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历史 > 盛唐风云记 > 第348章 三位将军在宫城中那条南北大道上相遇

我听到小康子说忠王妃快要生了,并没有感到出乎意料,我说:“你辛苦了,过了这几日你就可以恢复正常作息了。”

“嗯,是的。”

我拿着那根已经点燃的,三十厘米长,如擀面杖粗的白蜡烛回了二楼。我进我的寝室时,发现皇甫惟明的寝室门上方的方形透光口已没有光亮了。

我插好寝室门,将蜡烛放在书桌上的铁皮蜡烛座里,打开抽屉拿出那本我来唐朝之前抄写盛唐大事的记录本来。

我翻开那本黑皮三十二开的记录本,找到了我阅读史书史料后,手写简单记录的一些盛唐时期的历史信息。我看到公元七二九年九月前后的一些信息后,脑海里浮现出了一幕幕场景。

四十多岁的朔方节度使信安王李祎,出现在我脑海里了,他和身边的四名护卫站在兴宁坊东侧的南北路上。他一身紫色便装衣袍,头顶上的黄金束发冠里插着一根金簪子,他身材魁梧而不肥胖。他长脸白皙,嘴上留着一字胡,下巴上的美髯十几厘米长,符合美髯公的形象。

这位一米七六左右的王爷,同时身为封疆大吏,在宫内走动自然是很吸引目光的。他没有参加上次皇上举办的生日宴,这次回京是向皇上述职的。

这时候是上午,按照惯例李隆基大概率在勤政务本楼,等待接见有意愿进谏或者奏事的官员。李祎带着四位护卫向南走,也正是想去勤政务本楼面见皇上。

此时两位膀阔腰圆大腹便便一身戎装的中年将军,带着八名护卫向北走来了。他们两位就是内外闲厩监牧使,辅国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王毛仲,和身为禁军将领之一的龙武将军葛福顺。他们两人都是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和先天政变时的参与者,王毛仲的功劳更大。

王毛仲在李隆基赴泰山封禅时,献上了所管理的全国牧场中的,数万匹各种毛色的骏马,使得李隆基的仪仗队非常壮观华丽。王毛仲现在是李隆基眼里的红人,所奏之建议多数被采纳,因此羽林军以及整个禁军的将领们都巴结他。就在前段时间,禁军将领龙武将军葛福顺,和王毛仲结成了儿女亲家。

两位穿着戎装的禁军将军与一位穿便装的边疆将军,在那条宫城里的南北大道上相遇了。

葛福顺先向李祎行抱拳礼:“本将军向信安王李将军请安。”

王毛仲也向李祎行抱拳礼道:“信安王你好。”

李祎向王毛仲行抱拳礼:“王开府王将军你好。”紧接着,他双手向葛福顺象征性地做了一个行抱拳礼的手势:“葛将军你好。”

葛福顺说:“信安王李将军,你大老远从北疆赶回朝廷,一路颠簸,真是辛苦你了。”

李祎:“本王在边疆任将军已经好几年了,已经适应了赶路的颠簸。”

王毛仲说:“我最佩服固守边疆的封疆大吏,像你这样的边疆大将,为国家的边疆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我王毛仲年轻时勇武有力,可惜也只是为保卫皇上参与了两次宫廷除奸,维护正统的行动。”

李祎说:“王开府你谦虚了,我记得前些年你参与了平定康待宾叛乱的战斗。”

王毛仲说:“本将军是参加了那几天的战斗,但是我那时候并不是主力,主力是王晙、郭知运、张说。”

李祎说:“我就佩服王将军你这样光明磊落的性格。你是当今圣上器重的大臣,当年为保卫皇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朝廷养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却总是默默无闻,谦虚低调。”

葛福顺说:“信安王此话准确,王毛仲确实是一位功高而低调的大臣。”

王毛仲说:“信安王在今年春天从吐蕃手中夺回了失去多年的石堡城,将大唐疆域向吐蕃一侧拓展了一千余里。这样的战绩令我十分佩服。”

李祎微笑着说:“我们都是一心为国,效忠于皇上的将领,取得了一些成绩,都不敢骄傲懈怠。”

王毛仲向李祎靠近一步压低了声音说:“信安王,有一件事,我不知道该不该提醒你。”

信安王李祎也压低了声音说:“王开府,你有什么要提醒我的,但说无妨。”

王毛仲和李祎已经靠得很近了,两人站立的位置,中间不足半米。王毛仲小声说:“我和葛福顺已经被小人举报了。吏部侍郎齐浣向皇上举报我和葛福顺成为亲家后,对朝廷不利,让皇上处理我和葛福顺。幸亏皇上英明,将齐浣和另一位举报我们的官员麻察都贬为县官了。我和你说这些,是让你注意提防着小人,你有领兵打仗的能力,又是封疆大吏,朝中有人嫉妒你的能力,想陷害你。有人仗着善于管理财务的本事,博得了皇上的信任,权力正如日中天,我听说他正试图让监察御史搜集对你的不利信息,进而弹劾你。”

喜欢盛唐风云记请大家收藏:(ixmao)盛唐风云记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