桌北端了。李隆基坐在北端正中间,宁王李业坐在左手侧,张九龄在李业左手侧,裴耀卿坐在李隆基右手侧,李林甫在裴耀卿右手侧,李瑁在李林甫右手侧。其他朝臣们以官职高低依次坐在东西两边的桌边了。来得早的那些王公贵族,和没参加早朝的东都的六品以上官员,坐在这一圈方桌的南半部分的桌边了。

李隆基下令在应天楼殿堂南面,以及两侧的平台区域,进行奏乐庆祝为期三天的聚会开幕了。十八位宫女在应天楼殿堂前的空地上,等待音乐响起后跳舞。这时候从东面的台阶上涌上了大量的市民围观,以至于奏乐的乐队无法奏乐了。在举行这样的盛大聚会时,李隆基有时候会允许京城市民前来围观。因此市民们有从应天门的台阶上来的,有从与应天门连接的其他城门的台阶上城墙后走过来的。市民经过例行检查,不携带兵器即可上城楼,欣赏演出。

由于上来的人已经很多,即便是现在不准再上人,人也已经人满为患了,管理秩序的金吾挥舞着白色的木棍做出驱赶的动作,依然没有人退后一步。

李隆基和李瑁听到南面非常嘈杂,就从中堂里出来了,高力士和衫子随同在他们身边。应天楼只有一间很大的中堂,中堂南面是开放式的,没有门窗,直接与前面平台相连。

衫子弯腰向李隆基说道:“陛下,这么多人来观看演出,东西两边的乐队奏乐都无法奏啊,陛下何不让金吾使劲打这些庶民呢?”

李隆基说:“这些人是大唐的百姓,他们没有犯法,只是想看演出而已,朕怎么能让金吾打他们呢?再说了,是朕允许他们前来观看演出的,又怎么能让金吾打他们呢。”

李瑁灵机一动,指责衫子:“我父皇说得太对了,我们要体恤民情,爱护百姓,怎么能让金吾打没有犯罪,也没有犯罪企图的百姓呢!”

李隆基用欣慰的眼神望着李瑁说:“李瑁,你长大了,胸怀更加宽广了。”

李瑁低头说道:“谢谢父皇的认可,瑁儿还需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能力。”

李隆基不准金吾打人,但他看到表演区两边的乐队无法奏乐,就皱着眉头望了高力士一眼。

喜欢盛唐风云记请大家收藏:(ixmao)盛唐风云记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