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他们敢和我们对打,不可能吧?”姜副政委并不认同李旭东的话。
“没什么不可能的,我这次去缅甸,就是为了打破苏联对我们华夏的陆上封锁。越南那片地方一直不怎么服气我们大陆,从古至今,叛乱不断。从赵佗开始算起,一直到清朝两广总督孙士毅奉命带兵出镇南关,咱们在越南的土地上吃过不少的亏。现在他们能赶跑老美军,心里是不是会开始膨胀?会不会觉得自己天下无敌?”
李旭东缓缓地开口说道。
“嘶,我说怎么对越的支援比过去少了,根子原来在这里啊!小李,你这是未雨绸缪啊。”姜副政委一拍大腿,立刻接话道。
想着即将到手的两个团的装备,姜副政委不动声色的拍了李旭东一记马屁,只是心里仍旧没当一回事。越南一个弹丸小国,怎么可能对大陆展开进攻呢。
“呵呵,这人呐,不管是谁,野心膨胀了,就会拿古人最辉煌的时候去对比。我们认同的边界,越南不一定会认同。毕竟对于军人来说,没有什么功劳能与开疆拓土相比,更没有什么比封狼居胥更浪漫了。要知道越南国土面积最大的时候,北到南岳衡山,都是他们的地盘。”
李旭东顿了顿,接着说道:“现在他们真把老美赶跑了,对于我们这个之和老美打了个平手的华夏,他们会看得起?海上,我们的军舰约等于零,苏联可以源源不断的向越南输送物资,这个我们想拦都拦不住,一旦南北两个方向再夹杂着西南的印度一起对我们动手,我们怎么办?”
军队的战斗力是需要锻炼的,自从抗美援朝以后,内地几乎没打过什么太多的仗。
这是好事,但也是坏事。
“咱们家的军队这么多,不至于连印度和越南都打不过吧?”郑桐对此有不同意见,年轻人不顾场合发表自己的看法,还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的发言有多精辟,不过他的话也是大家的心声。
“呵呵,北边的军队不能动,要调也是从中部战区抽部队出来。可咱们的一线部队能有多少?有的当兵三年,只打过五发子弹,每天的训练时间为一个小时。我就不说这样的士兵上前线,只有送死的份,就是那些基层的军官,又有几个经历过战争?军队搞建设,本身这种提法就有问题。虽说我们能胜利,可代价太大了。”
李旭东的说辞是参照现在二线部队的情况说的,一点水份都没有。
“小李啊,你的意思要长抓战备,可我们现在的基础建设任务也不轻呐。”姜副政委陷入了两难。
“其实要解决这样的问题也不难。羊城军区对应的不是海战就是热带丛林和山地,训练机制改一下,针对山地和丛林专门训练,再加强部队的装备,开办学习班,加强基层军官的基础素养。我估摸着用全民皆兵对抗越南的全民皆兵,还是**不离十的。”
“所以你捐赠给我们装备,并不是让我们送到上面去的,对吧?”姜副政委用欣赏的目光看向李旭东。
“所有的装备都要经过实战,越南那边的天险很多,桂南那边多山,两者的地形都差不太远。咱们的报话机在洼地估计性能很不好吧?要是到了山里,将不知兵,兵不知将,这仗还怎么打?越南人打了几十年的仗,战争的基因刻进了他们的骨子里,一个不慎重,我们搞不好要吃大亏的。”
“不至于吧?咱们的战士不可能那么脆弱,你把敌人想得太强大了,把自己想得太弱小了。”姜副政委有些不高兴了。
“我也希望我们的军队是全球第一,可实际情况摆在这里了,北越收拾完南越,估计还要理清一下内部的环境,五年时间内,我们和越南人必有一战。大家可以想一想,这五年时间里,我们的战斗力还会不会有现在高。战斗技巧我们教会了越南人,先进的武器装备苏联人给了,他们人手一支冲锋枪,我们呢?火力比不过他们,战斗力我看也比不上他们,要是比牺牲,他们也不见得比我们弱多少。”
李旭东的这番话出自肺腑,但不可避免的又被大家质疑了。
“叔,咱们的陆军天下第一,这可是全世界都承认的啊,怎么到了您嘴里,咱们的军队连个越南都打不过了,我不服啊。”郑桐第一个不同意。
“嗬,小屁孩子懂什么!这样吧,等新装备到了滇省,你们军方安排一场对抗赛,就和印尼的一个团碰一碰,武器装备上的强悍,足以让大家看清这个现实问题。”没等姜副政委反驳,李旭东就率先提出了来一场对抗赛。
“呵呵,行啊,当年我们收拾蒋家军,那叫一个摧枯拉朽。现在我们再试试海外的李家军,互相掂量掂量也是不错的选择。”姜副政委立刻就答应了下来,他就不信这李家军还能比自家的军队更厉害。
“那就两场吧,一方攻,一方守。等碰完第一场,再开第二局,攻守互易,大家也找找不足和差距。地点就放在桂生南部的大山里,您看怎么样?”李旭东提议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