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科幻 > 影视世界梦游记 > 第一五一二章 圣主明君

影视世界梦游记 第一五一二章 圣主明君

作者:楞个哩嗝楞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8-17 00:06:09

“皇上他老人家不容易啊,下边的这些臣工们总是打着皇上的名义干坏事。你就说这次改稻为桑吧,皇上无非就是修个宫殿嘛,能花多少银子?怎么就出了那么多的亏空?

还不是都让他们这些人捞到自家去了,他们隐匿田产、人口,还不缴赋税,一年比一年做的过分。朝廷的进项一年比一年少,归根结底,都在他们身上呢。结果还要让皇上背着骂名。我呸!”

……

西苑,玉熙宫,午后。

吕芳伺候着嘉靖洗了脚,让麾下的干儿子给念着锦衣卫送上来的密报。

“这个王言竟然将淳安经营的铁桶一片,连朱七都给他活捉了?”嘉靖表示出了对王言能力的惊讶。

“主子,王言将淳安上上下下的官吏都给换了一个遍,不听他话的全都被抄了家,淳安的大户也被他压制的不敢有什么动作。百姓受了欺负,他又真给解决,答应的盖房子的事也在进行,真叫他给研究出了便宜堪用的新砖。朱七辜负了主子的信任,等他回来奴婢定然责罚他一番。”

“算了,朱七是不想伤了百姓,否则还能被活捉了去?他还是得利的。”嘉靖笑着说道,“这个王言也是,竟然真的搞出了新砖……”

“更难得的是,他知道主子万岁爷的不易啊。”吕芳适时的说道,“他一个小小的九品主簿,还能将事情看得这么清楚,明白主子万岁爷的为难,奴婢跟着主子这么些年,这还是头一个。”

嘉靖又哼了一声:“你也不要这么夸他,此子胆子也是真的大,竟然敢纠集乡勇跟省里对抗,抓了河道衙门的官兵。还说什么是朱七在才那么干的,我看就是朱七不在,他也敢这么做,简直是胆大包天。”

“主子,也是事出有因嘛。郑泌昌、何茂才二人,竟然私通倭寇,想要把罪名按到淳安百姓身上,贪污新安江修河公款,毁堤淹田,全都有他们的份。

眼见事情败露,竟然八百里加急反告王言私通、包庇倭寇,对抗省里。如果不是朱七恰好在那边,主子可就被蒙在鼓里了。这些人真是无君无父,罪大恶极!”

“现在先不动他们,改稻为桑就算不能尽全功,也总能让朝廷多收一些银子……”

“主子相忍为国,这些乱臣贼子真真可恨!”

嘉靖长出了一口气,拿着一块王言烧出来的红砖翻来覆去的看:“这是个懂事儿的,可懂的也不多,非得硬顶着不让百姓卖田,还要锨了新安江贪腐的案子出来,现在好了,还把郑泌昌、何茂才给扯出来了,是不是还要扯到严世藩、严嵩的头上啊?

裕王、高拱他们百般阻拦,派了好几个人去浙江,这些人加起来都没王言一个人干的大。说什么不是反对改稻为桑,是反对下边的人执行的改稻为桑,那不还是反对?不还是影响国朝大计?”

他如此说了一会儿,不等吕芳附和,他就接着说道,“不过他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朕准了他们改稻为桑,也没有准他们如此改稻为桑。”

“王言能看得明白,想的清楚,更有忠君体国之心,也有念着民生疾苦的胸怀,圣贤书没白读。”

嘉靖笑骂道:“刚才不是说了,他给百姓做主,实际上就是找由头敲诈大户,跟百姓一起分钱。他是念着民生疾苦吗?他是念着大户家的钱粮!”

