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历史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 番外篇:有话说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番外篇:有话说

作者:纷纷落花樱吹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8 15:02:52

本章和剧情无关,只是好好和一些被营销号忽悠了的读者解释一下。

首先是朱元璋。

在《大明律》中有一种罪犯叫逸夫。

明大诰中有记载:一里之间,百户之内,仍有逸夫,里甲坐视,邻里亲戚不拿,其逸夫或于公门中,或在市闾里,有犯非为,捕获到官,逸民处死,里甲四邻化外之迁。

明朝对逸夫判定标准不止是犯罪的人,还有没有工作的人。

这里面的意思就是百姓如果不举报身边的逸夫就会判流放做苦力,逸夫处死。

这种事都能写进大诰当宣传典范。

里甲是明朝的基层组织,主要用于县以下的基层管理。里甲制度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其中丁粮最多的十户担任里长,其余一百户分为十甲,每甲十户,设甲首。

每年由里长和甲首轮流应役,每十年一轮回,称为排年。

另外,朱元璋也有屠城的行为。

在攻打苏州时因为部队受到巨大损失,下令屠城,抵抗者、不降者以及与张士诚有关系的人一律被诛杀。破城后,朱元璋的军队在苏州城内烧杀抢掠,导致大量平民死亡,苏州城内死者枕藉,积骨如山。

朱元璋登基后为了防止苏州叛乱下令将所有苏州百姓尽数赶散,迁往全国各地。

下面是李世民。

《资治通鉴》中有记载:贞观十六年七月,禁自伤残制。

自今有自伤残者,据法加罪,仍从赋役。

贞观之治在历史上都是有名的政治清明,就这样,自残都躲不过徭役,而且自残还有罪。

而且这种禁止自残来躲避徭役的法律,历朝历代都有。

仔细想一下,普通百姓为什么宁可自残也要躲徭役。

《汉书》中有对徭役的描写。

丁男被甲,丁女传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

中国真正禁止徭役的时间是新中国成立。

古代皇帝能在治理国家时能想一下底层百姓的困苦就已经是仁君了。

故宫,未央宫那种级别的建筑群在现代,有机械的帮助都是一个大工程。

在古代,这些建筑群是什么存在。

如果真的是所谓的爱民如子,那就应该废除徭役。

古代的爱民如子就是个谎言。

汉文帝,汉宣帝,唐太宗,宋仁宗,明太祖,明成祖都是这种情况。

所以别说古代皇帝对百姓好了,人一但当了皇帝,就和普通人是两种生物了,权力就是毒药。

可以喜欢古代皇帝,但是也别把古代皇帝当成完美的圣人。

最近有人评论说某个皇帝对老百姓好,还愤愤不平的长篇大论的评论,这让作者不理解。

徭役逼的百姓自残,打天下时屠城,这就叫好?

别用现代的价值观去看待古代皇帝。

古代皇帝有一个算一个,这些皇帝加在一起,够教员和周公打的吗?

现在的小说和历史剧都是经过美化加工的,不然都没办法过审。

看历史就不要搞什么饭圈,不要粉这个粉那个的。

但凡了解一下政治和历史也不至于一点了解都没有。

作者接受对人物不理解的评论,接受不喜欢这个题材的评论,欢迎纠正本书对历史介绍的错误,但是不接受无理取闹的评论。

如果真的粉某个皇帝,可以在软件搜前缀:大秦,大汉,大隋,大唐,大宋,大元,大明,大清。

喜欢掌握天幕,行走万朝请大家收藏:(ixmao)掌握天幕,行走万朝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