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得知了小姐身怀双胎的喜讯,芷茹和芷舒高兴的一时不知该如何,
“青云师姐,小姐今日为了送殿下出征,四更天就起身了,到现在还没用早膳,现在时辰不早了,您跟小姐还是先去斋房用早膳吧!”
想着小姐如今一张嘴养三个人,可不能饿着了!芷茹和芷舒忙不迭的催着青云师姐快跟小姐一块儿去用膳。
“没错,青书,芷茹和芷舒说的有道理,现在什么事都比不过你的身子重要。
咱们先去用早膳,有什么话,一会儿再说!”
……
白马寺位于洛城内城西阳门外三里御道南,距离洛城皇宫约十里,建寺至今已有几百年。寺院早期建筑风格是传经地的“精舍式”伽蓝布局,然历经中原几百年,期间因战乱、朝代更迭,寺院损毁又重建,此时除院中尚存寺塔,建筑风格与本土其他寺院已无明显差异。
北元迁都洛城几十年间,在朝廷和权贵信众的资助下,白马寺新建的殿宇和院落,无不是层院套叠的中式布局。其间各个建筑通过围墙、回廊等连接,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的空间。规模虽称不上浩大,却已算初具规模的皇家寺院。
若筠随着青云师姐出了寺院女香客留宿的院落,穿回廊沿外院内墙去斋房用早膳。
“白马寺现任住持昙柯大师,是昙鸾大师的师兄。精通梵语,多年来潜心翻译佛教经典,曾立志译经扬法。”青云师姐边走边为若筠介绍白马寺的情况,
“近些年大师年纪大了,更是严守戒律,生活起居严谨又简朴,每日除固定的早、晚课诵经、坐禅,大多时间都在“藏经阁”翻译佛经、校勘经文,已经极少见客和参与寺中日常事务了。”
“青书也曾听说寺中高僧都是严守戒律,从不纳金银。
即使有朝中重臣请教佛法、谈经论道,也只接受笔墨纸张类的资助,用于抄经记事。”白马寺的风气,若筠也有所耳闻,
“或许就是因出家人生活简朴,不涉世俗,所以才更容易达到无欲无求的无我境界吧。
不似咱们这些俗世之人,凡尘一世,总有牵挂!”
“青书,你说的很有道理。只不过,人生一世,又何尝不是出于因果的必要修行。
我们只要顺着本心而行,将这一世该走的路认真走完,能做到问心无愧、不违初心也是不易。
相信人生在世,因缘际会皆出于因果,便不必过分执着结果。因既然一切从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无论怎么努力,最终的结果都逃不过——
命中注定!”青云师姐说着,看一眼小师妹,目光中充满爱怜。
“青云师姐,您也相信命由天定吗?”芷舒跟在后面听到青云师姐的话顿生好奇,
“您行医十几年,因着您的医术母子平安的就那么多,您救下的那些人,她们的命运不是因您而改变吗?”
“可我就是我,我学了医,所以才能遇到那些事啊。
那些人正好遇到我,谁又能说不是她们命该如此呢?”青云师姐回头,微笑着反问芷舒。
芷茹和芷舒听了都颇觉有理,芷舒目光与青云师姐交汇,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师姐,你说的真好!自从你下山开始独立行医,我只从你说过的那些事就能知道,你这些年不仅医术精进颇多,走过的地方、看过的风景、经历的人情,才更是令人欢畅快意。
跟你相比,青书无论是医术,还是经历,这些年都是在闭门造车、原地踏步……
青书终其一生,只怕是永远不可能与师姐和几位师兄望其项背了!”若筠佩服师姐的见识,更羡慕师姐的自由。
青云师姐听出了若筠的失落,停了脚步拉住她的手,认真的看着她的眼睛道:
“青书,你需得明白一件事,每个人都不是平白来到这个世上的,既然如此,便都有要来完成的事情!
但有所失,必有所得。
凡有取舍,定有所求!”
“师姐……你以前从不喜说这些,为何这次你来看我,似带着使命一般?”若筠回望着师姐的眼睛,忽然感觉她眼底有一股似有若无的关切,
“师姐,我今日来找你,除了想请你随我一同回府小住,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想请教你,希望师姐能为青书解惑。”
“青书,你从小就聪颖好学,师姐与你不过是早入门几年才多挣了几年经验,你有什么疑惑估计也只是暂时的,不用着急。”青云师姐看着若筠,似知道她此行的目的,却有意想回避不愿触及,顾左右而言他,
“你现在可是一人吃饱,娘儿仨不饿。
咱们先去用膳,待吃好了,你想问什么,师姐一定知无不言!如何?”
见师姐想转移话题,若筠心底的疑惑更深,想知道答案的心情也愈发迫切,
“师姐,青书不饿,用膳的事不急。
我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师姐你来那日送来的药囊,为什么要让我在那几朵血色昙花上滴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