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在第二卷末尾章节。)
情绪激动之下,陶侃当时就晕了过去。
等到再次醒来的时候,人已经出现在刘谌的面前。
刘谌也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郭豫能杀了这些完全没有暴露身份的吴国人。
换句话说,郭豫这是在屠杀平民。
“草民请求陛下让草民手刃此贼,为家父报仇!”
陶侃跪在刘谌面前乞求道。
面对陶侃的请求,刘谌略微思索后便拒绝了。
在陶侃昏迷的这段时间,刘谌已经命人对郭豫进行了简短的突击审讯。
但却并没有获得太多有用的信息。
因为郭豫一直镇守在临渭,对静宁发生的事情并不熟悉。
至于临渭,除了目前尚不清楚杜预带了多少兵马外,其余的全都知道。
而后刘谌又特意的询问了关于寿良的消息,结果就是郭豫也只知道寿良被送到了长安,至于下落如何,他也不清楚。
刘谌便想着把郭豫留下,连带着之前被关彝俘虏的王浑,看看能不能找个合适的时机从司马攸的手里把寿良换回来。
所以他不能让陶侃杀了郭豫替父报仇。
但这话只能是刘谌在心里想,不能直接说出来。
想了想,刘谌开口道:
“从朕登基之后,便再没有杀俘的事情发生。”
“这些人都是被贼人蛊惑,才会与大汉为敌。”
“但说到底他们都是大汉子民,既然是大汉子民,朕便不会杀他们!”
听到刘谌的话,陶侃开始小声啜泣。
虽然只有十三岁的年纪,但他该明白的道理早就已经明白了。
别说这里是大汉,便是在吴国,也没有他一句话就能让人杀掉被俘的敌方将领的道理。
只是他实在是无法接受几个时辰前还在和自己有说有笑,准备返回西陵的父亲。
在几个时辰后,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永远的离开自己。
盯着正在哭泣的陶侃看了一会儿,刘谌也在心中微微一叹。
说起来自己还得感谢陶丹。
若不是他舍命拦下了那些郭豫,这会儿郭豫恐怕已经冲进天水境内。
虽然不至于给自己带来多大的麻烦,但能够避免这些麻烦,终归是好的。
既然别人有恩于自己,刘谌也不是什么不识好歹的人。
“朕已经知晓汝父此次前来天水何为。”
“这样,朕派人护送汝父和汝父遗留下来的东西返回西陵。”
“同时朕也会让成都秘密运送一批物资到西陵,算是感谢汝父的功绩。”
“你就跟着这支队伍一起返回西陵吧!”
听到刘谌的话,陶侃沉默片刻后狠狠的一抹眼泪:
“草民不回西陵!”
“司马攸杀草民父亲,草民誓报此仇!”
“草民愿意留在天水为陛下效力,剿灭司马攸!”
陶侃心里很清楚,长安的魏国和洛阳的魏国并不是同一个。
而且洛阳大魏现在和大吴是友非敌。
一旦回到西陵,替父报仇的愿望十有**就会落空。
只有留在天水,才能够有机会为父亲报仇。
他是绝不会回吴国的!
刘谌看着目光决绝的陶侃,心中却一阵犹豫。
留下他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因为这支商队没有留下任何一个活口。
多一个他不多,少一个他不少。
但是留下他有什么意义呢?一个十几岁的娃娃。
就在刘谌犹豫的时候,吴梁却道:
“陛下,臣请借一步说话!”
刘谌点了点头。
吴梁来到刘谌身边道:
“死去的陶丹是陆抗身边的扬武将军。”
“此子既然是陶丹之子,对吴国西陵布防多少有些了解。”
“陛下有一统寰宇之决心,何不将此子留在身边,早晚有大用!”
刘谌闻言一阵无语,吴梁话里的意思刘谌倒也明白。
无非就是留一手,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上。
可是刘谌手中已经握着一个陆晏和陆机,还有一个现在正在成都为官的张惇。
哪里用得上一个小小的的陶侃?
不过吴梁的话倒也不无道理,一步闲棋,万一什么时候用上了呢。
想了想,刘谌便决定把陶侃留在天水。
既然要把陶侃留在天水的话,那陶丹的尸体自然就不能送回西陵了。
连带着他们一行人都得留在天水,否则容易露馅。
当刘谌说出这个要求之后,陶侃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下来。
就这样,陶侃留在了天水。
刘谌另外派人去把他陶丹一行人尽数死于魏军之手的消息告知给陆抗。
事后,刘谌对贾完、墨辛和祁山堡守将进行褒奖,各升一级。
然后又命人贾完、墨辛二人。
带兵从祁山道杀往木门道,重新将木门道夺回来。
而另一边的姜维,此时已经站在了兴国的城头。
在得知兴国的兵马只是疑兵之后,姜维毫不犹豫的下令夺取了兴国。
张瑞就算是再想抵抗,可终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