“都是拿银子,王言就不从百姓嘴里抢食儿,在百姓嘴里得了个清官、好官的名声。”

“百姓说好有什么用?也就是淳安遭了灾,若是寻常时候,在士绅大户们的口中,淳安怕是已经民不聊生了。”

嘉靖这个皇帝当然不是白当的,很多事情都是看的清楚明白,只是因为其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其他的各种原因,他没办法解决。

或者也没怎么想解决,毕竟要解决问题就要有激烈的斗争,牵扯的事情、人物太多,对于当前稳定的局面的破坏是相当严重的。他当然也是妥协的,在皇宫里自做他的英明神武的道君。

要说起来嘉靖也挺难的,被放火烧了好几次,打雷还劈了几次,又被宫女谋杀,怕是已经被迫害妄想症晚期了……

“主子万岁爷心有万方,什么事情都逃不过主子的眼。”吕芳的捧臭脚技能是到了骨子里的,办事儿妥帖,明知时事,说话好听,是他上位的关键。

“行了,还有什么事,说吧。”

嘉靖跟吕芳相处几十年了,对吕芳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知道吕芳这边还有事没说呢。

吕芳稍作沉吟,在嘉靖要不耐烦的时候,终于还是长出一口气说了出来。

“主子,江南织造局的杨金水八百里加急送了急报过来,给织造局办差的丝绸商打着织造局的招牌去淳安买田了……”

嘉靖的眼睛豁然瞪了起来,目光森然,宛如要吃人……

这很好理解,嘉靖虽然不在乎百姓死活,譬如郑泌昌等人毁堤淹田,致使新安江沿途几十万百姓遭灾,淳安全县被淹,建德淹了一半,到了嘉靖这里也是轻飘飘的,难以动摇他道心分毫。

这也能理解,毕竟他早都脱敏了。大旱、大水、大雪、蝗灾、地震、台风等等等等灾害,动辄就是几十上百万人遭灾,一年到头怎么也得有那么个四五起。而嘉靖至今已经做了四十年的皇帝,见的实在太多了。

然而他不在乎归不在乎,圣主明君的好名声他还是要的。

在淳安、建德遭灾的时候,代表着皇宫触角的江南制造局派人去低价收购良田,那成了什么样子?他堂堂大明皇帝,竟然这么不要脸么?人们如何非议,史书上又是如何记录?

见嘉靖如此模样,吕芳宽慰道:“主子万不可心急动怒,朱七正在淳安,还有王言这个懂事儿的,肯定不会闹出什么乱子,坏了宫里的名声。算算时间,最迟再有四天,朱七的密报就能到了。”

“给朱七便宜行事之权,让朱七把事情查清楚!去叫严嵩来!叫严嵩来!朕要看看他怎么说!”

……

京城的风雨,还没刮到浙江,也没刮到淳安。

然而淳安现在才是风雨的中心,不必要京城的风雨来雨打风吹。

在愤怒的质问了沈一石,给沈一石喷了一顿之后,看到船上‘奉旨赈灾’的条幅,海瑞有些不会了。

“奉旨赈灾?”

海瑞一脑门子都是问号,看了看田友禄,看了看王言,又看了看边上不发一言的朱七,想要找到一些同感。

沈一石大声说道:“没错!就是奉旨赈灾!陛下念及百姓艰难,便让织造局将粮食借给遭灾的百姓,待到种了桑苗,有了收成,再将这粮给还回来。如此百姓既渡过了这一次的难关,朝廷也完成了改稻为桑,与番商的生意也能顺利做下去,朝廷就能赚了银子,可谓是皆大欢喜。”

“乡亲们都听见了吧?陛下降旨,要借粮给咱们,让咱们改种桑秒,今后养蚕缫丝。既渡过了今年的水灾,今后赚的也比以前种粮食更多。陛下如此隆恩,我等定要叩谢陛下,都随我望北行大礼!”

王言大着嗓门给周边看热闹的、以及维护秩序的百姓、乡勇们讲着话,随即便带着大家一起包括海瑞等人在内,对着北方直接行了五拜三叩首的大礼。

他这边如此作为,其他人当然也不好站着,于是沈一石等人也全都跪了下来,跟着一起行大礼。

如此一番过后,王言走上前去,热情的把着沈一石的手臂。

“怪不得沈先生不去衙门,而是非要我等来见,原来是这么大的好事。陛下圣明,沈先生办差也辛苦了。酒菜都准备好了,走吧,沈先生,一定要让我等好好招待一番,聊表心意啊。”

“那沈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沈一石淡然一笑,随即便带着几个手下跟着王言等人去了县衙。

还是议事的中堂,自从海瑞不愿意跟王言一起吃饭以后,王言就再没在中堂吃过饭,只在自己的小院子里享受。

今天是招待织造局来人,尽管海瑞仍旧不高兴,但酒菜到底还是摆在了中堂之内。当然,主要原因还是这酒菜的钱不走衙门的公账,都是本地大户的孝敬。要是动用衙门的钱这么铺张,海瑞可是真要炸的。

一帮人互相谦让着坐下,几杯酒下肚,除了海瑞不给面子,坐在那里拉着脸以外,其他人都是很愉快的。

终于海瑞憋不住了,他直接问道:“沈先生,沈先生神通广大,想来先前省里的事比我海瑞都更加的清楚,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过有如此安排?”

