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近郊,夜色如墨。一处远离主干道、毫不起眼的独立院落悄然融入黑暗中,只有几扇窗户透出微弱的、被厚重窗帘过滤过的光晕。这里是“砺剑”行动的临时指挥部,此刻已近深夜。
院落内,一间经过特殊处理、隔绝外部窥探的房间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为了隐蔽,只开了几盏低瓦数的台灯,昏黄的光束如同聚光灯般打在房间中央的巨大白板上。白板前,欧雅身姿挺拔如松,她的影子在灯光下拉得很长。板面上密密麻麻贴满了照片、打印的姓名、关系图和箭头标记,像一张精心编织的蛛网,而网的中心,赫然钉着两个名字:“高远集团”与“王建明”。专案组核心成员——从星洲紧急抽调的老刑警陈力、省厅技侦专家周工、经侦骨干小张,以及几位面容坚毅的干警,屏息凝神,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欧雅和她面前的白板上,空气中只剩下纸张摩擦和笔尖轻叩的细微声响。
欧雅手中的激光笔红点,如同锁定目标的准星,稳稳落在“王建明”三个字上,发出轻微的电子音。
“同志们,”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寂静的力量,“两条看似平行的线——临港猖獗的走私,青田假药案背后汹涌的舆情压制——它们的交叉点,初步锁定在同一个人身上:直属海关关务监督,王建明。”
她话音刚落,坐在前排、指间夹着半截香烟却忘了点燃的陈力,猛地向前探身,粗糙的手指直接指向白板上临港走私案的相关区域——几张货柜照片、复杂的资金流向图和“通达贸易”的标识。
“欧厅,魏大勇那边深挖‘通达贸易’的资金池,有了突破性进展。”陈力的嗓音沙哑,带着长期熬夜的疲惫,但眼神锐利如鹰,“近一年,通达贸易账户上有数笔金额巨大、用途不明的异常支出,收款方是一家注册在维京群岛的离岸空壳公司,典型的洗钱通道。我们的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穿透了多层伪装,发现其中相当一部分资金,最终流入了‘信达报关行’。”他手指重重戳在报关行的照片上,“这家报关行的实际控制人,就是王建明的小舅子,李强!更关键的是,那批被查获的、夹带了豪车配件的走私货柜,正是通过这家‘信达报关行’,利用了王建明主管的一条所谓‘特殊便捷通道’,实现了‘神速’清关!这绝不是巧合!”
省厅技侦专家周工立刻接上,他转身操作电脑,另一块屏幕亮起,显示出复杂的数据流和网络日志分析图谱。他推了推眼镜,指着屏幕上几处标红的高亮区域:“陈队那边指向实体操作,我们这边则从虚拟空间找到了对应痕迹。苏部长提供的删帖记录,我们进行了深度溯源和交叉验证。删帖指令的源头在省网信办内网系统,这一点确认无误。但是,”他语气加重,“要执行彻底删除原始帖文、精准封禁发帖人IP地址这类‘外科手术式’的技术动作,需要调用一个极为敏感的接口——海关内部监管系统的‘舆情信息联动接口’。”
他切换屏幕,展示接口权限管理的说明文档:“这个接口的管理权限和操作日志的审核权,明确归属于王建明的主管职责范围。我们的日志分析显示,在最近三次与高远集团相关的重大负面舆情爆发的时间点上,该接口都有异常活跃的操作记录——大量非业务必需的高频查询、来自王建明办公室固定IP地址的直接操作指令。这些操作的时间点,与网信办系统记录的删帖指令下达时间,高度吻合,误差在分钟级。”周工看向欧雅,“这意味着,王建明很可能利用职权,为网信办的删帖行动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点’和权限便利。”
坐在周工旁边的经侦干警小张,立刻补充了关键一环,他翻动着手中的材料:“公开的工商和海关记录也佐证了王建明与高远的深度绑定。高远集团旗下负责核心进出口贸易和药品原料进口的两家子公司——‘远洋国际’和‘康健生物’,都是海关评定的‘重点帮扶企业’和‘高级认证企业(AEO)’,享受最高等级的通关便利,查验率极低,几乎等同于绿色通道。而这些含金量极高的关键资质,其评定委员会的核心评委之一,正是王建明!没有他的首肯和运作,高远不可能如此顺利地拿到这些‘护身符’。”
欧雅手中的红色记号笔,在白板上王建明的名字周围,缓慢而沉重地画了一个圈,笔尖摩擦白板发出刺耳的“嘎吱”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揪心。
“走私渠道的清关保护伞,”欧雅的声音冷得像冰,一字一顿,“非法信息压制的技术支点,给予高远最大合法便利的评定者。这个王建明,已经不仅仅是线索人物。他就是连接高远集团非法地下生意和省级层面保护伞的关键枢纽!是陈平意志在海关这个要害部门的直接执行者!是整个黑网上,承上启下、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节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