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北方的草地远远望去已经有些青翠之色。
望之令人心旷神怡,恨不得纵马驰骋于野外,享受这难得的好春光。
然而略阳城中,姜维却眉头紧锁。
他刚刚接到消息。
数天前,一大股敌军突然杀到成纪城下,颇有大军压境的意思。
姜维第一时间就怀疑敌人是不是转换进攻目标了。
但是很快,姜维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因为兴国的兵马也在持续的增加中,说明敌人的举动依然在自己的预料当中。
同时,街亭马秉也传来消息,说街亭附近出现了大股敌军。
意图对街亭虎视眈眈。
这一切迹象都表明自己和陛下的谋划起到了作用,敌人确实是中了自己的声东击西之计。
至于成纪出现的敌军,姜维把他们当做敌人的疑兵之计,意在扰乱自己的计划。
于是姜维立刻给廖化回信,让他只需要守住城池便可,不必理会城下的敌人。
同时姜维也加派人手探查兴国的敌人人数。
只要敌人达到一定的数量,就可以关门打狗。
然而姜维不知道的是,此时成纪城下那些他以为的疑兵。
正在拼尽全力的进攻成纪。
好在当初杨稷轻骑夺回成纪之后,为了防止敌人再度偷袭。
刘谌很是用心的加固了一下成纪的城防。
原先不够高的城垛加高,破损的城墙重新修补。
并且增加了不少兵力。
这才没有被钟会一鼓作气攻下来。
而在经历了数次魏军的进攻后 ,同样觉得这是疑兵的廖化也终于回过味儿来了。
这根本就不是疑兵,而是敌人的主力!
他们是实实在在的要进攻成纪。
在得到这个结果后,廖化一边艰难的抵御钟会的进攻。
一边赶紧派人前往显亲求援。
因为只有显亲距离自己最近。
同时也派人把这里的消息分别报给刘谌和姜维,希望能引起他们的重视。
李骧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派兵支援成纪。
因为他也不确定成纪的敌军到底是不是魏军的主力。
万一是敌人的诱敌之计,而廖化又没有发现的话,
一旦自己调兵往成纪,显亲的城防就会变的极其薄弱。
而兴国方面送来的情报上写的很清楚,兴国有大量的敌军进驻。
若是大军调离显亲后敌人直奔显亲而来,显亲又该怎么办?
要知道原定的计划里,成纪和略阳是负责收紧口袋的,而显亲则是那个负责兜底的。
到时候让敌人捅破口袋底,直接杀往冀县,这个责任李骧根本担待不起!
于是李骧同样也把自己的顾虑快马送往冀县和略阳,听候刘谌和姜维的指示。
数日后,消息送到刘谌的手里。
刘谌看着手里的奏报,只觉得一阵头大。
因为在廖化和李骧两人的奏报之外,通渭同样也送来了一封奏报。
有大股敌军突然出现在通渭附近,颇有进攻通渭的迹象。
再加上上邽姜筠送来的奏报。
整个天水颇有一种四处漏风的感觉。
刘谌看着墙上的舆图,心中感到一阵焦躁不安。
从自己得到的种种情报来看,司马攸绝对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兵力从四面发动进攻。
可问题是刘谌此时根本判断不出来到底哪里才是敌人的主力,哪里只是佯攻。
一旦判断失误,自己这边本就不怎么强悍的防线立刻就会千疮百孔。
一个钟会,一个杜预,刘谌可不觉得自己在军事方面的能力强过这二人。
只是如今身边通晓军事的人都被派出去了,刘谌就是想商量也找不到人。
唉,要是有个手机就好了,直接开个视频会议,这些小麻烦还不是分分钟解决。
但这也只是刘谌的妄想罢了,烦恼依然堆在自己面前等着解决。
忽然,刘谌的目光扫过舆图下方桌案上的一摞文件。
眼前不由得一亮。
那些文件是之前派驻到三郡各个村子里的讲武堂学子们送回来的战斗报告。
刘谌还没有来得及看。
而正是这些来不及看的文件,给了刘谌灵感。
即便是派出去很多讲武堂学子到三郡各个村子里面驻守。
也依然没有消化完这么多讲武堂学子。
依然有很多人留在天水,随时等待着出人物。
而刘谌盯上的,就是这群没有来得及派出去的讲武堂学子。
一人计短,十人计长。
当初自己创办讲武堂的时候,一切都是按照自己了解到的后世的军事课堂进行教学的。
甚至还有实战模拟,不就是为今天做准备的吗?
无非是把原本历史上的那些着名战役换成即将到来的战争罢了。
想到这里,刘谌立刻开口吩咐道:
“来人!”
立刻有侍卫跑进来:
“陛下有何吩咐?”
“速速让所有滞留在城中的讲武堂学子放下手中所有事情,立刻集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