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寒风卷着落叶在废弃木桥边翻飞。
麴云凰望着眼前那名自称凤翎军的黑衣人,心中仍存疑虑。
对方已将半枚龙鳞令恭敬地捧起,与手中银玉佩拼合,咔哒一声,一道金光微闪——正是传说中的“龙凤双令”!
她心头一震,眼神复杂地看向牛俊逸。
“你……早知道?”她低声问道。
牛俊逸神色沉静,却难得流露出一丝柔和:“我只知道,我父皇曾说,这龙鳞令有一半是属于母妃的信物。至于它能唤醒多少旧部……我也没想到,会真的有人等这一天。”
他转头望向黑衣人:“你们……当年未被剿灭?”
黑衣人重重叩首:“回殿下,凤翎军并未覆灭,而是分散隐匿各地。当年先帝遇害,娘娘托孤于属下,属下誓死追随,只待真主归来,重聚旧部!”
麴云凰心绪起伏不定。
原来,这个男人身上竟还藏着如此惊天的身份与过往。
难怪他行事沉稳、谋略过人,甚至连严嵩也未曾彻底动他……
但她来不及细想,一行三人已随黑衣人登上一艘藏于芦苇深处的小船。
小舟轻荡,沿着暗流逆水而上,穿行于密林之间。
四周寂静无声,唯闻桨声潺潺,仿佛整个世界都屏住了呼吸。
途中,黑衣人取出一卷残旧地图,摊开在牛俊逸面前。
“这是凤翎旧营所在,位于北境断龙岭。此地易守难攻,且设有三道暗哨,外人难以靠近。”他指着图上一处隐蔽山谷,“我们将在子时前抵达。”
麴云凰凝神细看,眉头微蹙:“你说凤翎军余部尚存,可有多少人马?”
黑衣人迟疑片刻,才低声答道:“不足千人,皆为忠义之士,多年来靠接济江湖侠客与朝廷遗臣维系。”
牛俊逸轻轻一笑,语气却坚定如铁:“一千也好,一万也罢,只要心志一致,便足以撼动天下。”
他抬头望向远处漆黑的山影,眼中似有火焰燃起:“如今龙凤双令重现,正是号召旧部之时。若能联合江湖正道,再辅以朝中明眼之人,未必不能扳倒严嵩。”
麴云凰听得这话,心口猛地一颤。
她一直以为自己只是为家复仇而来,如今却被卷入一场更宏大的风暴之中。
她看着身旁的男人,忽然觉得他不再只是那个温柔含笑、总在她身边默默守护的牛公子了。
他是龙,蛰伏多年,终要腾空九霄。
与此同时,在京城最深处的严府内,灯火通明。
大厅之上,严嵩端坐主位,身侧站着管家与严虎二人。
管家躬身禀报:“殿下已被引至凤翎旧营,一切按计划进行。”
严嵩抚须轻笑,眼神却阴冷如蛇:“好啊,让他们去闹吧。凤翎军残党若敢现身,正好一网打尽。”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严虎:“放出风声,就说龙凤双令乃伪造之物,意图动摇大梁根基。让江湖传言四起,叫百姓不信其真假。”
严虎点头应命:“属下这就安排。”
严嵩缓缓起身,负手而立,目光深远:“一个失势的皇子,一个落魄的将门孤女,妄图与我争锋……呵,就让他们尝尝什么叫天罗地网。”
回到船上,夜已深。
小舟终于靠岸,众人踏入一片幽深林间营地。
篝火点起,数十名身穿古式战袍的汉子围拢过来,跪地高呼:
“属下参见殿下!”
“凤翎军残部在此,愿誓死追随!”
牛俊逸站于火光之下,神色肃然,接过其中一名老将递来的酒盏,一饮而尽。
“诸位辛苦了。今日重聚,非为私怨,而是为了洗清冤屈,匡扶正义。”
他声音不高,却字字铿锵,直击人心。
麴云凰站在一旁,望着这一幕,心中涌起前所未有的震撼。
她本以为自己只是一个复仇者,如今却成了这场复国风暴的中心之一。
“原来你早有谋划。”她低声对牛俊逸说道。
牛俊逸转头看她,眼中光芒闪烁:“我一直等一个人,能在乱世中并肩作战的人。现在,我找到了。”
他说完,从怀中取出一封泛黄的密函,递到她面前。
“这是我母妃临终前所托,她说只有你能解开其中之谜。”
麴云凰怔住,指尖微微颤抖地接过密函。
她隐约察觉,这封信背后,或许隐藏着更大的秘密。
但此刻,她尚未打开。
因为她知道,一旦揭开,就再也无法回头。
夜色如墨,麴云凰将密函贴身藏好,指尖仍残留着那泛黄纸张的微凉触感。
火光映照下,她的眼神愈发沉静而坚定。
牛俊逸的话仍在耳畔回响。
他将密函递到她手中时,眼神里藏着几分试探与信任,仿佛早已认定,唯有她,能揭开这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营地篝火渐熄,众人已陆续散去休息,唯独他们二人仍立于林间空地之上。
“我要回京城。”她低声说。
“现在?”牛俊逸微微蹙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