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历史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 第363章 清亡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第363章 清亡

作者:纷纷落花樱吹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8 15:02:52

张彦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李丽质竟然这么……直接。

“本来就是嘛,既然是鸡肋,那就干脆磨成粉,当肥料。”

“你这丫头,安稳一点。”张彦推开了李丽质凑过来的小脑袋:“别那么凶残。”

这时,朱媺娖凑了过来:“夫君,列强为什么在道光时期开始入侵的呢?”

“这是一个错觉,其实在鸦片战争以前,也就是三十二年前就已经发生了。”

“当时是嘉庆十三年,当时七百六十多名英吉利士兵占领了澳门炮台,之后英吉利的军舰就进入了虎门,甚至驻军在广州城外。”

朱媺娖愣了一下:“啊?这么早啊?”

“对,后来两广总督吴雄光调集了两千多人逼退了英吉利军队。”

“虽然事情解决了,但嘉庆皇帝觉得吴雄光办事不利,最后把吴雄光革职了。”

朱媺娖眉头一皱:“他还不知道他的朝廷是什么情况吗?”

“他还真不知道,谎话说多了,自己也就信了。”

“所以在清末,东西方的冲突已经没办法避免了。”

“欧洲通过掠夺完成了原始积累,最后激发了工业革命,所以当时西方最需要的就是商品的倾销地。”

“很显然,华夏这个庞大的市场就是他们所需要的,而且当时的华夏盛产瓷器和茶叶,这些也是欧洲很需要的商品。”

“所以双方在贸易上的关系已经没办法分割了。”

“可是当时的华夏还是农业社会,所以完全不需要那些工业产品,市场被堵住了。”

“所以马格尔尼虽然在乾隆那里碰了一鼻子的灰,但是在资本的裹挟下,英吉利必须打开华夏市场。”

“这也是嘉庆时期英吉利直接硬刚的原因。”

朱媺娖眉头一皱:“那英吉利那个时候为什么没有大规模入侵?”

“很简单,当时的英吉利虽然强,但还是没办法大规模来到亚洲打仗,这也是嘉庆能度过清朝皇帝最后的快乐时光。”

“其实这不是让人最吃惊的。”

朱媺娖不解:“什么是最吃惊的?”

“那就是当时嘉庆皇帝的态度,当时张百龄是这样告诉嘉庆的。”

“必有夷汉奸徒从中勾通胁诱。否则,焉敢远涉重洋轻入内地,该夷亦具知识,岂竟不畏干犯天朝之罪。”

“这个意思就是英吉利敢来内地,绝对是汉奸勾引来的。”

“至于为什么会走,同样也有记载。”

“且茶叶,大黄二种,尤为该国日用所必需,非此则必生疾病,一经断绝,不但该国每年缺少余息,日渐穷乏,并可制其死命。”

“大概的意思就是英吉利需要茶叶,害怕被断供,如果不退,他们就会没命。”

朱媺娖无语:“他这是从哪里来的自信啊?”

“不知道,反正当时的清朝就是这么想的。”

“而且还贴心的提醒嘉庆,为了避免他们成为倭寇那样的海盗,还需要赏给他们购买茶叶的渠道。”

“至于嘉庆那边自然是同意了。”

“但从后来的历史可以看出嘉庆处理列强的态度时基本和道光是差不多的。”

“就像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时,道光皇帝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去抓汉奸。”

“所以满清就算已经入关一百四十多年了,清朝皇帝的内心还是把防汉放在第一位的。”

“这也导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对待外部势力的入侵反应非常迟钝,这种历史包袱也是满清后期没办法改革的根本原因。”

朱媺娖又看了看历史:“那满清为什么立宪后仅仅三年就没了?”

“很简单,满清贵族和汉人大臣理解的立宪完全不是一回事。”

“慈禧临走的那一年,清朝颁布了宪法大纲。”

“媺娖,你要清楚一件事,华夏古代的王朝都是典型的中央集权模式。”

“当王朝能掌握所有资源的时候,王朝就会迎来上升期,每个王朝走下坡路的原因基本都是对地方掌控松动开始的。”

“至于清朝什么时候开始失去掌控力的,那当然是太平天国了。”

“当时的八旗军和绿营兵的战斗力太差了,清朝就在咸丰时期默许的地方组织军队。”

“这也是以曾国藩为首的汉人官僚集团崛起的原因。”

“而且当时的清朝没钱,所以就同意了地方官组织军队时自己想办法筹钱。”

“这个财政大权下放可就不是想收就能收的了。”

“从这里开始,清朝对汉人官僚的掌控力已经下降了。”

“而且乾隆时期,清朝一直强调满人至上,这就让汉人官僚很不爽了。”

“所以清朝立宪时,汉人官僚希望通过立宪来约束满人贵族的权力。”

朱媺娖明白了:“那些被约束的人可就不那么认为了。”

“没错。满清贵族希望通过这次立宪把汉人官僚的权力收回来。”

“当时满汉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了,当时有慈禧,还可以从中斡旋矛盾,但等慈禧没了,事情就不一样了。”

“慈禧没了之后,接替的满清年轻一代的贵族直接把压制汉人官僚的意图写在了脸上。”

“立宪非中央集权不可,实行中央集权,非剥夺督抚兵权,财权,收揽于中央政府,则又不可。”

“这下问题就大了,汉人官僚明白了,这所谓的立宪只不过是清朝的借口,清朝高层考虑的根本不是如何立宪,而是通过立宪压制汉人官僚。”

“之后清朝向各省派遣官员,收回财政和官员任免权。”

“这确实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可问题就是实施的是清朝。”

朱媺娖愣了一下:“啥意思?”

“很简单,如果是汉人王朝这样做,那就是单纯的中央和地方的互撕,但清朝不一样,清朝本身满汉之间的矛盾就很重,问题直接上升了一个层次。”

“尤其是把财政权收回中央,直接激起了汉人官僚的不满,而且双方不止是争夺财政大权和人事任免权,军权也是重中之重。”

“中央和地方的撕裂已经不可调和了。”

“武昌起义爆发后,各地的绝大多数官僚直接选择置之不理,甚至直接反水,最后就是清朝的灭亡。”

朱媺娖若有所思:“原来是这样啊,说白了清末就是离心离德了,不会,是从来没有同心过。”

“差不多,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喜欢掌握天幕,行走万朝请大家收藏:(ixmao)掌握天幕,行走万朝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