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媺娖表示没眼看了,这个祖宗太无耻了。
天幕空间中,李丽质放下了小天幕:“夫君,难道天下百姓都不知道乱世将近了吗?”
“你这算问到点子上了,他们还真不知道。”
“啊?”李丽质不理解:“为什么?”
“你是盛世公主,你不清楚也是正常的。”
“古代通信不发达,而且就算是乱世,有一些地方也是相对太平的,甚至一些偏远地区,因为战乱,远离战争,生活还会好一些。”
“给你讲一个人就知道了,这个人叫王叔平,也可以叫他王凝之,他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人,他出生于东晋顶级世家。”
“他出生的时候,东晋已经开国十七年了,虽然开国的这十七年里,东晋也爆发了内乱,但到了这个时候,东晋朝堂中的势力已经形成了制衡。”
“所以王叔平自从出生开始,就没见过战争,再加上王叔平出身世家,也不缺吃喝。”
“而且在他出生的那一年,他的叔祖王彬正在担任尚书右仆射,这可是尚书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这还没完,他的堂叔祖王导更厉害,是东晋的开国功臣,并且全力支持司马睿的。”
“王与马共天下,马说的是司马家,这个王,说的就是王叔平家,东晋朝堂上一半的官员都是王家人。”
“丽质,你很熟悉王叔平的父亲。”
李丽质不解:“啊?我怎么熟悉了?”
“因为他的父亲叫王羲之。”
“咳咳咳。”李丽质差点被呛死:“哦,我知道了。”
王羲之的名气太大了,所以很自然的就忽略了王羲之的生父和孩子,至少作为公主,是这样的。
“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王叔平的生活可想而知,而且作为王羲之的儿子,王叔平的书法也是很有名气的。”
“而且王叔平的家也特别和谐,王羲之有七个儿子一个女儿,而且是一母同胞。”
“并且王叔平不是长子,不需要承担太多家族责任,而且王叔平最小的弟弟叫王子敬。”
“王子敬不止成了驸马,还成了中书令,有兄长和弟弟顶着,王叔平的日子会过的很舒服。”
李丽质点头:“对,就像我一样,如果不早死,就完美了。”
“所以啊,和你差不多,从来没有遭过罪。”
“这还没完,王叔平的婚姻也不错,娶了当时的大才女,要才华有才华,要颜值有颜值,要家世有家世。并且夫妻关系也很好,他媳妇叫谢道韫。”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都复习一下。)
“丽质,你可别忘了,王叔平所在的时代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一直在打仗。”
“等王叔平到了四十九岁那年,北方几十万大军南下,王叔平这才感到害怕,但是吧,王叔平连战争的影子都没看到。”
“因为北方的大军被他媳妇的叔叔,带着他媳妇的弟弟给打回去。”
“也许过的太顺,王叔平加入了五斗米教,并且结识了很多高层,教主孙泰也在其中。”
“后来孙泰要造反,被揭发了,之后被弄死了。”
“但这对王叔平来说,不过是一个插曲,但他就是倒在了这件事上了。”
“孙泰的侄子孙恩跑到了一个岛上,并且聚集了几百人,之后趁着东晋朝廷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起兵,直接杀到了会稽。”
“这个王叔平就在会稽做官,就这样,王叔平被抓了,之后被杀了。”
“丽质,你就说东晋乱不乱吧。”
李丽质点头:“乱,很乱。”
“对啊,当时的北方,什么两脚羊,什么民不聊生,都是常事。”
“而且孙恩的起义也标志着东晋开始进入尾声了。”
“但你要站在王叔平的角度上来看,他会觉得自己处在乱世吗?”
李丽质想了想:“我估计在那一刀砍下来之前,王叔平觉得这是最好的时代。”
“没错,他会认为他所在的时代是历史上的大治之世。”
“就像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类的时代,你看起来很富有,但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依旧有饿死的人,甚至有起义。”
“对于那些人来说,这是盛世吗?”
“他们会觉得这是乱世。”李丽质明白了:“夫君,你是说在不同人眼中,对世界的看法都有所不同。”
“没错。我作为后来人,只能从大局和世界发展程度的角度来看待历史,而不是站在皇帝或者某个人的角度上。”
“对于现代人来说,古代王朝,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乱世,如果按照现代的标准来看,古代所有朝代,乃至古代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是反人类的。”
李丽质眨了眨眼:“哦,这也是后世人说清朝盛世是个笑话的原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