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内阁说道:“这些已经定居国外的退休人员,或是已经改了国籍的人简直是岂有此理,他们既然已经不是华国人了,凭什么还要给他们发养老金。”
孙内阁随声附和道:“这还不是最过分的呢!这些退休人员在国外定居,生病后,竟然还大摇大摆地回国享受咱们国家的医疗保险,这简直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而且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这些人当中居然大部分以前还是公职人员,他们拿着国家的俸禄,却干着这种忘恩负义的事情!”
李内阁眉头紧皱,一脸凝重地说道:“大家都对这类数典忘祖的人深恶痛绝,那我们现在就来讨论一下,看看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限制他们,或者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来约束他们的行为。”
王内阁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激动地说:“我觉得直接取消他们的华国公民养老待遇就好了,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要付出代价的!”
杨华冷静地思考了一下,然后说道:“我倒是有个提议,对于那些已经改了国籍的退休人员,我们可以直接一次性把他们剩余的养老金个人部分退一次性退给他们,这样至少可以做到公平公正,也算是给他们一个交代。”
赵内阁听了杨华的建议,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嗯,杨华这个建议不错,不过那些去国外定居的人又该怎么处理呢?总不能就这么放任不管吧?”
杨华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我们可以规定一个退休人员出国的时限,如果超过这个时限还不回来,那就视为他们自动放弃了华国公民的待遇。到时候,我们同样把他们个人缴纳的部分退还给他,然后取消他们的华国公民身份,既然国外好,就不要回来了。”
随后赵,钱,孙,李几个内阁发表了各自的建议,基本同意杨华所说的对退休人员定居国外,更改国籍的处理办法。
杨华待众人说的差不多后,方才开口说道:"诸位的建议都大同小异,一会休会让法务部外交部财务部把几项决定议一议,让他这项新规定更合法化。"
杨华让王秘书将几份建议并作一处,交给几个部门领导,让他们赶紧把最终决议拿出来。
几个内阁大臣非要留杨华吃午饭,说还有事情要请杨华这个大能人提提意见。
包间里红木圆桌泛着油光,清蒸石斑鱼的热气裹着茅台的醇香在空气中弥漫。
杨华刚放下筷子,对面的张内阁就把青瓷茶杯往桌上一蹾:"杨华,你给评评理,现在那些西方国家老是针对我们华国,老百姓还不理解我们外交部,说我们太软弱。我们也想强硬起来,可万一要是引发战争,那几十年的努力恐怕要化为泡影"
杨华说道:“老张,你在辛苦和他们周旋个一两年,这种情况就会改变了。”
左手边的李内阁接过话头,手指在桌面敲出急促的节奏:"现在全世界大环境都不好,我们也在慢慢开始尽量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做到国内自产自足。"
坐在主位的赵内笑着说:"这些都是小事,只要杨华的计划成功了,我们没有了外部的威胁,那就是我们华国再次崛起的时候到了。"
杨华用餐巾擦了擦嘴角,目光扫过几位内阁焦灼的脸。
杨华对大家说道:"年底,新的一批虚弱药剂就出来了,最多两三年对我们国家有威胁的几股势力将不复存在,大家现在负责的每一摊都要稳住,我们自己不要先乱了。”
李内阁说道:“杨华上次建议的关于电动车自行车管理办法就不错,经过这段时间老百姓都开始接受了。”
杨华指尖轻轻点着桌面说道:"我们的各种管理办法最终目的都是好的,就是要在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的进行改正,要让这些管理办法更适合时代,让老百姓接受它,主动的去遵守它。"
军部负责人孙内阁露出两颗整齐的白牙说道:"杨华,你是不知道,现在好多人以为我们华国武器装备完全可以不用怕那些西方国家的挑衅,他们想到的都是一时之快,却不知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
杨华笑着说:“找好时机,展示肌肉,教训一下那些上蹿下跳的小丑还是有必要的,至于大规模的战争我是不建议的。底线就是不能把战火烧到我们的国土,在外面打,随便我都支持。”
李内阁笑着说:“杨华,没想到你还是个激进派。”
杨华笑着说:“也不是我激进,这些年老是退让,也受够了,等我们把周边的威胁都解决了,就是该让敌人知道我们的厉害了。”
一顿午饭让几个内阁对国家后续发展更有信心了,大家休息一会,就接着继续开会,并最终通过了《退休人员定居海外管理条例》
李内阁现场给胡统帅进行了汇报,大家一致同意晚上的新闻联播里面播报这条消息。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忙碌,纷纷打开电视,关注着今天的新闻联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