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微凉,李旭东搂着秦京茹的肩膀说道:“据说光的速度是每秒钟三十万公里,只要能突破光的速度,就能返回到过去。可这个人要是回到了过去,必将改变一些历史,那这被改变了的世界还是现在的世界么?”
秦京茹愣了愣,自家爷们儿说的每一个字她都能听得懂,可组合在一起,她就听不懂了。“爷,您说的是啥意思啊?”
“就是说如果你自己莫名其妙到了古代,那么你会对这个世界有所改变吗?”李旭东讪笑着说道,这些秦京茹不懂的问题,他才会对她说,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发泄一下。
和秦京茹探讨这个问题,简直和对牛弹琴差不多,秦京茹傻白甜的回答,也注定了她要穿越到历史中去,注定活不过两集。
李旭东没指望她能回答个满意的答案。原本生物药厂六六年招收一批望城的青年农民进单位,可历史已经被他改变了不少,就连他父母是不是会相亲相爱,都是一个未知数,何谈他的存在呢。
省委梓园的会议室里面,乌烟瘴气的,好些杆烟枪都在不停地往外冒烟,讨论的议题就是李旭东提出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建设问题。
讨论的结果不太好,大部分领导都在袖手旁观,保持着随大流的心态,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永远都不会错。在这个政治挂帅,经济不值一提的社会里,又有哪几个领导能冒天下之大不韪来明目张胆的支持这个计划呢?
李旭东要的不多,只要省里和市里能往上面提建议,国家同意建设,再拨出一部分款项,他还真不介意捐出一部分钱财,帮助建设自己的家乡。会待见,李旭东还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这么多儿子,将来总有一个两个到内地来发展。到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候,自己的这番见解再被人提及,必定会有人支持。
到了那时,李家帮助国家发展经济,助力国家建设,未必比荣家差到哪里去。
除了这个因素,李旭东还想趁着中缅关系最差的时候,把缅甸收入自己的棋盘里。
至于是采取世袭制还是总统制,那就再说了,反正现在的缅甸和内地的关系几乎降至了冰点,如果李旭东能够趁着美苏在中东形成对峙的状态下,再在内地吹吹风,舍弃部分利益,家里那个臭小子举着内战的名义拿下整个缅甸也未尝不可能。
再次醒来,十月小阳春的尾巴似乎被切掉了,老天开始变脸,看不见太阳,好在没有下雨。
李旭东看完昨天发来的报纸,一切都还在自己的预料之中,心里就有了决定。“京茹,你留在这边吧,我和无忌去生物药厂看看,你要是觉得烦,就到周边玩一玩,青少年宫和烈士公园都离得不远,你可以出去走走。”
“我也想按您说的那样做,可姐姐们出门就交代了,要和你寸步不离的,您当初既然答应了,就应该要做到。”
秦京茹可不敢放任李旭东出去,这是姐姐们和自己达成的共识,不论是谁陪在李旭东身边,都有义务和责任去阻挡近距离的刺杀,哪怕自己的命丢了都在所不惜。
秦京茹虽然有些憨,但并不傻,昨晚她就感觉到了,老李的家绝对是在星城。
或者说他肯定在这里待过很长一段时间,不然李旭东不会这么熟悉这里的地名,甚至连公交车从哪里到哪里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情。
不管怎样,李旭东一行还是到了生物药厂,领导还是那么几个老解放干部,身上也都穿着中山装,不是深蓝就是浅灰。
有些干部一辈子都是一个职务,没渠道上升,也没能力调到另一个部门。
“各位领导,我在厂里随意走走,你们别管我,我自己在厂里走一走就好,省得工人们紧张,午饭的时候我自己到食堂就行。”李旭东是真不喜欢虚情假意的客套,除了几个亲近的人,他就是个平时情愿把嘴巴闭臭了都懒得说话的人。
拗不过厂里领导的热情,厂里最终派出了他们认为最合适的一位中年妇女陪同李旭东一起“视察”。这女的李旭东认识,姓刘,叫刘尚德,管着工会和妇联,还是副处级干部。
“刘,刘同志,咱们就这么走一走,我参观一下二车间就行。”办公楼旁边是一个超大的凉水池,中间的凉水塔超大,抽上去的水淅淅沥沥砸进水池,噪音很大,说话得靠喊。
“李旭东同志,这座厂建设的时候,我就来了,那时候我还见过你,只是你还是这么年轻呐。”刘尚德操着一口星城塑料普通话和李旭东对喊。
“现在一、二车间的生产情况怎么样?设备运转正常吗?”李旭东问道,这会儿已经过了凉水塔,声音也渐渐恢复到正常。
一车间生产动物疫苗,防治鸡瘟、猪瘟的,二车间生产植物生长刺激素,三车间生产雌激素的衍生产品生根剂,四车间是动力车间,保障整个厂区运行的。
“还行,工人们的积极性很高,生产挺正常的。”刘尚德还以为李旭东是过来调研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