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曼彻斯特的天空还蒙着层灰蓝色的薄雾,老特拉福德球场的轮廓在远处若隐若现。一架湾流G650私人飞机正静静停在曼彻斯特机场的VIP停机坪上,引擎尚未启动,却已像一头蓄势待发的银灰色猛禽,等着载着特殊的乘客穿越欧亚大陆。
机舱门打开时,阿历克斯·弗格森爵士正被大卫·贝克汉姆小心地扶着下台阶。78岁的老人穿着深灰色西装,领带打得一丝不苟,只是步履比从前慢了许多,左手始终轻轻搭在大卫·贝克汉姆的臂弯上。“别像扶瓷娃娃似的,大卫,”他回头看了眼这个曾被自己罚去踢青年队的弟子,嘴角扬起熟悉的弧度,“我还没到需要推轮椅的地步。”
大卫·贝克汉姆笑着松开手,却悄悄落后半步护在老人身侧:“您上次也是这么说的,结果在老特拉福德的球员通道里差点绊倒。”这话让跟在后面的韦恩·鲁尼“噗嗤”笑出了声,他怀里抱着件折叠整齐的曼联球衣,号码是老帅执教时的标志性数字——27年。“爵爷,您看我把这个带来了,”韦恩·鲁尼把球衣递过去,“万一碰到皇马那帮老家伙,也好让他们回忆回忆谁才是欧洲之王。”
阿历克斯·弗格森爵士接过球衣,指尖抚过胸前的队徽,忽然咳嗽了两声。瑞恩·吉格斯立刻从随身包里掏出药瓶,倒出两粒白色药片递过来:“医生说起飞前得吃这个,预防高空反应。”老人顺从地接过药片吞下,喝了口大卫·贝克汉姆递来的温水,忽然抬头望向天边:“当年带你们去莫斯科打决赛,也是这样的好天气。”
那是2008年的欧冠决赛,曼联在点球大战中击败切尔西,大卫·贝克汉姆捧起了他执教生涯的第二座大耳朵杯。瑞恩·吉格斯低头看着自己的运动鞋,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雨夜的卢日尼基球场:“您当时在更衣室里说,‘如果你们敢在点球时脚软,明天就给我去铲煤渣’。”“结果你第一个罚就进了,”老帅眯起眼睛笑,“不过维恩那脚射门差点把球踢到看台顶上去。”韦恩·鲁尼挠了挠头,耳尖微微发红:“那不是紧张嘛,毕竟是第一次在您面前踢决赛点球。”
说话间,三名穿着白大褂的医务人员已经登机检查完设备。为首的女医生走到阿历克斯·弗格森爵士面前,拿出血压仪:“爵士,我们再测一次血压就可以起飞了。”老人伸出胳膊,看着水银柱缓缓上升,忽然朝球员们眨了眨眼:“瞧见没?这就是退休的坏处,连出门都得带个‘监管队’。”众人都笑了,笑声里却藏着不易察觉的心疼——谁都记得两年前那个惊心动魄的早晨,老人突发脑溢血被送进手术室时,韦恩·鲁尼在医院走廊里红着眼圈说“要是爵爷有事,我这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没多去看他”。
血压稳定在135/85,医生点头示意可以起飞。阿历克斯·弗格森爵士被扶进机舱时,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这架由曼联俱乐部主席罗列专门调来的私人飞机显然经过精心布置:靠窗的位置放着老人最爱喝的苏格兰威士忌,冰桶里镇着他常抽的雪茄(虽然医生严禁他碰),甚至连座椅靠垫都是曼联的红白色。“罗列这小子,倒是比你们几个懂事,”阿历克斯·弗格森爵士拍了拍座椅扶手,“知道我见不得花里胡哨的东西。”
大卫·贝克汉姆帮老人系好安全带,自己在旁边的座位坐下:“这家飞机不属于曼联俱乐部,而是罗列主席的私人所有。一听您坚持要去伊斯坦布尔,二话不说就调过来了。他还说,要是您看完决赛想在土耳其多待几天,他把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游艇都备好了。”阿历克斯·弗格森爵士哼了一声:“告诉他少搞这些虚的,有这钱不如给青训营多买两个好苗子。”这话让机舱里的人都笑了,谁都知道,在这个老人心里,曼联的青训永远比奢侈品重要。
飞机穿过云层时,阳光透过舷窗洒进来,在老人花白的头发上镀了层金边。韦恩·鲁尼打开保温箱,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三明治:“爵爷,吃点东西吧,医生说不能空腹太久。”老人接过三明治,却没立刻吃,而是望着窗外的云海出神。
飞行过半时,老人有些累了,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大卫·贝克汉姆帮他盖上薄毯,示意其他人小声点。韦恩·鲁尼拿出手机,翻看着当年的照片——有阿历克斯·弗格森爵士在更衣室里咆哮的,有他把奖杯塞给球员的,还有一张是2013年退休那天,全队球员把他抛向空中的瞬间。“真快啊,”韦恩·鲁尼轻声说,“一晃那么多年了。”瑞恩·吉格斯点点头:“但感觉他从未离开过,每次走进老特拉福德,总觉得他还坐在教练席上。”
飞机开始下降时,阿历克斯·弗格森爵士醒了过来,看着窗外逐渐清晰的海岸线:“快到了?”“还有半小时,爵爷,”大卫·贝克汉姆指着下方,“那就是博斯普鲁斯海峡,左边是欧洲,右边是亚洲。”老人眯起眼睛,仿佛想透过云层看到远处的阿塔图尔克奥林匹克体育场,那里将是明天的战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