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都市现言 > 娇滴滴万人迷一哭,冷硬军官慌了 > 第277章 杂志火了

霍从野办事向来利落,不到半个月就把事情理顺了。

在学校附近找了间带小院的平房,青砖灰瓦,门前栽着棵老树,倒有几分闹中取静的意思。

他让人刷了墙,添了两张长桌当编辑台,又托人找了个熟手的会计过来,连刊号手续都托人办得顺顺当当。

很快,未来发行量最大的杂志,就这么在这小小的院子里办起来了。

杂志分为“男刊”和“女刊”,名字分别是《天龙》还有《红袖》。

《天龙》主要收武侠和探险的文稿,《红袖》收言情类。

第一期的所有稿子,全部是韩琳琳动员他们中文系的同学投出来的。

上市头三天,校门口的报亭就来催货了。

老板娘说,女生攥着《红袖》蹲在树底下看,男生则抢着翻《天龙》里的门派恩怨,连隔壁中学的学生都绕路来买。

韩琳琳带过来的中文系同学起初还忐忑,见自己的文字印成铅字被人争相传阅,加上稿费实在丰厚,全都乐开了花。

课间都在讨论“下一期女主会不会和将军重逢”“侠客的佩剑藏了什么秘密”,索性拉着更多同学投稿,连历史系、哲学系的学生都忍不住写了短篇来试。

顾若溪接到报亭催货信息时,手里还捏着刚算好的创刊期销量单。

三天卖空了两千本,是最初印量的两倍。

她没多想,和韩琳琳就往印刷厂跑。

韩琳琳现在是杂志社的负责人,也是合伙人。

“加印三千本够不够?”

印刷厂的主任问她们。

“再加两千吧,周边几个学校的报亭都来问了。”韩琳琳咬着笔在算着。

这时候,杂志社的小张急急忙忙跑到印刷厂,“顾主编,韩主编,邮局刚来电,有外地读者写信要订半年刊,说从没见过专门登言情和武侠的杂志呢!他们还说这一期要加订五千本!”

加印的五千本送到报亭那天,校门口排起了长队。

有穿工装的青年请假来买,说要带给工厂里的工友。

也有老师悄悄托学生代购,翻着《红袖》时嘴角藏不住笑。

顾若溪没料到,加印的消息一传开,投稿信竟从各地涌来。

助理每天抱着鼓鼓的邮包进小院,信封上的邮戳盖着北京、上海,甚至偏远县城的名字。

有中学老师下班后写的武侠短篇,有纺织厂女工偷偷记录的车间爱情故事,连退休的老编辑都寄来手稿,说“终于有地方登这些‘心里话’”。

为了接住这些稿件,顾若溪在杂志末页加了“全国投稿须知”,韩琳琳又托邮局朋友帮忙转递偏远地区的信件。

韩琳琳招了几个中文系的同学过来做兼职,分稿看稿。

常翻到让人眼前一亮的内容:有读者以西北戈壁为背景写言情,字里行间全是风沙里的温柔;也有退伍军人写武侠,把军营经历融进门派训练,读来格外真切。

离新一期杂志上市还有半天,一大早,各个报亭前就悄悄排起了队。

最先来的是隔壁中学的两个男生,抱着书包蹲在老树底下,手里攥着皱巴巴的零钱。

说一定要第一个看到“侠客悟禅”的最新内容。

没过一会儿,队伍就从报亭延伸到了胡同口。

有穿校服的学生,也有下班换了便装的工人,甚至有住在附近的老太太,帮在工厂上班的女儿来排队。

报亭的铁门一拉开,队伍就往前涌。

着有人拿到就迫不及待拆开,指尖划过纸页的动作都透着急。

有个戴眼镜的女生捧着《红袖》红了脸,说里面的故事“像写自己的心事”。

男生们则凑在一起,头挨着头翻《天龙》,连排队时的困倦都没了。

杂志虽然是顾若溪主办的,但是她就是提出自己的想法。

第二期杂志初印了两万本,一上市只一天,便被一扫而空。

印刷厂还在热火朝天地加印着,报刊亭那儿预约要买杂志的名单都写了半本笔记本。

顾若溪总说,杂志能火,韩琳琳才是“顶梁柱”。

每次她冒出新想法,比如在《红袖》加“读者故事栏”、给《天龙》配手绘兵器图。

只要跟韩琳琳一提,对方总能把模糊的念头落地成具体的方案。

韩琳琳带着中文系同学细化栏目时,会逐字琢磨征稿启事。

连“欢迎分享你的市井爱情”这样的句子都改了三稿,就怕读者觉得有距离。

收到外地来稿,她会仔细标注“西北戈壁背景,语言有地域特色”,方便后续排版时保留原味。

甚至读者来信里提的“希望字体再大些”,她都记在小本子上,专程跑印刷厂调整字号。

有次顾若溪想加印后给老读者送纪念书签,还没说清样式,韩琳琳已经找美术系同学画了初稿。

顾若溪觉得,找了这么个盟友,实在是省心省力。

喜欢娇滴滴万人迷一哭,冷硬军官慌了请大家收藏:(ixmao)娇滴滴万人迷一哭,冷硬军官慌了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