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西凉城阳关街上好不热闹,虽然夺剑大会还有一天才会召开,但受邀参会的江湖客们几乎已经到齐。
在等待夺剑大会召开的前夜,无所事事的江湖客们已经找到了新的快乐。
在户籍制度受到官府严格控制的时代,一个普通农民可能一生都不曾离开过自己生活的村镇。而江湖人冲州撞府,走南闯北。几乎是当时世界上眼界最开阔的群体。有着相比普通人更广泛的信息渠道、关系网、价值观和朋友圈。彼此认识也并不奇怪,大家有的是神交已久,有的是多年旧识,有的是一见如故,有的是往日旧恨。但唯一相同的是,大家平时都是行踪不定,交通不便。因此除了通信,彼此鲜少见面。
这下法门搭台,为大家提供了难得一见的相聚机会,这些人自然会好好欢聚一番。虽说法门劝告大家不要动武生事,都是江湖儿女,炬子的面子必须给到。但大家难得一见,喝酒狂欢总合情合理吧。
于是他们迅速占领了西凉城的大街小巷,无论是居民区还是商业区,但凡是能够找到有一滴酒的地方,到处都是他们呼朋唤友,推杯换盏的身影。
还有的江湖客仇人见面,若是两方矛盾不大,那便找个德高望重的朋友说和,一起把酒言欢,一醉泯恩仇。若是久怨难消,冤家路窄,但碍于法门的面子,大家不好当街对砍。那也总要坐下来定好时间地点,等到夺剑大会结束之后做个了断。当真是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了。
那些天,西凉城的商业收益被提升了整整一倍。毕竟有这帮豪客做客西凉,他们身边还有无数同道中人陪伴。无论是高兴上头还是碍于面子。他们都在花钱时都一掷千金,慷慨过人。不但让大街小巷里经营餐馆酒水和住宿的老板们直接受益。其他行业也跟着沾光赚钱。就连街头卖纪念品的小贩们都跟着大赚了一波。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意盈盈,皆大欢喜。
当然,有人高兴,就有人发愁。有这帮大侠齐聚西凉,最紧张的自然是大秦官府了。夺剑大会的前几天,负责维持治安的西凉刑官忙得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生怕这帮目无法纪的大老粗喝醉了以后挥刀作乱。他们背地里不知把剑秋的祖宗十八代骂了多少遍。那些天,就连西凉大街上巡逻的界军数量都比平时多出了好几倍。刑官们甚至需要从友邻的兄弟城市借兵,才能组织起足够的界军力量来维持城市的治安秩序。以免引起百姓们的恐慌和震慑不法之徒想要借机浑水摸鱼的野心。
阳关街隔壁的玉门街上,一家酒馆里此时门庭若市。不仅店内的十多张桌子已经坐满食客。就连临时从店门口摆到马路对面的桌子也被占满。笑得老板合不拢嘴,忙得酒保伙计脚不沾地。饶是如此,还有不少江湖客难得一见的规规矩矩在门外排队等候,只能空出桌子,自己再上去把酒言欢。
要让这帮人老老实实的排队可不是容易,可这次不同,大家都是跑江湖的,没人怕你。要是有人敢上去耍横,恐怕会被满店的江湖人痛打一顿再扔到大街上,到时候就更丢人现眼了。
一个劲装结束的大汉端着酒杯到处和人说话。无论是认识还是不认识的,只要那张桌子上有一个人能被他叫的出名字,他便凑上去和人痛饮一番。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好像都不太喜欢他。
他的小弟就坐在位子上,也不停的和熟人举杯。一个小弟说道:“二哥,我咋看老大和人套近乎,没人搭理他呢。”
“废话,做咱们这行,赚钱是没问题,但想弄个好人缘可太难了。你看咱老大,够有钱吧?但是拿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钱都是靠着给人家做舔狗挣来的!”
那个小弟满脸不服气:“哼,这些人对咱爱搭不理的,到时候有求咱们的时候。”
“嘿,你这人咋咒人家呢?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些人不待见咱们,不就是嫌咱们晦气吗?他们知道这行赚钱,自己又看不起这行。到时候还不是便宜了我们?只要数钱数到手抽筋,管他怎么看咱们?”
他们俩正说着话呢,老大端着杯子走回来:“你们俩不给我出去发名片拉生意,跟这聊什么呢?菜也被你俩吃光了!”
那个老二说道:“老大,你也知道的,现在大家心情都挺好,咱们跑去跟人家拉业务那不是找骂吗?难不成让我们一张嘴就问:大哥,最近家里死人了吗,要是死了人,可别忘了找我们哟!这简直不是找挨骂,这明明是找挨打呀!”
“那又怎么了?能挣着钱你还怕挨骂?我不是也挨骂吗?告诉你,咱这一行想拉生意,就得学会一边挨骂,一边赔笑脸。等你学会了这手,只要世界上还有一个活人,你就不怕没生意!”
“对对对!”老二心里想道:“挨骂的是我,挣钱的是你,你当然愿意挨骂了。爷挣的是跑腿钱又不是挨骂钱。谁爱去谁去,这个烂爷摆定了,你奈爷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