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越来越多的人群,心想这样也好。来的人越多,她送礼的效果更好。
宋锦上前两步,展颜一笑,恭恭敬敬向张郎中行了一礼,朗声道:
“宋锦代家父谢过张郎中多年悉心医治!特意准备了一份礼物,不成敬意,还请张郎中笑纳。”
说罢,拍手三下。
她身后排成一列的人得了讯号,变戏法一样的举起一块巨大的牌匾,上书,
“妙手仁心”
人群顿时热闹了起来,掌声,笑声,“好!好!好!”的喝彩声汇集成了一片。
“哎呦,瞧这事闹的,哈哈哈……”
“谁说不是呦,宋小姐带的人穿的多喜庆,怎么会是江湖门派的呢。”
“我的老天奶,这是张郎中应得的,我都想给他送这么一块牌匾。宋小姐这礼物呦,都送到我心坎上喽。”
“就会马后炮,怎么不见你送啊?哈哈哈”
”我这不是没钱嘛,这么大一块,实力它不允许呦,哈哈哈”
“宋小姐提前喊一喊就好了,我一定的去凑个份子。”
“下回谁起个头,咱们大伙儿也弄这么大一块儿,这是咱们欠张郎中的。”
“宋小姐真是蕙质兰心呀!”
“谁说人家是江湖门派来着?来打击报复的,哎!”
始作俑者的小药童,一脸疑惑的斜倚在门边,正傻乎乎的挠着脑袋,
“啊!?不是来踢馆的吗?是来给张郎中送礼的啊!?”
旁边一个年轻郎中一记爆栗瞧在他头上,
“你个傻小子,哪只眼睛看到人家是来砸场子的,就瞎嚷嚷。”
小药童哭丧着脸道:
“这怎么办啊?”
那年轻郎中没好气道:
“有什么难办的,你呀,就等着你师父赏顿好菜吧。”
小药童不解的问道:
“什么菜?为何赏我?”
年轻郎中轻笑了一声,
“竹笋炒肉啊,你说为什么赏你?”
小药童一听,“嗷”的一嗓子,转身就跑,转眼便跑的没了踪影。
就在小药童为“竹笋炒肉”而惶惶不安时,这件事的主角们却并未因为开头的乌龙事件而生气。
恰恰相反,宋锦时开心的。
正是由于人们的误会,才聚集了这么高的人气。也没白费了她弄这个大阵仗,效果比她预想的还要好。
张郎中早已感动的涕泪横流,这会儿正在被众人簇拥着,一声声的都是在夸赞。
夸赞他的医术高超,夸赞他的医者父母心,夸赞他的责任心。
张郎中望了望自己挂在墙上几十年的那副字:
“但愿世上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
那是他开始行医时亲手所书,警醒自己莫要忘了这人间疾苦,时刻提醒自己学医的初衷是什么。
张郎中本是穷苦农户家的孩子,遇到他的师父算是机缘巧合。师父见他秉性纯良,又有些学医的天分,才收了他做弟子。
行医十几年了,他本以为自己真的无欲无求,却总觉得有所缺憾。
他自幼便见了许多的人间疾苦,穷人瞧不起病似乎就是件再稀疏平常的事。
小病还能捡回一条性命,大病便只能等死。待他极好的邻居钱叔,便是生生被疾病熬死的。
原因无他,缺银钱罢了。
抓一副药的银钱已经让很多穷苦人家发愁了,医馆里那些郎中的诊金更是昂贵。
张郎中是个懂得变通的人。
他设立张氏医馆之时,也算是个小有名气的郎中,他收诊金的时候绝不手软。
正如他自己所说,少收一分,都是对自己医术的不自信,对师父医术的不尊重。
他却并不贪图钱财,亦不贪图享乐。自己赚了银钱,便时常去贫民窟义诊施药。
这么算下来,倒是没有多少钱花在自己身上,都在义诊时贴补在了那些药上面。
大家感念他的大义,但凡经济来得及,没有拖欠诊金不付的。
张郎中觉得,尽了自己一份力,虽不能让这个世间再无病痛,却也值了。这是他少年时代的抱负,尽自己一份力,让穷人看的起病。
只是心中总觉的有所缺憾,他不求财不图利的,到底是缺了什么呢?
直到今日宋锦来送礼,他心底里最想要的就是这个啊!
他义诊他施药,他可以散尽钱财,他并不图别人的报答。可是他内心却无比渴望别人对他医术的肯定。
他是张郎中,张郎中最是爱惜自己的羽毛。
他一度压抑着自己的渴望,好几十岁的老人家了,怎么能跟个要糖吃的小孩儿似的。
他张郎中又不求名,这样算什么,不还是算求名么?病患是不是肯定他有什么关系呢,自己是问心无愧的,对得起天地良心。
他总是这么安慰自己。
可是今天,他看着长大的小阿锦给他送来了那么大一块牌匾。平日里俏皮的姑娘,今日那样郑重。
还是那么多人看着,他们说什么?他们说早就应该给他送块牌匾过来,这早就是他应得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