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实惠的李世民当即就离开了天幕空间。
“我怎么感觉我阿耶就是来打土豪的呢?”
“自信一点,把感觉去掉。”张彦无奈:“讲真的,也就是你阿耶是明君,有理智,我才给他的。”
李丽质愣了一下:“啊?”
“别啊,科技的发展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且发展科技的期间,投资非常大,并且需要大量人才。”
“哦。”李丽质明白了,这要是换成一些看不清自己实力的君主,单单那些投资就能拖垮一个王朝。
“对了夫君,大唐民间还有很多说我阿耶是胡人的,你给解释一下,这也有你的锅,好多人都拿我阿娘说事。”
李丽质从来不认为自己是胡人,包括李世民也一样。
“无聊,古代这样,后世的现代也这样,说白了就是挖华夏的根,交给我吧。”
(以前作者简单解释过,也有很多人和作者说过,这里就好好解释一下。)
【华夏的内核是什么?】
历代的人抬头,看向天幕。
【先说结论,华夏的内核就是通过文化的发展,不停进行消化和吸收,兼容重组的过程。】
【后世也有所谓的血统论,但所谓的血统,在华夏并不流行,因为所谓的血统,是用来评定猫狗的价格的。】
(公知们,拿破仑是意大利人,美利坚是移民国家,怎么不拿这种事说血统?什么李世民是鲜卑人,朱元璋是回族人,敢不敢当着他们的面说?他们传承的是不是汉文化?)
(说个屁的血统,那些狗屁血统整了快三位数的性别,这就是高贵?整的都快绝后了,后代都是一些脑残,这就是高贵?)
【后世的华夏有五十六个民族,但从来不会出现西方那样的歧视,其根本原因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根本上,是互相认同的。】
【蒙古人,藏人,或者伊斯兰,基督过春节,汉人穿少数民族服装,在后世的华夏,很常见。】
(作者见过,这不是歧视,也不是不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作者有回民同学,吃肘子吃的比作者还香,也见过藏族维吾尔族过春节,作者也穿过苗族服饰,也参加过泼水节,火把节,同样也参加过那达慕大会,只不过被摔的怀疑人生了而已。)
【至于所谓的血脉,没人会查。】
【就像唐太宗,其祖母便是鲜卑独孤氏,包括唐太宗的母亲,唐高祖皇后窦氏都是宇文泰的外孙女。】
此时的宇文泰一头问号:“你说李世民的谁的儿子?我外孙女的儿子?”
吃瓜吃到自己头上了,这是什么感觉?
此时的宇文泰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明明知道后面的皇帝是谁,但他也没理由动手,毕竟人家唐朝又不是灭了他的大魏,人家是灭的隋。
(宇文泰生前并未称帝,但去世后被追尊为皇帝,作为西魏的实际统治者,宇文泰虽掌控军政大权二十余年,却始终以权臣身份执政。他效仿曹操模式,通过掌控皇权、推行改革来巩固自身地位,为北周奠定基业。直至五五六年去世时,其身份仍为西魏太师,大冢宰,并不是皇帝。)
此时的宇文泰思索了一下:“来人,布置祭坛,我要知道,这个外孙女是我的那个女儿生的。”
如果知道是哪个女儿生的,和谁生的,外孙女和谁生的李世民,那他还废什么话?百年盛世,就问你天下百姓要不要?
【但如果说唐太宗是鲜卑人,那清朝康熙皇帝怎么办?】
此时的康熙皇帝苦笑:“天幕啊,朕谢谢你,朱媺娖啊,你真狠。”
【康熙皇帝的生母还是汉人呢。】
此时的刘彻一脸懵:“啊?”
历代皇帝并不知道李世民有鲜卑血统,同样的,也不知道康熙有汉人血统。
【再往上来几代,康熙的祖上还是明朝官员呢。】
此时的朱元璋嘴角一抽:“别让咱知道是谁。”
【如果这样算的话,清朝也是汉人王朝。】
【实际上,在华夏的伦理体系中,只看父系,不看母系,实际上,这种通婚很早就开始了,所谓的匈奴,如果按照血统来算。也有轩辕皇帝的血脉,怎么?轩辕皇帝是蛮夷?】
(对于黄帝,历代都有不同叫法,这里统一。)
此时的历代君主和百姓人都麻了,尤其是君主,给他们一百个胆子都不敢说轩辕皇帝是蛮夷啊,这就不就是直接否定了整个华夏了嘛。
【本来就是互相迁徙于和亲,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血统论已经彻底乱了。】
【所谓在华夏找一个真正纯血的汉人,自始至终都没有与外族通婚的,十个里面都不会有一个。】
【所谓的纯种血统,在华夏,从来就不存在,血统论只是个阴谋,生活习俗和文化才是真正的华夏传承。】
【实际上,华夏最领先的便是血统的认知,这种认知比西方先进了几千年。】
【近代欧洲,皇室是亲戚,倭寇王室亲姐姐亲妹妹都能当王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