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新颖微笑着看着我,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温柔,说:“妈,我听说外公出车祸了,我放心不下,执意要过来看看。我之前都生过三胞胎了,身体还算结实,没事的。” 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但又忍不住责怪道:“你也别怪外婆,她也是担心你。” 余金容拍了拍我的手,解释道:“是新颖坚持要来的,说什么也要看看你爸。”
沈新颖走到病床前,俯下身轻声问道:“外公怎么样了?感觉好点了吗?” 病床上的父亲封城南缓缓睁开了眼睛,看到沈新颖,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说:“老婆,新颖来了。” 我点点头,说:“是啊,她怀了双胞胎,执意要过来看你。” 余金容打开保温桶,香气扑鼻而来,她温柔地说:“我给你熬了瘦肉青菜粥,起来吃点,补补身体。” 父亲挣扎着坐起来,看着我们,眼神中充满了感激,说:“我没事,你们都回去吧,这里有金容照顾我就好了。你们都忙,不用担心我。” 我们围坐在病床前,享受着这难得的温馨时光,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我们见父亲没事了,心中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随后我们听从父亲的话向父母告别后离开了病房。母亲留在病房里,仔细地给父亲喂粥,那场景充满了温馨与爱意。我们走出医院,阳光依旧明媚,我们的心情也如同这阳光一般,明朗而温暖。我们知道,无论未来的日子会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会一起面对,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有彼此的陪伴和支持。
车子驶出医院大门,街角的法式梧桐洒下斑驳的影子。沈新颖靠在副驾椅背,忽然轻声问:“妈,你说……外公给孩子们取的名字,他还会记得吗?”我握着方向盘,心里一软。三个月前,父亲在电话里兴致勃勃地翻旧字典,说男孩叫“澄晏”,取“海晏河清”;女孩叫“澄暄”,意为“暄暖如春”。
我们回到家,三胞胎孙女李倾美,李倾颜以及李倾世已经坐校车回家了,正在房间里面写作业,听到脚步声,三个人同时从房间里面出来,兴高采烈地叫着:“爷爷奶奶,妈,你们去哪里了?” 我带着一丝疲惫,但脸上挂着安慰的笑容,说道:“你们的太外公出车祸了,我们刚从医院回来,不过现在已经没事了,不用担心。”
三胞胎听到这个消息,异口同声地说:“明天是星期六,不上课,我们要去看太外公!” 我微笑着点头答应:“好,明天我和爷爷带你们去。”
我的目光转向沈新颖,她正站在一旁,脸上也满是关切。我说:“新颖,明天你别去医院了,医院细菌多,你肚子里面有两个小宝贝就不要去了,好好在家休息。” 沈新颖微微点头,说:“好的,妈,我会在家等你们回来。”
我看了看时间,说:“我先去厨房做晚饭了,一会儿警钟下班才有饭吃。” 说完,我走向了厨房,开始忙碌起来。厨房里弥漫着菜香,我一边切着菜,一边想着今天的经历,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慨。家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和牵挂,让这个家充满了温暖。
我挽起袖子走进厨房,夕阳从百叶窗的缝隙里钻进来,把不锈钢水槽照得闪闪发亮。水龙头“哗”地一声,冰凉的水冲过指尖,像是要把医院里的消毒水味一并洗掉。案板上还留着中午没来得及收的半根胡萝卜、几片香菇,我顺手把它们拢到一边,重新从冰箱里拿出一块里脊,打算给孩子们做糖醋里脊——倾美爱吃甜,倾颜偏爱酸,倾世则喜欢把酱汁浇在米饭上拌着吃,一块肉能哄好三张嘴,划算得很。
油锅刚热,客厅那头传来爷孙四人的笑闹。老李正弯腰给三个孙女翻书包,把今天的美术作业一一贴到冰箱门上。倾美画的是穿婚纱的自己,裙摆上贴满了亮片;倾颜画了一棵巨大的樱花树,树杈间藏着三只并排的小鸟;倾世则干脆把整张画纸涂成深海蓝,再用银色颜料点出星星,说是“太外公病房外的夜空”。老李举着画,嘴里“啧啧”有声,像在博物馆品鉴名画,逗得孩子们咯咯直笑。
“奶奶,我来帮你!”倾颜最先冲进厨房,两根小辫子一蹦一跳。她踮脚从柜子里拿盘子,结果带下来一只塑料量杯,砸在地板上“哐啷”一声。我还没开口,倾世已经像个小炮弹一样冲进来,把量杯捡起,顺带把姐姐往旁边挤:“你上次打碎的盘子还没赔呢,我来!”倾美不甘示弱,抱着一把小葱挤到最前面:“我会洗葱!”
厨房瞬间变得像周末早上的菜市场。我左手按住差点掉到地上的酱油瓶,右手把最小的倾世往外推:“去去去,作业写完了吗?”三个孩子异口同声:“写完啦!”声音大得盖过了抽油烟机的轰鸣。老李在门口探头,笑得眼角褶子堆成小山:“让她们帮你吧,省得等会儿又把作业本当画纸。”
我妥协,把最安全的择菜任务分配出去。倾美把葱叶掐成一段一段,嘴里数着:“一根给太外公,一根给外公,一根给奶奶……”数着数着就乱了,干脆把葱叶撒成一小片绿叶;倾颜负责剥蒜,剥两瓣就抬头问我:“太外公真的没事了吗?他会不会像上次一样偷偷把粥倒进花盆?”我被她逗笑,心里却一软——上次父亲住院,怕我们担心,把医院寡淡的白粥倒进花盆,结果把绿萝“咸”死了两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