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安提着旅行包跟随人流下了火车,天还没透亮,气温有些低,大概零下七八度的样子。
月台上到处都是下车的乘客,穿着黑、蓝、灰主流颜色的棉大袄,偶尔还能看到几个穿裘皮的老毛子。
火车站高耸拱形的穹顶,两侧竖起的柱墩带着双层线脚,门窗、女儿墙、铸铁线条均为曲线形,标准的沙俄风格。
刘平安脚下没作停留,直接出了火车站。
车站出口,吴用搭眼就看到了刘大个子,挥动着胳膊大声喊道:“老大,这边。”
刘平安听到喊声,连忙走过去,掏出烟,高兴道:“老二,几点到的?来,抽根烟暖暖身子。”
“收到你电报后,我算了下日子,下半夜就来了。”吴用接过烟点着火,回道。
这时代的同窗之情真他妈纯,刘平安有些感动:“麻烦你了,老二。”
“嗐,我又不是冲你来的,我是冲烤鸭来的。”吴用嬉笑道。
刘平安把旅行包递给他,笑骂道:“知道你好这一口,这包东西都是带给你的。”
吴用哈哈一笑,接了过去:“老大不愧是老大,就是局气,走,我开车来的,咱们先去吃点东西。”
“哟,都混上车了?”刘平安有些小惊讶。
“混个屁,在后勤部用一包烟换的。”
吴用提着包在前面走着,刘平安跟在他身后,往前走了五十来米,赫然是一辆六成新的吉普车。
两人上了车,车子开在中央大街的面包石马路上,街道的砖瓦缝隙里都浸着俄式建筑,墙壁上刷写着各种口号,不远处的圣索菲亚教堂格外显眼。
有轨电车叮当驶过,桦树叶飘落在道路上,行人不是戴着狗皮帽就是戴着栽绒帽,穿着也是各式各异,呢子大衣、关东军黄大衣、裘棉袄随处可见,这时期的哈尔滨果然很富裕,不比京城差多少。
吴用把车停在一处国营早餐店的门口旁,两人走了进去,点了盘包子和两碗玉米碴子粥。
“前段时间,朋友老家那边的猎人干掉一头老虎,我没敢怠慢立马就预定了,价格和以前差不多。”吴用啃着包子小声说道。
“在哪边?”
“五常县,离这大概两百多里路,吃过饭,我开车送你过去。”
“不用,你把地址告诉我就行,还有车子借我用几天。”
“你知道路?”
后世去过五常,应该和现在差不多吧,刘平安笑道:“我有嘴。”
吴用知道这位老大的性格,决定的事,别人劝不动,无奈道:“行吧,等下咱们吃过饭先去我单位,我要和后勤处的朋友说一声。”
“应该的。”关系再好,借车肯定会有一套流程,这点刘平安还是知道的。
“我另外个朋友认识一老头,手上有棵八十年的人参要出手,这也是好货,你要不要?”
“不要。”
“呃..好吧。”
两人吃过早饭,开车来到211医院,在付出两条烟的代价下,吴用后勤处的朋友看了刘平安的工作证和介绍信帮忙开了个后门。
走出后勤处,刘平安有些愕然道:“你朋友能耐够大的,这车借用的时间说五天就五天?”
“没事,他爹是院领导,在说时间宽松点好,哈尔滨进了十一月,这雪说下就下,路上很耽搁时间。”吴用面带微笑掏出一张纸:“这是地址,到了亮甸子屯,往东南方向在开二十里,那边住了五户人家,你找一个姓张的老头,就说是李林让你过来的。”
刘平安把一桶汽油放进后车厢说道:“得嘞!你回吧,我走了。”
“路上慢点。”
五常县沙河子镇亮甸子屯,刘平安看了眼纸上的地址,丢进空间后,开着车就出发了。
出了市区顺着官道,四个多小时就到了五常县,经过一番打听,问清楚方向后,继续往沙河子镇开去,因为开的是小吉普,路上也没人盘查自己。
官道还好,下面的土路就不行了,颠颠咣咣的一直到下午四点多才到目的地,这地方正处于凤凰山山脚下,是以前抗联的主要根据地之一。
村子不是村子,屯子不像屯子,五户人家分布的可够远的,近一点的都要五十多米,刘平安把车随便开到一户人家的大门口。
十一月的哈尔滨四点多,天就已经灰蒙蒙了。
“汪汪汪”院里传出一阵狗叫。
吉普车没熄火,刘平安从车上下来,站在门口喊道:“有人吗?”
喊了四五声之后,从屋里走出一位裹着头巾的妇女:“你是谁呀?嘎哈呀?”
喜欢四合院:火红年代享受生活请大家收藏:(ixmao)四合院:火红年代享受生活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