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都市 > 古今物资交换助我暴富 > 第185章 粮食太多也是一个烦恼

有人算数不好,比如赵斌、张信等大老粗。

虽说知道了土豆一亩产量居然高达三千八百多斤,但他们却一脸懵,想不出来所种植的全部二十三万亩左右土地,具体究竟能收获总共多少斤。

不过也有人算数好,比如刘琨、刘绍,以及一些主簿文官。

有一名五十多岁的老主簿计算过后,告知如果全部刨出来,可能有八万万八千多万斤,接近九亿斤。

显然这名老主簿直接按照挖出来的这一亩三千八百多斤产量来算平均产量。

他没有去算刘琨、刘绍以及一群晋阳军高层亲自来刨,肯定是挑选青苗期的时候就比较好一些的土地,其他土地上的土豆其实很多长得都不如这一亩这么好。

直接按照这一亩的产量来当做全部土豆的平均亩产量,非常不客观。

当然,总产量越高,越能激励人心,反正差也差不了很多,肯定直接先往高了算。

最后收获的是红薯。

红薯的亩产量其实并不比土豆高,甚至可能反而还不如土豆。

但红薯有一点好,那就是不挑土地,旱地能种,山地能种,有土能长草的地方就能种。

所以春耕种植的时候,便在常建新的建议下,专门挑选一些边角的土地来种,最好的土地都留给小麦、水稻、玉米、土豆。

红薯生长周期比较长,当初只是第一轮种植的时候,种植了十二万亩左右,第二轮便没有再继续种植。

而当初被匈奴人糟蹋了一成左右,不过红薯只要根系还在,被战马踩踏啃食过,也不会就完全没有产量,所以预计最多影响半成产量。

那么便相当于还有十一万四千亩左右。

第一株红薯同样是刘琨、刘绍父子亲手刨的,总共得了四斤多。

显然红薯的一株比之前土豆的一株产量大不少,不过一株红薯占土地面积大,土豆占土地面积小。

最终一亩红薯全部刨出来之后,只称得三千两百八十多斤。

哪怕减少一些,也只按照平均两千八百斤亩产计算,那么十一万四千亩左右,最终也能有三亿一千九百多万斤,凑个整数算三亿两千万斤。

这样的话,加上小麦、稻谷的一千九百万斤左右,玉米的四千一百万斤左右,土豆的六亿九千万斤左右,那么今年秋收,晋阳军将收获十亿七千万斤左右粮食!

超过十亿斤粮食,不仅仅是赵斌、张信这等大老粗懵了。

就连刘琨、刘绍,以及老主簿这种饱读诗书的人也同样懵了,他们是激动得懵了。

河东郡、西河郡、上党郡、雁门关等四个郡,晋阳军是在春耕之后攻占的,那里的百姓仍然按照以往过日子,只不过刘琨、刘绍父子下令免除了四个郡一年的粮税。

换句话说,当前晋阳南部平原种植出来的这批粮食,是只需要供应晋阳城十三万左右老弱妇孺,以及接近五万晋阳军吃用罢了。

算十八万军民,那么十亿七千万斤粮食,平均到每个军民头上,接近六千斤的份额!

一个人一天吃两斤粮,那么一年也不过能吃七百三百斤,六千斤是八倍多的份额了。

理论上来说,这批粮食应该能养上百万人口一年有余的!

而晋阳、河东、西河、上党、雁门五个郡的汉人军民加在一起都只有不到四十万,哪怕把胡人也加在一起,也只有五十多万。

现代时空,常建新通过刘绍的视角,看到他们都这么激动,忍不住泼冷水。

“你们先醒醒,小麦和稻谷的一千九百万斤左右,以及玉米的四千一百万斤左右,这些晒干了以后可以长时间保存,但产量最多的土豆、红薯可不能。”

“土豆红薯刨出来以后,存放得不好的话,十几天就坏了,存放得好也就过一个冬,明年开春的时候,要么发芽,要么腐烂,总之想吃一年是不可能的。”

这盆冷水泼得及时,刘琨、刘绍等人都转惊喜为一脸愁容。

以前的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能为粮食太多,无法长时间存放而发愁。

红薯方面,其实常建新已经教过他们了,用水煮熟了以后晒干,可以当干粮保存,不过存放得好也就保存三四个月。

而且红薯这玩意,不能做为主食让士兵吃太多,否则影响士兵的战斗力。

能做主食的,而且总产量最高的是土豆。

如何长时间保存土豆才是重中之重。

“绍儿,你问一问神仙,这土豆是否有方法能长时间保存下来。”

刘琨将希望寄托在常建新身上。

他知道既然春耕的时候,常建新建议他们开垦的土地,其中一半都种植土豆,那么肯定有可以长时间存放的方法。

不用刘绍真正开口,常建新便直接听到刘琨的询问。

他倒没有想吊着刘琨、刘绍的胃口,回应道:

“有肯定有,就是很麻烦,把土豆做成别的东西,如果保存得好的话,能存放一年左右。”

“红薯也可以用相同的办法做成别的东西,保存的好同样能存放一年左右。”

常建新所说的当然就是红薯粉条和土豆粉条。

先制作成淀粉,而后制作成粉条。

“我给你们准备了制作的方法,你们照着上面先试着做,真正做出来以后再大规模的做。”

说话的同时,常建新将早已经准备好的土豆粉条和红薯粉条制作方法,传送到古代时空刘绍手上。

“这玩意叫做粉条,有一点我还要提前告诉你们,那就是一百斤新鲜的土豆、红薯,只能出十到十五斤粉条。”

“不过一百斤土豆和红薯是含水分的,而十到十五斤粉条是干的,真正煮来吃的话,你能吃得下两斤土豆,未必能吃得下一斤粉条!”

前一句让刘琨、刘绍等人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

因为如果一百斤新鲜土豆和红薯,只能出十到十五斤,按照最低的十斤计算,那么岂不是六亿九千万斤总产量的土豆,一下子变成六千九百万斤?

相应的,三亿两千万斤红薯,也一下子变成三千两百万斤。

喜欢古今物资交换助我暴富请大家收藏:(ixmao)古今物资交换助我暴富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