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余金容笑着拉过我,轻声解释道:“孩子,这面条可不简单。这是长寿面,咱们这有个习俗,贵客上门吃长寿面,寓意着长长久久、平平安安。张老师第一次来,吃这个最好不过了。”父亲封城南也在一旁点头附和:“是啊,而且这面条都是我们亲手做的,料足味美。”
张老师听闻,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她走上前说道:“我觉得这面条特别好,自己做的最有心意啦,我还就爱吃这一口呢。”说着,她便坐下来,挑起一筷子面条吃了起来,边吃还边称赞:“太好吃了,这味道,我都好久没吃到过这么地道的手工面了。”看到张老师吃得开心,我心中的不满也渐渐消散了。
封城南热情地对张老师说道:“张老师,您先慢慢吃着,我们去把厨房里剩下的面条端出来。”张老师微笑着点头回应道:“好的,谢谢你们啊。”
就在这时,李倾美注意到张老师的对面还有一碗面条,她毫不犹豫地走过去,端起那碗面条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我们一家人齐心协力,迅速地将面条和小菜从厨房里端到了餐桌上。我看着张老师,微笑着说:“张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小菜,您尝尝看。”
大家围坐在餐桌旁,一边开心地吃着面条,一边愉快地交谈着。我们纷纷向张老师表达着对他送三胞胎回家的感激之情。
正当我们沉浸在温馨的氛围中时,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车子的引擎声。我立刻放下手中的筷子,兴奋地对李倾美、李倾颜和李倾世说道:“倾美、倾颜、倾世,一定是你们的爸爸妈妈和姑姑回来了!他们回来给太祖奶奶守灵啦!”
话音刚落,门被推开,李倾美他们的爸爸妈妈和姑姑走了进来。他们身着素衣,脸上带着些许疲惫与哀伤。看到屋内围坐吃饭的场景,他们先是一愣。李倾美的爸爸李警钟眉头微皱,他没想到家里来了客人,而且大家还在热热闹闹地吃饭。姑姑李警婷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恢复了平静。
我一个激灵,像屁股被针扎了一样,“嗖”地一下从沙发上弹起来,满脸笑容,热情洋溢地招呼着:“快进来快进来,这位就是三胞胎的张老师啦,多亏了她把孩子们平平安安地送回来呢!”
李敬钟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比哭还难看的笑容,然后不紧不慢地站起身来,朝着张老师走去。他伸出右手,与张老师轻轻握了一下,说道:“张老师,真是太感谢您了啊!”
张老师则始终保持着优雅的微笑,回应道:“哎呀,您太客气啦,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呀!”
就在这时,李倾美嘴里还叼着一根长长的面条,像只欢快的小兔子一样,一蹦一跳地跑了过来。她嘴里含糊不清地喊道:“爸爸妈妈,姑姑,面条可好吃啦!”那模样,真是可爱极了。
李逸飞见状,连忙笑着对敬钟、警婷和新颖说:“你们看,这小家伙,吃个面条都这么高兴。对了,敬钟、警婷、新颖,我们也不知道你们具体啥时候到家,所以就没给你们准备吃的。你们仨自己去厨房煮点面条吃吧,我们得好好招待一下张老师呢!”
李警婷脸色微变,眼中闪过一丝不满,不过还是很快挤出笑容:“没关系,我们不饿,先忙你们的。”沈新颖则没那么好的脾气,小声嘟囔了句:“大晚上回来连口热乎饭都没有。”
李倾美天真地拉着沈新颖的手:“妈妈,面条真的好吃,你也去吃嘛。”沈新颖勉强笑了笑,摸了摸她的头。
张老师察觉到气氛有些微妙,赶紧说道:“要不我也帮着去厨房给你们煮面,大家一起吃才热闹。”余金容忙摆手:“张老师您是贵客,坐着就好。”
这时,封城南打着圆场:“要不这样,咱们一起吃,厨房还有食材,我再去下点面条。”李敬钟点点头:“行,大家一起吃也热闹。”
于是,封城南和李逸飞去了厨房,不一会儿,更多的面条端上了桌。一家人再次围坐在一起,气氛逐渐融洽起来,开始有说有笑,一起享受这温馨的夜晚。
酒足饭饱之后,张老师迈着沉重的步伐来到奶奶的灵堂前,恭恭敬敬地给奶奶上了一柱香,又烧了些纸,然后对着奶奶的遗像轻声说道:“老太太啊,您一路走好。”言罢,张老师便转身准备离去。这时,李警婷却愤愤不平地说道:“有些人啊,假借送我那三个侄女回来之名,就死皮赖脸地赖着不走,白吃白喝,酒足饭饱之后,连碗筷都不知道收拾一下,就想拍拍屁股走人。”余金容赶忙打圆场:“警婷啊,张老师可是客人。”张老师微微一笑,说道:“没事,阿姨,我把碗洗了再走。”
李倾美一听张老师要洗碗,急忙跑过来拉着张老师的手:“张老师,您别洗啦,我帮您收拾,您快回家休息吧。”张老师摸了摸她的头,温柔地说:“乖孩子,老师洗洗碗不碍事的。”就在这时,一直没说话的李敬钟突然开口:“张老师,让警婷去洗吧,她刚才那话也欠考虑。”李警婷脸色一红,但还是走向厨房收拾碗筷。张老师笑了笑:“不用这么见外,大家都这么热情,我在这吃得很开心。”余金容笑着说:“张老师以后有空常来,就当自己家。”张老师连连点头。等李警婷洗完碗出来,张老师便准备真的离开了。一家人把张老师送到门口,张老师上车后,向我们挥手告别。车子渐渐远去,我们回到屋里,又开始商量奶奶后事的一些细节,这一晚,虽然有些小插曲,但也在温馨中度过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