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灵异 > 四合院之建国后我是大资本家 > 第38章 春去秋来

1952年正月,李家可谓是来往宾客,滔滔不绝,拜年的,送礼的,走亲访友的。都快把李家门槛踏平了。有政府官员,老爷子的好友。也有自家商行里的伙计,掌柜的。还有一些老爷子生意伙伴。反正从初一到初十,来客就没停过。

年后十五,七叔开始忙碌起来,经常几天都见不到人影。每次一见面,就跟老爷子讨论村里建学校,养殖场的事。反正没有停歇过。

李子航有时候想找七叔,让他陪自己出去逛逛,但看着他没时间,也就没开口。

结束寒假,上半学期开学。李子航跟小雨水又开始了三点两线的生活,家里,学校,干爷爷那学外语。

一晃就开春了,天气变暖和些,装修队也开始装修七叔住的内院的那2间屋子。

李子航的照片工作室的设备也到齐,给他也装修出一间摄影,洗照片工作间。

过年这段时间,村里人来拜年留宿,没地方住。都安排在别的地方。这也让老爷子有心,把后院空的房间装修成客房。

自家不伦不类的垂花门,也重新建成广亮大门。过年那段时间,老爷子的好友,就经常拿自家大门打趣老爷子。

气的,只要有人敢跟老爷子说大门的事,他就立马甩脸子给人看。

奶奶还拿这事说老爷子。说本来就是,谁家正经人把裤衩子穿到裤子外面来显摆。李子航听着奶奶说的话,真想反驳她,以后老美的一个超人,就喜欢把红裤衩子穿到外面,满世界溜达。

初春,一大爷又挨打了。同样的地方同样的情景,只不过这次是挨了几个大嘴巴子。脸上的五指印几天才消下去。

李子航一家人是心知肚明。而院子里的人还劝解一大爷,让他以后别去那个地方买东西了。说他跟那地换冲。两次挨打都在一个地方。搞得易中海都自我怀疑了。

入夏,四九城的天气开始热了起来。北边半岛的局势情况越来越明朗。好多受伤的战士,因为伤残原因已经,被安排退伍转业。四九城也迎来英雄们的归来。

可这时国家还一穷二白,十分艰苦。根本没办法妥善安排这些英雄。再加上他们基本上都是落下残疾。很多岗位都没办法正常工作。只能拿着补贴工资,养家糊口。日子过得十分贫苦艰难。

前世的李子航,只在一些影视剧,和文献上看过这些。也没太大的感触。可这一幕幕真实发生在他的身边。深深触动他的心季。

李子航感觉他家应该为这些英雄做些什么,不能让他们流血又流泪。能做一些是一些。于是这天下午,从干爷爷家学习外语回来后。一家人坐在餐桌旁,李子航说起这事。

李子航:“爷爷,您最近看到从北半岛回来的战斗英雄没。”

老爷子突然听到孙子说起这个话题,神色也正式了起来:“怎么!你想说些什么?”

李子航:“爷爷您知道吗?我有几个同学,他们的父亲就参与了北半岛战争。有的回来了,有的永远也回不来了。”

“回来的英雄,他们都是残疾的。就靠着微薄的补贴金过日子。好一点的还安排了看大门。不好的只能在家等待政府的安排。可他们一家老小也是要过日子的。”

“全家啃着窝头,一碟咸菜还分着吃。就这样都还吃不饱。衣服都是打满了补丁,父亲穿完儿子穿,大的穿完给小的穿。一件衣服跟传家宝一样,传了三代。有的鞋子都漏脚拇指了。也是缝缝补补又三年。”

“爷爷跟您说句实话,自从看到这些英雄们过的日子。每次我在家大鱼大肉的吃饭,我没有感觉到幸福,我满脑子都是那些英雄,一家老小吃窝窝头,啃咸菜的场景。”

“爷爷,我觉得我们该为这些英雄和烈士家属做些什么。最近一段时间,我看到他们贫苦的生活,我心堵的难受,也很压抑。”

一家人聆听着李子航的述说,全都放下了碗筷,沉重的看着他。

老爷子此刻也把孙子当大人了。语气有些沉重的说:“孙子你能说出这些话,让我感到很欣慰。你想让我怎么做,你有想法吗?”

