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历史 > 盛唐风云记 > 第237章 盛唐史事夜想来

盛唐风云记 第237章 盛唐史事夜想来

作者:文如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9 13:44:34

我修剪完了院子东部小花园里的所有紫薇花,并且把保留的枝条压弯了一些,用绳子系着砖头向下拉。

我通知了在西厢房一楼烧茶水的小康子,让他等一会儿去东部小花园,把我剪掉的所有紫薇花枝子捡拾起来,晒干后当做木柴。

我走到了堂屋门口,坐在台阶上休息。小娅可能是到堂屋里给李亨缝补衣服去了。她今天早晨洗衣服时,洗了一件白色的,裤腿到膝盖的短裤,那短裤的裆部开缝了,她说下午如果能晒干,就把那件短裤缝补一下。

想到这里,我心里竟然略微有些醋意,不过我转念一想,小娅作为李亨府上的宫女,为李亨洗衣服,缝补衣服,端茶倒水,都是正常的事啊。再说了,我也希望有人悉心照顾李亨。

我听力很好,听到院外有脚步声,猜测大概是李亨回来了。我起身以站岗的站姿站在堂屋门口西侧了。李亨在四位护卫陪同下进入了院子。

我躬身行礼:“在下文游唐恭迎殿下回府。”

李亨看了我一眼说:“文游唐,本王告诉你一件事,四天前父皇改封我为忠王了。”

我仍然保持躬身的站姿:“恭喜殿下徙封忠王,忠王殿下您请到屋里休息。”

李亨说:“四天前,父皇还改封郯王李琮为庆王,改封鄄王李嗣玄为荣王;父皇又封皇子李琚为光王,李潍为仪王,李璬为颖王,李璘为永王,李瑁为寿王,李洄为延王,李溢为济王,李沭为盛王……这些你以后都记住,见了这些皇子的时候,你不要叫错了。”

我随口说:“殿下您放心,我都记住了。”

李亨说:“那就好。我等一会儿再跟李辅国、小娅、小康子他们说一下。你们要在吃饭,或者其他不忙的时候,向其他护卫,卫兵说一下此事。”

我说:“在下遵命。”

我想你记忆力好,不用看稿就都记住了,我听一遍可记不住这么多,我只记住了你被改封为忠王了。

夜里我躺在西厢房二层第二十一间房间里,想着唐朝事。这里的布局跟十王宅陕王府完全一样,这间房屋里面的布局,也是与我在长安城住的陕王府里那间房完全一样。

根据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上的记载,现在的御史大夫是程行湛。他向唐玄宗上奏,武周时的酷吏来俊臣等二十三人罪状非常严重,希望陛下禁止他们的子孙为官。另外傅游艺等四人罪状轻一些,其子孙也不应在京畿任官职。唐玄宗同意了程行湛的观点。我想到这里,认为唐玄宗虽然对有的皇亲国戚,和身边的人有残酷的一面,但在一些事情上也有爱憎分明的一面。

小时候就特别聪明,砸缸救小伙伴的北宋史官司马光,笔下的唐玄宗在公元725年夏初的时候,已经是一位无神论者了。就在前几年,唐玄宗就令太史监的官员到各地测量天文数据,僧一行被他请出山后,于去年奉旨编制《大衍历》。僧一行提出,编写《大衍历》,要靠各地实地测量的数据支撑,于是唐玄宗令太史监南宫说等人,到多地实测各种天文数据。由此可见,此时的唐玄宗,已是一位相信科学的帝王了。

据《资治通鉴》记载,张说草拟了封禅的仪式,并呈给了唐玄宗。四月初三,唐玄宗与中书门下官员,以及礼官、学士们一起在集仙殿聚餐饮酒。唐玄宗在席间说:“神仙是凭空虚构的,朕并不认为可以听信。贤才则是治理国家的工具,朕今天与众爱卿一起会餐,应该将集仙殿改名为集贤殿。”

了解了盛唐这段历史,知道了许多风云人物的往事。我在公元725年三月十四日的大唐东都,在这个夜晚难以入眠。我想了一些接下来发生的事后,还是不能入睡,索性又想了一件接下来的唐事,这些事均来自《资治通鉴》的记载。

我闭目冥想,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场景:一日退早朝后,中书令张说,在中书省召见了兵部郎中裴光庭。裴光庭进入中书省的中堂,向张说躬身行礼:“下官向张大人请安。”

张说坐在一张茶桌的东侧,他指着对面的椅子说:“裴大人,请坐下喝茶。”

张说已事先让宫女沏好茶了,他亲自给裴光庭倒了一杯茶水。

裴光庭本来是坐下了的,又忙起身说:“下官怎么能让中书令张大人给倒茶呢?”

“裴大人,你请坐,你我不必拘泥于小节。我这次是和你商讨一件事。”

裴光庭又坐在椅子上了。他说:“张大人,有什么事您说就行。”

“皇上将要到泰山封禅了,我担心突厥趁机入侵我们大唐啊,边军人数现在已经削减了不少,我想再向北部以及西北部增兵,来守卫好与突厥之间的边疆。我想听听你对此有何看法。”

裴光庭说:“封禅,乃是天子将已成就的功业向上天汇报的大典。现在皇上正想要登上泰山祭告上天,却惧怕起戎狄了,目前边军都是精兵强将,继续增兵没多大必要,况且继续增兵并不是用来显示天子盛德的办法。”

张说问道:“照你这么说,我们该如何应对突厥呢?”

裴光庭回答道:“在四方蛮夷之中,突厥最为强大了,这几年他们多次请求和亲,而朝廷只是维护友好关系,并没有答应他们的和亲请求。倘若现在朝廷派出使臣,到突厥邀请其大臣来大唐,陪同皇上去往泰山封禅,他们定会欣然同意的。只要突阙一来,则戎狄的国君或大臣无不都会来的。这样边疆的困扰就迎刃而解了,皇上就可以高枕无忧地远赴泰山封禅了。”

张说称赞道:“你的建议太好了,这一次我张说的计谋没比过你啊。我想突厥的大臣一旦有与我们一起去封禅的,他们国家的军队就不敢造次了。”

裴光庭是唐高宗时的重臣裴行俭的儿子,真是虎父无犬子啊。张说把裴光庭的建议,立即向唐玄宗汇报了,并得到了唐玄宗的批准,此建议很快就付诸实施了。

喜欢盛唐风云记请大家收藏:(ixmao)盛唐风云记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