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历史 > 四合院:火红年代享受生活 > 第196章 准备买些王八

四合院:火红年代享受生活 第196章 准备买些王八

作者:恭禧发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8 04:43:50

“大伙要是没什么事,咱们就下地吧。”秦世康看到秦元良给众人分完镰刀,说道。

吃住都初步安排好了,本来就是来干农活的,大伙也纷纷表示没什么事了。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跟在秦世康和秦元良身后往村后庄稼地里走去。

路过村后一个小河沟的时候,刘光齐突然指着河沟旁的草丛喊道:“看,王八。”

刘平安顺着刘光齐手指的方向看过去,还真是个大王八,估计有个三四斤,不过众人都没啥反应。

秦元良走在前面笑呵呵的说道:“小同学,你要是想要这玩意,河沟里多的是,等你们走时候给你抓几个拿回城里玩。”

“秦会计,不要理会这小兔崽子,咱们赶紧去干活。”刘海中瞪了一眼刘光齐。

不过刘平安在一旁接话道:“大柱子,今天干完活,你们抽空给我逮一些王八,八千一个,我买。”

“平安,我看你就别花那个冤枉钱了,这东西做起来要用重油重料,不然吃起来太腥,有那钱不如买两斤猪肉了。”身后的阎埠贵劝道。

王八的腥气主要来源是体内的三甲胺,宰杀的时候首先要放干净血和去除油脂,在用六十度热水烫掉黑膜,接着焯水用上料酒和各种大料,到了正式做菜的阶段还要多放油,这时期的农村有几个人懂?

在说农村各种香料的普及要在七、八十年代左右了(产地除外),至于料酒或酒更不用多说,还不如留着自己喝了。

所以这年代的王八在农村还真是鸡肋,太费油和大料,吃又吃不起,卖又卖不上价格,河沟里经常能看到这玩意到处爬。

如果五六十年代在路边看到有人用猪肉的价格买王八,绝对会让人骂成傻逼,但是刘平安空间里囤了太多的植物油,到时候里面加一些牛鞭、鸡和鸡腰子、腰花、枸杞什么的,直接用大锅一起炖出来。

以前每次回老家都让大爷爷和几个大爷抽空帮他逮王八,空间里早有几大锅炖好的王八菜了,现在的王八可都是野生的,再多也不嫌多。

每个时代由众多因素的影响,在吃的事情上也有很大的不同,野生的王八在后世可是好玩意,有个美食博主去武汉吃了一顿野生王八花了2800,不知道是被宰了还是有钱任性。

刘平安又仔细扫了一眼小河沟,可惜没发现小龙虾,后世看别的同人四合院,很多主角都会抓小龙虾卖到轧钢厂。

如果有懂行的人看到刘平安这傻样,肯定会扇他几个大鼻兜,这时期哪里来的小龙虾。

小龙虾在1929年才引进国内,首先在南京附近地区开始繁殖,到了七十年代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苏、安徽、湖北等省份的部分水域扩散。

五六十年代想在京城周围吃小龙虾,纯属瞎几把扯蛋,哪怕到了七八十年代,这玩意逮来也都是基本喂猪。

以前农村人就是吃它也是把虾线去掉,只吃虾肚而且还要把壳去掉,用青椒炒着吃。

后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全国小龙虾的做法渐渐统一了起来,整个龙虾用刷子刷一刷,锅里直接重油重料开煮,这种做法放在这时期都是不敢想象的存在,吃这东西用那么多油和大料就等着挨**兜吧。

秦元良的双眼一亮,这可是意外之财,不相信的确认道:“平安,你说的是真的吗?八千一个。”

看到秦元良一脸的财迷样,秦世康上去就是一脚,大骂道:“八你娘个腚,你良心被狗吃了,人家师徒可没少给咱们村的人看病,平安想要王八,你去抓几个不就行了。”

当年师父带着自己走村串户的练习医术,一般都是收个药材钱,有的人家实在没钱就索性不收,没成想还留下了不错的口碑。

刘平安连忙劝道:“巴子大爷,一码归一码,如果只是几个王八,大柱子哥想要钱我都不会给他,不过这玩意我要的多,不给钱就说不过去了。”

“平安,你要那么多王八做什么?”易中海转过脸,不解的问道。

“王八壳子晒干之后可以入药。”刘平安胡诌了一句,不过确实可以入药。

“成吧,晚上我多找几个人给你逮王八,不过八千块钱太贵了就给五千吧,这些玩意在你们城里或许能值些钱,但是在我们乡下都没人要。”秦世康一锤定音道。

“得嘞!多谢巴子大爷。”

一行人又走了一会,很快到了庄稼地头,抬眼望去,金黄色的麦浪高低不齐的随风摇曳,村民们正弯腰奋力地收割着小麦,也有人直起腰来好奇的往这边看上两眼。

“咱们先从张大娘家开始吧,她老伴四二年的时候被小鬼子给杀害了,儿子四四年参加了游击队,在密云打伏击战的时候也牺牲了,张大娘知道后又哭瞎了双眼,现在的庄稼都是村里帮着种。”秦元良指着其中一块地,大概有五亩的样子说道。

“成,咱们赶紧去收割。”刘海中大手一挥,说道。

众人下了地,往手心上吐了口唾沫又搓了了搓手,开始撅起腚割起麦子来,该说不说,除了阎埠贵,其余几人都是干农活的好手。

这一割就是一个多钟头,就属刘平安割的最快,没办法手太大,一把拢过去快赶上两个阎埠贵干的活了,早早的就割到了地的另一头。

眼前的这块地应该是土改时期分的无园地,地力不行,麦穗也很小,有的麦秆上干脆没有麦穗,亩产大概能在一百斤上下,比解放前高了小几十斤,主要现在的耕地完完全全属于农民自己,积极性就不同而语了。

等以后地力养起来,再配上农家肥的话,亩产能达到三四百斤,在往上的话就难了。

众所周知粮食想要高产最基础的东西就是水利,接着是种子和化肥,没有这几样,积极性在高也是白扯。

八十年代能逐渐吃饱饭,其实还是靠前面打下的基础,当年靠抱团思想,人拉肩扛修建了8.6万座大大小小的水库,不过后世也有网友问,为什么不用机械修,这问题问的有点不太好回答,机械肯定有但是极少。

种子就比较复杂了,这是个极其严谨的慢性课题,就拿杂交水稻来说,袁老爷子1964年在水稻中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开始。

后来在各单位各地区的协同帮助下,花费了将近十年,1973年10月11日,袁老爷子在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年会上宣告,籼型三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

喜欢四合院:火红年代享受生活请大家收藏:(ixmao)四合院:火红年代享受生活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