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历史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 第374章 正史和演义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第374章 正史和演义

作者:纷纷落花樱吹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8 15:02:52

朱由检瞪了朱媺娖一眼:“你还吃,你曾祖爷爷的陵墓都被挖了!”

朱媺娖大眼睛一眨一眨的看着朱由检:“哦,那是后世,在我们这个时代,不是没被挖嘛。”

“你!”朱由检对朱媺娖的歪理毫无办法:“朕去吃饭了。”

朱媺娖叹了口气:“就算知道了又能怎么样,我们又没办法阻拦,管好自己不就行了。”

“对了夫君,三国演义和正史的差距有多大?”

朱媺娖小说看多了,有点不了解正史了。

“挺大的,就比如桃源结义在正史中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情似兄弟,而且关羽比刘备还大。”

“吕布也没有认丁原和董卓为义父,吕布和董卓只是视如父子,貂蝉也不是真实存在的,在正史中,吕布是和董卓的侍女通奸的。”

“正史中,鞭打督邮是刘备干的,刘备就是一个暴躁老哥,而且刘备也不爱哭,相反,孙权和曹操哭的多。”

“华雄也是被孙坚杀的,不是关羽,三英战吕布更是不存在,关平和关羽是亲生父子,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义子。”

“周仓这个人在正史中不存在,曹操的第一谋士是荀攸而不是郭嘉。”

“正史中指挥博望坡之战击败夏侯惇的是刘备。”

“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是假的,”

“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草船借箭的是孙权不是诸葛亮。”

(二年春,袭定陶。济阴太守吴资保南城,未拔。会吕布至,又击破之。夏,布将薛兰,李封屯钜野,太祖攻之,布救兰,兰败,布走,遂斩兰等。布复从东缗与陈宫将万馀人来战,时太祖兵少,设伏,纵奇兵击,大破之。——《三国志·魏书》)

“使用空城计的是曹操,针对吕布的。”

(布复从东缗与陈宫将万余人来战,操兵皆出收麦,在者不能千人,屯营不固。屯西有大堤,其南树木幽深,操隐兵堤里,出半兵堤外;布益进,乃令轻兵挑战,既合,伏兵乃悉乘堤,步骑并迫,大破之,迫至其营而还。布夜走,操复攻拔定陶,分兵平诸县。——《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的军力对比也没那么夸张,而且曹军大多数是得瘟疫死的,华容道放曹操也是假的。”

“官渡之战袁绍也没七十万军队,最多十万,曹操是三万。”

“夷陵之战更夸张,刘备在夷陵之战最多四万多士兵,而且夷陵之战也不是以少胜多的战役,陆逊当时有五万人。”

“诸葛亮实际北伐了五次,所谓的六出祁山,其中一次是曹真带兵入蜀,还碰到了大雨被迫撤回。”

“诸葛亮的主要对手是曹真,司马懿主要是防备东吴。”

“司马懿和诸葛亮交手的记录只有两次,其中一次还是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

“周瑜也不是被气死的,而且周瑜儒雅大方,而且正史也没有记载周瑜和诸葛亮见过面。”

朱媺娖叹了口气:“唉,真没想到,我也被忽悠了。”

“你被忽悠了很正常。”

朱媺娖瞪了李丽质一眼:“你又该喝鱼头汤了。”

“不喝。”

朱媺娖又看向张彦:“夫君,高句丽和后世的棒棒难道真的没关系吗?”

“当然了,八竿子打不着,我说过不少高句丽的事,后汉书记载了高句丽的来历,那就是汉武帝时期华夏对于半岛的征服。”

“在汉人前往辽东之前,那里基本没有开发。”

“也正是汉武帝的到来,给那里的秽貘人和扶余人带去了文明火种。”

“之后经过融合和发展之后,汉朝设立的高句丽县发展起来了,这也是高句丽的起点,高句丽就是辽东少数民族汉化后形成的华夏民族。”

“至于棒棒的祖先,还在半岛南部的树上呢。”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高句丽获得了发展空间,东北汉人慢慢失去了控制,高句丽就在半岛南下,直接碰到了三韩部落,高句丽受汉文化影响,已经是君主**国家了,打个原始部落和玩一样。”

“之后高句丽改了名字,叫高丽。”(不是元朝时期的高丽。)

“唐高宗时期,高句丽被灭了,几百年之后,王建借用高句丽的名号,建立了高丽,也被称为王氏高丽。”(这个才是印象中的高丽。)

李丽质不解:“那棒棒为什么说高句丽是他们的祖先?”

“这有什么稀奇的,他们还说长城是他们祖先修建的呢。”

李丽质拿出了小天幕:“夫君啊,这次人家棒棒真没说谎,你看看秦朝,都快把人家薅秃了。”

张彦挠了挠头,这里面还有他的锅呢。

朱媺娖也指向小天幕:“看大明,我家成祖也去半岛拉人了,不止是半岛,还有倭国。”

作为高筑墙的大明朝,很需要劳动力,朱棣现在满世界抢人,凭借大明水师,明军开始在周边国家和蔼可亲的招募工人。

而且待遇非常好,上四再上三,干完半年之后有抽奖,而且必中奖,奖品只有一个,那就是再奖励半年。

和朱棣比起来,大航海时代的奴隶主都是那么的和蔼可亲。

“对了夫君,我家成祖让我告诉你,那个病毒别用,大明需要劳动力。”

“你知道那东西多贵嘛。”张彦苦笑,张想要还不给呢。

永乐时期的大明根本不需要他帮忙,如果连个倭国都灭不了,那干脆改朝换代完事了。

李丽质也看向张彦:“我阿耶也不用,我阿耶说长城虽然没用,但毕竟也是古迹,需要维护。”

“我也没说给啊。如果给了,我们又要喝西北风了。”

李丽质摇头:“不会,稚奴有钱,找他要。”

朱媺娖不解:“为什么不找你爹要?”

“还能为什么啊?我怕挨打。”

朱媺娖直呼好家伙:“你这段时间的钱不会都是找唐高宗要的吧?”

“哪能啊,我也是有资产的。”

喜欢掌握天幕,行走万朝请大家收藏:(ixmao)掌握天幕,行走万朝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