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历史 > 盛唐风云记 > 第135章 开元通宝恶钱泛滥

盛唐风云记 第135章 开元通宝恶钱泛滥

作者:文如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9 13:44:34

宋璟说:“臣在广州没有什么特别优异的政绩,臣承蒙陛下恩宠,得以入京辅佐陛下。臣应当拒绝接受地方官员的谄谀和奉承,以身作则,以革除下级官员对上级官员的奉承讨好之风。臣若欣然接受广州官员给树碑立传,那么天下官员皆效仿之,将会损耗人力物力,助长不正之风。请自臣开始,禁止下级官员为上级官员立碑,希望陛下颁发敕令禁止。”

唐玄宗说:“宋爱卿,请把广州官员们的上表呈上来,朕要过目一下。”

宋璟右手伸进左衣袖里,把衣袖内口袋里的这份上表拿出来,双手捧着走向前去。高力士上前两步接过了上表,转交给了玄宗。玄宗从头到尾读了一下这份上表,然后把上表又递给了高力士。

唐玄宗感慨地说:“宋璟在广州任职的时间虽不算长,但做了不少实事,提出并带领广州各地村民,用烧砖和瓦代替竹茅建房,减少了火灾发生率,进一步保障了村民的人身财产安全。这份上表,字里行间透露着地方官员和百姓对宋璟的爱戴。夸赞宋璟勤政爱民,严以律己,不管走到哪里就像是一缕和煦的春风,使人温暖。今日宋璟低调谦虚,愿以身作则,匡正地方官员给上级官员立碑之风,朕倍受感动。宋璟请朕下敕令改变这种风气,朕觉得他说的对,下级为上级立碑,先不说人力物力的消耗,就是说被立碑颂扬的大臣,会不特意照顾给他立碑的下官吗?地方官员给上级官员立碑的风气,会助长不正之风。朕会在给广州官员的敕书中讲明,朕以为宋璟遗爱碑理应当立,但宋璟高风亮节,愿以身作则,改变各地给官员立碑的风气,以省物力,维护上级提拔下级时唯才是举的原则。因此朕要求禁止各地政府为官员立碑。”

宋璟说:“臣谢谢陛下,臣以为官员在百姓中的口碑,比石碑更有意义。”

当日退朝后,唐玄宗亲自书写了给广州官员的敕书。敕书发往广州后,他还亲自写了一份禁止为官员立碑的诏书,画押盖玉玺后,让礼部的礼部司官员拿去印刷了很多份,发往全国各地的州了。

唐玄宗认为这几年物价上涨过快,因为他经常询问高力士和王守一等负责采购物品的官员,市场上物品的价格。他有时候会主动检查宫中和朝堂上采购物品的价格。他偶尔也会检查,派往各地巡查督办事务的官员,所报销物品的账单。所以唐玄宗敏锐地觉察到物价在近两年涨得很快,尤其是今年春节前后,洛阳城的日用品价格又涨了一大截。

正月二十六日,唐玄宗在早朝上询问宋璟和苏珽,以及其他官员,导致物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站在中间一排官员最前面的宋璟,握着笏板说:“回禀陛下,臣去年曾经向陛下您提起过,市场上流通了一些恶钱,恶钱变多是物价上涨的原因。”

宋璟话音刚落,站在东面一排官员最前面的苏珽,握着笏板说:“陛下,恶钱增多必然会导致物价上涨。臣发现最近半年,市场上流通的恶钱比以前更多了。”

玄宗说:“这些恶钱都是谁铸造的呢?这些恶钱都是仿照开元通宝样式的钱币造的,有的份量不够,有的掺加了赤铜、锡、铁。难道在我大唐境内有很多私自铸造钱币的作坊吗?钱币制造必须由朝廷控制,大唐境内必须只流通官方制造的钱币。”

唐玄宗虽然好久不碰钱币了,但是对唐高宗武德四年铸造的开元通宝钱币,还是记忆犹新的,他做临淄王兼任潞州别驾时,发的俸禄里面就有很多开元通宝钱币。

张九龄从东面一排官员第二位,也就是苏珽的后面出列,往西一步站在朝堂中间。他握着笏板说:“陛下,当务之急是查处私自铸造钱币的作坊,从根源上堵死恶钱的产生。私自铸造钱币者,押入大牢。”

宋璟说:“禁止私自铸造钱币是当务之急,但是现在恶钱太多了,即便现在禁止私自造钱,百姓手中的恶钱也会陆续充斥到市场上去。臣以为应该一方面禁止私自铸造钱币,另一方面应该允许质量合格的私自铸造钱币流通,再一方面应该派官吏到市场上去收缴不合格的恶钱。”

唐玄宗说:“朕以为宋璟说的这三方面很好,朕将下诏书讲明此事。全国范围内禁止私铸钱币。已经流通的私铸钱币,重量在二铢四分以上的无掺加锡、铁、赤铜的钱币,仍然可以等价流通。轻于二铢四分的掺入赤铜、锡、铁的钱币一经发现立即没收。收缴到的恶钱,由官方融化后铸造合格的官方钱币。”

朝堂上的官员,纷纷说皇上英明,吾皇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喜欢盛唐风云记请大家收藏:(ixmao)盛唐风云记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