李子航缓了缓情绪说:“这一个多月,我日思夜想。倒是有些想法。”

老爷子:“说说看。”

李子航:“第一建厂,招收那些英雄,和生活困难,列家属。第二咱家一些不重要的岗位,他们力所能及的工作多招收那些英雄。”

老爷子看着孙子说:“第二点倒是好办。这建厂,你有什么想法没。这厂不是说建就建的,别到时候好事办成坏事,咱家亏点到没关系,以后再拖累了他们就麻烦了”

李子航:“建厂我也有些想法了,他们都是因为伤残才退役的,咱就建些轻产业的厂。他们能干得了的活”

“比如,粉笔厂,据我所知好多学校老师上课,还用石粉笔,在黑板上写字。咱们就买设备,建厂,培训他们。”

“少了腿的,难道就不能做再轮椅上工作,那些出力气的就不能招些身强体健的烈士家属。缺了一只胳膊的一只手就不能干活了?我看那些缺了一只胳膊的英雄,干活不一定比普通人差。他们不管意志还是,服从管理性,都比普通人强了太多。”

“粉笔出来后,咱们就让政府出面,以及低的价格,卖给全国学校。只要保证不亏,少赚点也无妨。然后再全国蔓延建厂。”

“还有,像书本,试卷,课本,咱们可以联合教育部建个印刷厂,以同样的方式安排人。到时候再每个城市都开个书店,这学生试卷,课本,可以指定式的出售给每个学校。”

“还有卷烟厂,我看到小鬼子一个报道,能直接用废报纸和铅做纸铅笔。橡皮厂,火柴厂,蜡烛厂,牙签厂。咱们都可以按照这个模式来。”

“还有就像咱们村里的养殖场,我不信他们连捡个鸡蛋,喂喂鸡都不行嘛!”

“这厂子建起来了,保卫人员总需要人吧,咱们就招收那些烈士家属成年男性。再让那那些上过战场的英雄训练他们。这样一来就可以安排,大量的伤残英雄,和烈士家属。”

老爷子听完孙子说的话,开始真正把李子航当成一个成年人做生意来对待。

老爷子:“怎么管理你有想过吗?”

李子航:“跟村里建厂一个模式。政府出地,咱家出钱,军队出人出名单。”

老爷子:“你再仔细说说”

李子航:“政府出地,咱家出钱这不用解释了。军队出人,出名单。就是让军队把那些残疾,战斗英雄和困难烈家属的名单,给政府。”

“政府出面审查核实,出面跟当地政府人员协调。包括选址,指定所有学校购买厂产品。咱家只管理厂子,不参与人员招收。政府同样负责监督厂子,但不参与直接管理。”

“还有一点,就是咱们厂子出来的产品,质量上最起码过的去,但价格一定比市面上的产品低。少赚点无所谓,只要保证不亏就行。一来能让学生家庭,和社会底层人民负担的起这些产品。减轻他们的压力。二来可以更好的安排那些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和困难家庭”

“还有一点,这招收人员也要从,残疾军人优先选择,然后再列家属,最后是困难家庭。”

老爷子看着侃侃而谈的孙子,让他产生了一种错觉,好像坐在他旁边的不是一个八岁儿童,而是一个政治思想非常成熟的成年人。

七叔很吃惊的看着李子航,有些不相信的看着他,仿佛不认识一样。

奶奶更是吃惊的问李子航,怎么想到这些的。

李子航也一一道来:“奶奶,您不知道,自从我看到他们困难的生活和凄惨。我每天都十分压抑。睡觉都睡不踏实。我就日思夜想,再跟着爷爷身后学到的东西。才把这些想法完善。我只想让自己好受些,能睡个踏实觉。”

奶奶听到孙子说的话,感叹起来:“老头子,咱家这是要出圣人的节奏。老李家主坟冒青烟了。”……

(sbqduo/biquge/110_110321/c4679327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bqduo。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du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