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们,随本帅冲破穆军!”
一马当先的赵无忌手提长枪杀入战场,长枪横扫人仰马翻,左右两侧的穆卒触之即死,血雾升腾。
“哈哈哈,痛快!”
赵无忌眼中精光闪烁,脸上带着凶狠也带着畅快。
自从几年前不再独自领兵调入中枢后,就远离了战场,但他过的并不痛快,沙场宿将,不能上阵杀敌,整日俯身于案牍间是最大的折磨。
但他又不得不如此。
一来他迎合女婿这个当今大燕皇帝安阳,代表一些老将,就必须要主动站出来做出退出一线的姿态,将领兵的机会让给安阳看中的年轻将领。
二来他必须要为女儿外孙考虑,身为大燕外戚,女儿为皇后,外孙为太子,自己儿子还在亲卫军中,兵权太甚不是好事,他只能入中枢。
如今好不容易有一次能再上战场的机会,自然是开心异常。
为了这个机会,他甚至以官位及外戚的身份相压才拿下这次好不容易得来的上阵杀敌的机会。
裴烈、蒙戬两个老贼还想与他抢,不自量力!
不知道本相乃军机正相吗?
不知道本相乃皇帝岳父吗?
两方援军的洪流汇入厮杀正酣的战场,整个大战变得更加激烈!
只是。
两方的援军入场没多久,看似焦灼的战场也悄然出现了变化...
两军援军驰援进战场前。
穆军一万七千兵力主动向一万五千兵马的定襄军进攻,虽然夹杂着沿途收编的几千杂兵,但毕竟有一万老卒支撑,且携一路连战连胜的高昂士气,打顺风仗,与定襄军尚能短时间杀成势均力敌之势。
但却不能长久。
一旦陷入焦灼之势,这些杂兵就会成为整个穆军的致命漏洞。
两方援军进入战场前,这个致命点完全看不出来,而在两方援军分别驰援进入战场后,战场的厮杀更加激烈,也再一次掩盖这个致命点。
但这个致命点却在逐渐凸显。
原本一万七千余穆军进攻了许久也没有撼动定襄军的防御,洪水撞上了堤坝,进攻受挫,士气必然逐渐衰退,穆军就隐隐有些不振。
那些一路收编的仆役与囚徒成的杂兵自然而然的升起了无法战胜的念头。
原本穆军五千援兵的出现,犹如注入了新的活力,让穆军不振的士气强行提了一口气,穆军这些杂兵只能夹杂在军阵中再次咬牙嘶吼奋力厮杀。
但燕军援军的杀入又如一盆冷水浇灭穆军提起来的士气。
上一刻以为胜机来临,下一刻希望破灭,这种落差不是穆军这些杂兵能承受的。
没有胜机,又要如同没有援军前无止尽的厮杀,不知道多久才能有胜机,而这个不知多久是需要他们用鲜血和人命来填的!
于是。
这些还存活的杂兵有了惧意,下意识的丧失了厮杀的斗志,厮杀到此刻,甚至很多穆军老卒也是如此...
反观燕军。
皆是两年前经历血战的燕穆老卒伤愈后编入定襄军,又经过一年多的剿匪整训,战斗力绝对不可小觑。
穆军初始进攻看似猛烈,但却没办法撼动他们的防御军阵,厮杀了这么久,一线厮杀的兵卒明显的能感受到穆兵力有不逮。
如此变化,都不用各个队曲长喝令,奋力厮杀的燕兵自然而然由防御变成了反攻,不断的前厮杀推进!
“连这些禁卫公子兵都用上了!”
“够决绝!够狠!”
穆军中军中的申不余一双铜铃大眼直勾勾的盯着战场,胸膛大起大伏,脸黑如炭。
防守一国帝都的禁卫都敢带出来,这是正常将领干的事的吗?
就不担心帝都无兵可守,就不怕他他一战而胜顺势攻入帝都吗?
就这么自信吗?
申不余长叹一口气。
他知道,从他让援军杀出,燕军定襄军完全没有骚乱,紧接着赵无忌带着左禁卫杀出,他的部署,燕军早已知晓,方有如此自信。
原本顾忌定襄军的强悍,想以众胜寡来弥补战斗力,现在却变成了寡。
这赵无忌几千左禁卫入场的时机选择的也如此之好,早不入战场晚不入战场,却紧跟他的援军进场。
那几千左禁卫公子兵没有多少战斗力,却要比他那收编的几千杂兵战斗力要强上不少。
真是处处皆算计到了!
“败了啊!”
申不余再叹了一口气,浑身的气势逐渐消散。
看着战场上,“左禁卫”“赵”字旗带着甲士与定襄军配合下,如浪潮般一浪接一浪的冲击着他的兵马,而他兵马军阵已完全凌乱,许多兵卒开始后退...
他知道将士们已心生惧意,溃败之势已至,转瞬间,少量兵马的后退肉眼可见的变成大范围的溃败!
而他只能已无计可施。
“快撤!撤回商南郡!”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丢下溃败纷乱的战场,申不余调转马头,带着一千亲卫快速向后而逃...
“申不余!哪里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