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崖口的硝烟还未散尽,镇西军大营却已如沸水翻腾。
主帅大帐内,火把猎猎作响,映得众将脸色忽明忽暗。
主位之上,镇西军主帅霍然起身,铁甲铿锵,目光扫过堂下:“三日后便是月圆,若真有敌从北谷暗门突袭,雁门关首当其冲!诸位以为如何应对?”
“主帅,”一名副将拱手出列,眉头紧锁,“此等军机要务,岂能凭一卷残帛、一封来路不明的军报定夺?更何况……”他顿了顿,目光有意无意扫向牛俊逸,“情报出自何人之手?一个流亡女子,一个身份未明的公子,便要调动全军布防,岂非儿戏?”
质疑声如潮水般涌起。
“是啊,万一这是敌军设下的反间计呢?”
“幽冥阁与乌兰部勾结,证据何在?就凭那枚模糊印章?”
牛俊逸立于堂前,神色未动,唯有指尖微不可察地收紧。
他没有争辩,只是缓缓展开手中那卷西域盟约残卷,墨迹斑驳,却字字如刀——“月圆之夜,开北谷暗门”。
他正欲开口,一道清冷女声忽自帐角响起。
“若非有人舍命送出,我们连敌在何处都摸不清。”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麴云凰缓步而入。
她一袭玄色劲装,肩披薄甲,眉目冷峻如霜雪,唯有眼底藏着一丝极深的暗涌。
她走到案前,将一枚铜牌轻轻置于桌案之上。
铜牌边缘磨损严重,正面刻着半枚残印——正是幽冥阁左使令牌。
“子时三刻,韩烈放行栈道,亲手将李昭送出风崖口。”她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钉入木,“他本可杀李昭灭口,也可封锁消息,但他没有。他选择了断后。”
帐中一时寂静。
有人低声嘀咕:“可他终究是幽冥阁左使……二十年前麴家覆灭,他不也活得好好的?”
这话一出,空气骤然凝滞。
麴云凰眸光一寒,正要开口,却见牛俊逸悄然靠近一步,低声在她耳畔道:“眼下不是追忆之时,而是如何让韩烈的‘疏漏’变成我们的‘先机’。”
他的声音极轻,却像一缕清风,吹散了她心头翻腾的旧影。
她闭了闭眼,再睁时,已恢复清明。
牛俊逸转身面向众将,语调沉稳:“诸位不信情报,可有人愿信一条人命?李昭带回的,不只是密信,更是韩烈用命换来的窗口。我们不必信他忠心,只需利用他的‘动摇’。”
他顿了顿,目光如刃:“我提议——行‘双信计’。”
全场肃然。
“其一,命李昭潜回敌营外围,投放伪造密令,宣称镇西军将于明日子时提前夜袭幽冥阁侧营,动摇其军心;其二,我亲率三千轻骑,于今夜佯动出营,制造大军调动假象,诱使敌方提前暴露布防反应。”
他目光扫过众人:“若韩烈仍存良知,必会设法延缓敌军调度,甚至暗中压下情报。反之,若敌军立刻全面戒备,便说明他已彻底倒向幽冥阁——那我们也未损失分毫。”
主帅沉吟片刻,终于点头:“准!即刻部署!”
命令下达,诸将陆续退去。
帐中只剩牛俊逸与麴云凰。
她站在灯影边缘,指尖再度无意识摩挲那枚铜牌,仿佛能触到二十年前火场中那双将她背出烈焰的手。
“韩哥哥……”她低喃一声,声音几不可闻。
牛俊逸静静看着她侧脸,眸底掠过一丝心疼。
他知道她不是不信韩烈会背叛,而是不愿相信——那个曾为她挡下毒箭、在她父亲灵前跪哭整夜的少年,竟成了今日敌营左使。
但他更清楚,此刻任何情绪都是破绽。
“他会选哪一边,很快就会见分晓。”他轻声道,“我们能做的,是不让他的牺牲白费。”
她缓缓点头,将铜牌收回袖中,眼神重新变得锐利如刀。
夜色渐深,军令如火传递。
李昭换上黑衣,悄然潜出大营;牛俊逸披甲上马,亲率轻骑绕营奔袭,马蹄声震破寂静,火把如龙蜿蜒而去。
整个镇西军进入战备状态,箭上弦,刀出鞘,只待风起。
而千里之外,幽冥阁地殿深处,烛火摇曳。
韩烈仍跪于大殿中央,左臂上的麴家军徽在火光下狰狞如烙魂印记。
阁主声音幽冷:“你可知,今夜镇西军已有异动?”
韩烈垂眸:“属下不知。”
“哼。”阁主冷笑,“牛俊逸果然不简单,竟想用佯攻试探我军虚实。传令下去,各峰加强巡逻,但——不必调动主力。”
“是。”侍卫领命退下。
待殿中只剩两人,阁主缓缓起身,俯视韩烈:“你父当年背叛幽冥阁,死有余辜。你若敢步其后尘……”
话未说完,韩烈忽然抬头,目光如冰:“属下,忠于阁主。”
阁主凝视他良久,终是拂袖而去。
殿门关闭,烛火剧烈晃动。
韩烈缓缓闭眼,额角渗出冷汗。
他左手悄然探入怀中,取出一枚早已准备好的密笺,指尖微颤,却最终将其压入石缝深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