沈一石明白,这是在说高翰文的事情。先前高翰文不同意低价买田的事情,被他做局给逼着写了承认轻薄女子的文书,留了把柄,不得不同意了郑泌昌等人提出的章程。

海瑞虽然不知道其中详情,却知道高翰文去见过了沈一石,而后这才态度大变,所以他对沈一石没什么好脸色。

沈一石笑呵呵的:“海知县没有听过,却并非没有,如今不就是了?我带了粮食过来,帮助淳安百姓挺过这一年,难道还有错不成?”

“你说奉旨,旨在何处?”海瑞追问。

“沈某也只是给织造局办差的一个商人而已,海知县想要旨意,得去织造局找杨金水杨公公去要。”

王言笑道:“我们堂尊性情刚直,雅号刚峰,事事求真求全,并非有意针对沈先生,沈先生可不要怪罪啊。”

“哪里哪里,先前我在杭州,早都听说了海知县的刚直,今日终于领教了,哈哈哈。”

海瑞脸色不好看,但是却也没再发作,哼了一声翻了篇。

又是喝了几杯,在朱七的眼色之下,王言笑呵呵的说道:“沈先生可知,为了低价贱买田地,闹出了多少的事情?”

“沈某听明白了,王主簿跟海知县是一个意思。难道王主簿认为,陛下不可能下旨赈灾?”

沈一石的话让人根本无法回答。说不可能,那是质疑皇帝。说可能,那怎么到现在一月多月了,之前皇帝怎么不赈灾?这也是对皇帝的一种质疑。

直接拿着古代社会的**ug出来,给来了个两头堵。

王言摇了摇头:“七爷,你看看,沈先生不配合,这么问肯定是问不出来了,还是你来跟他聊聊吧。”

朱七叹了口气,站起身来,亮出了北镇抚司的牌子:“沈先生,请吧。”

沈一石已经懵逼了,呆呆的坐在那里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随即一声长叹:“倒是要谢谢几位,还让沈某吃饱喝足。”

“沈先生不必担心,只是问一问具体的经过,这世上骗谁都可以,就是不能骗陛下。”朱七说的掷地有声,带着沈一石去了县衙里的空房间审讯……

眼见沈一石及其手下的人被带走,饭桌上又是只剩了县里话事的三人,海瑞问道:“王主簿,此事你怎么看?”

“好哇。”

王言喝了一口酒,笑着说道,“我以前就说过,改稻为桑最好的办法就是朝廷借给百姓粮食,让百姓缓过了这口气,也让百姓转种桑苗,是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现在陛下肯借粮给我们,那就再好不过了。二老爷,愣着干什么?去,张贴告示,让百姓们都来登记借粮,回去抓紧时间种桑苗。”

“三老爷,我这就去。”田友禄放下了筷子,颠颠的跑走了。

海瑞瞪着王言:“你在装糊涂!明显就是那个沈一石假传圣旨,私自将买田的粮食借给了百姓。”

王言含笑点头:“他当然是假传圣旨,可能是郑泌昌、何茂才,还有那个杨金水都逼的太狠了,甚至这次打着织造局的招牌,也是他们逼迫的。沈一石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这牌子一挂,他必死无疑。

他为了找条活路,或者保着家人,就想了这么个法子,直接将粮食给赈了灾,还假托陛下之名。这个由头好啊,谁也说不出什么来。便是皇上他老人家,也是一样。

堂尊,这些事儿对咱们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咱们的百姓得救了,改稻为桑也能完成了,接下来咱们就关注百姓种田、养蚕、缫丝,另外再给百姓们把房子给盖了,那就万事大吉。”

海瑞哼了一声,没再言语,一般情况下,他不愿意跟王言辩论,因为王言的道理比他多。

他知道他自己在追求理想,而王言是在经世致用,但却也不耽误他对于王言的一些行为很看不惯……

日常感谢打赏、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

(sbqduo/biquge/67_67974/c87973564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bqduo。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du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